以下为《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学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目 录
第一篇 突发校园安全事件 …………………………………………………1
(一)、犯罪分子持刀行凶、实施暴力侵害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1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迅速集结优势力量,阻止犯罪分子行凶。
(二)、收到恐吓电话、短信或信件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1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迅速调查清楚来电、来信人的身份和意图,维护学校和人员安全。
(三)、校园内发现可疑分子应急处理程序………………………………………2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可疑分子。
(四)、校园内发现可疑物品应急处理程序………………………………………3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防范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伤害事件。
第二篇 群体性斗殴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3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迅速制止斗殴,避免人员伤亡。
第三篇 交通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4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防范事故,尽快用合适的方式救治受伤学生。
第四篇 突发校园公共卫生事件 ………………………………………………5
一、工作原则 ……………………………………………………………………5
(一)预防为主
(二)分级控制
(三)分类处置
(四)及时处置
二、预防控制指挥系统 ………………………………………………………5
三、预防控制网络及职责 ……………………………………………………5
(一)班主任老师
(二) 校医
(三)学校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
四、个人防护与消毒工作 ……………………………………………………6
(一)、防护设备。
(二)、各种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
五、健康教育 …………………………………………………………………7
第五篇 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8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立即控制可疑食品,防止事态扩大,迅速组织救治病人。
第六篇 楼梯挤踏和坠楼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9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迅速控制局面,维持秩序,救治伤员。
第七篇 体育伤害事件应急处理程序……………………………………………10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尽快用合适的方式救治受伤学生。
第八篇 触电事件应急处理程序…………………………………………………10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抢救触电者,避免在抢救时发生其它事故。
第九篇 防台风、建筑物坍塌事件应急处理程序………………………………11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防范事故,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第十篇 防暴雨雷击事件应急处理程序…………………………………………12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防范事故,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第十一篇 火灾事件应急处理程序………………………………………………12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安全撤离人员,尽快扑灭火灾,减少事件损失。
第十二篇 溺水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13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防范事故,尽快用适当的方式抢救溺水学生。
***学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第一篇 突发校园安全事件
一、犯罪分子持刀行凶、实施暴力侵害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迅速集结优势力量,阻止犯罪分子行凶。
1、首获事件信息的任何个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当日学校总值、年级值导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并同时打110报警。
2、当日学校总值、年级值导和首获事件信息人员立即组织现场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建立警戒线,使犯罪分子无法靠近学生,防止事态扩大。
3、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宣布学校进入全面应急状态,各应急处理救援行动组立即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4、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集结优势力量,携带防卫器械,与犯罪分子周旋,劝阻与制止犯罪行为,为警方援助赢得时间。在有利条件下设法制服犯罪分子。
5、疏散引导组负责把所有学生和无关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6、医疗救护组负责救护受伤学生和其它伤员。
7、通讯联络组向公安、消防、救护、社区有关部门、单位求援,争取外援迅速赶到事件现场,并保证学校应急救援组织信息畅通。
8、警戒保卫组组织人员实施事件现场警戒,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学校,维护现场秩序,防范别有用心的人肇事,引导外部救援人员进入事件现场。
9、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当立即向教育局报告。
二、收到恐吓电话、短信或信件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迅速调查清楚来电、来信人的身份和意图,维护学校和人员安全。
1、收到恐吓电话、短信或信件的任何个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当日学校总值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
因个人纠葛收到恐吓电话、短信或信件的人,若事件有可能影响个人人身安全或学校安全,则必须向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
2、收到匿名恐吓电话时,要保持镇静,对来电人的无理要求,不要马上拒绝,通过商谈的形式延长通话时间,尽可能从对方获得最多的信息。有来电显示的电话机应记下对方的电话号码,否则可用写字条、做手势的方法示意身边的人员,向电信局查询电话号码,有条件的可对恐吓电话作录音。
3、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当立即对恐吓电话、短信或信件进行分析研究:
①、立即派专人在收到恐吓电话的话机旁值班,电话机应装有来电显示和录音装置。
②、若来电来信人姓名、身份和意图明确,对方因个人纠葛失去理智而实施恐吓行为的,学校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妥善处理该事件。
③、若来电来信人匿名,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通过来电人的口音、音色、口气、语调、语言特征和通话内容,来信人的笔迹、信件内容进行分析,并在校内发动教职工提供线索。通过初步推测作案人的动机,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④、对于匿名的恐吓电话和信件事件,应当立即向教育局和公安局报告,应当争取警方尽快加入事件调查。对于破案的计划和策略要保密。
⑤、对于与学校及教职工无经济或其他纠纷,为勒索钱财或报复社会的人物的恐吓电话和信件,单位除全力配合警方破案外,应当提高戒备,制订预案,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对于有可能受到袭击的人员和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其安全。
三、校园内发现可疑分子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可疑分子。
1、在校园内发现形迹可疑,四处游荡,可能作案的可疑分子,保安或目击人员都应当立即向当日学校总值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
2、保安和当日学校总值或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指派的人员应当迅速对此人进行询问,同时把他的行动限制在局部区域内。
3、若此人自述进入学校的目的明显缺乏可信度,无人证、物证可以证明,甚至说话前后矛盾、蛮不讲理,保安应当将其带入传达室进行进一步盘问,同时要封锁大门。
4、若有证据表明此人是危险分子或犯罪嫌疑人,应当立即打110报警,由警方带走作进一步调查。
5、若可疑分子在盘问时夺路逃跑,校内目击人员应当将其相貌、身高、衣着及其它特征和逃走方向,向警方报告。同时,学校应当做好此人再一次闯入校园作案的思想准备和预案准备。
6、在整个过程中,学校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可疑人物使用暴力,要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7、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当把事件情况及时向教育局报告。
四、校园内发现可疑物品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防范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伤害事件。
1、收到可疑邮包或发现可疑物品的任何个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当日学校总值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
可疑邮包是指:邮戳异常(寄包人地址与邮戳地址不符)、字体奇特、打印粗劣以及收件人姓名、形状、重量、气味、包装包扎、邮包内的声音都异常。
可疑物品是指:物品外表、重量、气味可疑,不是本校的物品,也从未看到过此种物品,不知此物品有何用途,为何会摆放在校园内某处。
2、发现可疑邮包和可疑物品的任何人员,都不应当试图打开或随意摆弄它。要禁止在周围吸烟或使用手机、对讲机或发动机动车辆等。
3、学校应当指定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进行初步鉴别,判断是不是危险物品。若不能排除其危险性,应当立即打110报警,请警方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和处理。
4、若可疑邮包和物品被警方确定为危险物品,学校应当立即在其周围设置警戒线,无关人员应当立即撤离,并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5、学校应当配合警方组织人员在校内其它区域搜寻检查,确定在校园内是否还有其它可疑物品。
6、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配合警方开展各项处理工作,并及时向教育局报告。
第二篇 群体性斗殴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迅速制止斗殴,避免人员伤亡。
1、获得群体性斗殴事件信息的任何个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当日学校总值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若事态已经失控或后果严重,应立即打110报警。
2、学校领导应迅速集结优势力量(必要时携带防卫器械)赶到现场制止斗殴,并在斗殴现场设置警戒线,防止事态扩大。
3、若斗殴者手中有器械,应首先收缴所有斗殴器械。
4、若有校外人员参与斗殴,应设法不让他们逃离。
5、若有学生受伤,应立即进行救治,或打120送医院,并及时与家长联系。
6、分离斗殴双方,由学校、年级部领导、班主任等进行询问,了解斗殴原因和过程,并做好笔录。
7、对有流氓恶势力嫌疑的校外人员,应交警方处理。
8、对外校学生,应与学生就读的学校联系。
9、对参加斗殴的学生进行教育,对情节严重的给予必要的处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10、要对斗殴事件的校内外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要防范学生在校外遭到殴打。
11、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当将斗殴事件有关情况及时向教育局报告。
第三篇 交通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防范事故,尽快用合适的方式救治受伤学生。
1、各班主任应经常在班内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醒学生进出校园和经过马路时要注意交通安全,特别是对走读生过马路应经常提醒,防止交通事件的发生。 2、教职工如遇学生在校外马路上发生交通安全事件,要及时拨打110报警,对受到伤害的学生进行紧急处置,对肇事车辆进行记录,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学校医务人员和120医院,派车将受伤学生送往最近医院救治,还应报告给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班主任和家长。 3、学生一旦在马路上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时,经过现场的教职工都应负责地保护好现场,电话报警,通知交通警察到现场勘察。 4、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经过现场的教职工应配合交警对学生做好疏散工作,保证交通的畅通与安全。 5、学校保安应对学生进出校门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对违反交通安全规定的学生应进行批评教育,对不听从教育的学生应及时报相关的年级主任和班主任进行处理,严重的由政教处查处。 6、学校保安应在学生放学和上学时间维持学生过马路,在马路旁摆放警示牌,学生骑车进出校门必须下车。 7、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职工和值班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合理正确地疏散学生。
第四篇 突发校园公共卫生事件
本预案适用于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的处理工作。
一、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
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可疑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二)分级控制
传染性疾病,根据卫生部的控制要求,按疫情波及的区域范围,分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特大事件。
在具体的疫情预防控制措施上,根据疾病的实际流行强度,实施分级控制措施,以达到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本县的分级控制以疾病是否发生或传入、是否形成传播链、是否发展为暴发或流行为基本特征,实施动态管理和控制。
(三)分类处置
呼吸道传染病(SARS、禽流感、类流感)、肠道传染病(霍乱、感染性腹泻)、其它传染病(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病毒性肝炎等)病例,在于早期发现疫情,提高对疫情的早期预警和预报工作。SARS早期预警病例分类标准、禽流感、类流感、霍乱病例分类标准、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病毒性肝炎等病例分类标准,按**_*规定的病例分类标准执行。
(四) 及时处置
为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根据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时,对疑似病例、临床确诊病人实行隔离治疗;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医学观察。
二、预防控制指挥系统
为确保预防和控制工作正常运作,学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组织指挥系统,相应建立由学校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管理下的综合协调组、信息组、疫情调查组、消毒组、宣传组和后勤组。
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消毒制度、传染病宣传制度、晨检制度等。
三、预防控制网络及职责
(一)班主任老师
1、负责每天对本班学生健康状况的动态观察,发现与某些传染性疾病相关的症状或因病缺课情况,应询问学生健康状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如病例数超过正常值时,应及时报告校医。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应提供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生当时的身体状况。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对本班学生的发病情况作动态了解后,每天2次报告校医。
(二) 校医
1、负责每天接受班主任晨检情况报告,并记录归档。
2、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负责及时将事件发生地点、时间、主要病征、发病人数、发病班级、可能原因、采取措施、现状和趋势,向学校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3、负责对出现症状的学生进行暂时隔离,必要时护送至相关医院就诊。
4、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负责每天2次接受班主任的各班发病情况报告,并统计后上报学校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
5、对病愈返校的学生,返校当天必须先到学校医务室,经校医检查(卫生部门出具的返校证明)后,方可进入教室上课。
(三)学校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
1、学校组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明确分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领导和职能处室,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应急工作。
2、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根据疫情波及范围和流行的情况,停止进行集体性活动,避免发病班级学生进入集体活动场所(微机教室、语音教室、实验室和食堂等),对发病较多班级的学生,相对限制活动区域,必要时使用备用教室,防止发病班级之间的交*感染。疫情严重时,报请相关部门后,考虑全校停课。
3、***的联系,保持信息通畅,密切关注学生的发病状况。
4、学校正常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健康教育课、晨会、班会、广播、电视、板报等多种形式,坚持正面宣传,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绪,使之自觉配合学校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不同季节传染病发生特点,宣传传染病的危害与防控知识,增强疾病预防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时,对发病班级教室进行彻底消毒,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要经常开窗通风。对食堂、厕所进行消毒,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6、学校发现传染病疫情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疫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四、个人防护与消毒工作
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时,接触可疑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1、防护设备。上述人员应穿戴工作服、隔离衣、工作帽和防护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
2、各种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
(1) 地面、墙壁、门窗:用0.2%-0.5% 过氧乙酸、500mg/L-1000 mg/L二氧化氯、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为1000 mg/L-2000 mg/L的消毒液喷雾。水泥墙、石灰墙为100 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2) 空气:房屋经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8%-20% 过氧乙酸溶液5-6 ml(即每立方米用纯过氧乙酸 1克),使用过氧乙酸熏蒸器进行消毒,也可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薰蒸2 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还要注意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对于体积较大的房屋,密闭后应用0.3%-0.5%过氧乙酸、3%过氧化氢、500mg/L二氧化氯或有效氯含量为1500 mg/L的消毒溶液,用气溶胶喷雾,20-30 ml/m3,作用1-2小时。消毒后即可开门窗通风。
(3) 衣服、被褥、书报、纸张: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 分钟,或用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为250 mg/L-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和书报、纸张等,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薰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8%-20% 过氧乙酸5-6 ml(1克/米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1小时-2小时。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毫克/升)消毒4小时-6小时;或用压力蒸汽进行消毒。
(4) 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 毫升可加漂白粉50克或有效氯含量为20000 mg/L的消毒液2000毫升,搅匀放置2小时。无粪的尿液每1000毫升加入干漂白粉5克或次氯酸钙1.5 克或有效氯为10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100 毫升混匀放置2小时。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 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有效氯含量为50000 mg/L的消毒液2 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5) 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 分钟-30 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 分钟。也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为250 mg/L-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人员。
8、医疗救护组应当努力营救事件现场的伤员,并将他们安全转移。
9、警戒保卫组要立即在事件现场和学校周围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引导外部救援人员进入现场,保护学校财产安全。
10、火灾扑灭后,学校周围警戒线和事件现场警戒线,必须根据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或消防部门的命令,方可解除。
11、事件发生后,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当立即向教育局报告。
第十二篇 溺水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应急处理程序要点:防范事故,尽快用适当的方式抢救溺水学生。
1、对学生加强游泳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到河边、池塘边玩耍,不得私自下河游泳,如确须到游泳场游泳的,必须经学校组织或家长带领。 2、让学生掌握有关防溺水、自救等知识,在紧急情况下,会进行简单的处理。 3、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件,应在第一时间内报警、组织施救,同时向当日学校总值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 4、如有伤者,应及时送最近医院救治。 5、通知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救护。 6、组织调查、上报,处理相关事宜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