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毛泽东著作介绍》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毛泽东著作
一、毛泽东思想萌芽阶段(1921- 1928)
1925.1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是敌人;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软弱性;小资产阶级是朋友;农民阶级是同盟军;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资产阶级分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
2.“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3.毛泽东最早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文章
1926.9《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
1927.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
3.分析了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
4.解释了中国革命的对象。
5.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6.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 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1928-1935)
—土地革命时期
1928《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1.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
2.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 是一种特征。
3.科学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1930.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不同的道路。
2.初步形成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即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
1930.5《反对本本主义》
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初步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3.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
三、毛泽东思想成熟阶段(1935-1945)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1935.12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指出“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阐明了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3.指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即革命性和动摇性、妥协性是由软弱性决定的。
4.批判了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问题
1937.7《实践论》
1.揭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本质特征。
2.揭示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3.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 -的思想。
1937.8 《矛盾论》
1.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 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2.提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
3.论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
《实践论》《矛盾论》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1938.5《论持久战》
1.分析了中日双方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关键)、敌寡助我多助。
2.批驳“速胜论”和“亡国论”
3.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
4.阐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即要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57.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内容:1.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屑,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政治思想领域要“团结—批评—团结”;物质利益方面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科。 学文化领域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党派问题上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3、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得到解决。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毛泽东著作介绍》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