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公文格式要求》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公文格式
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是公文的代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二、签发人
《条例》规定,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
三、标题
用2号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四、主送机关
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某某,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
五、正文
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六、附件说明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七、发文机关署名
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发文机关署名的编排规则,放在“印章”后与成文日期、印章一起表述。
八、成文日期
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
九、印章
《条例》规定: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一)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实际操作中,发文机关署名多标注在成文日期上一行,离正文(或附件说明)三至四行。印章居中下压是指印章、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的纵向中心线重合,印章下边缘与成文日期下边相切,印章的上边缘距正文(或附件说明)距离应在一行之内,既不超过一行,又不上压正文。规定印章上边缘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是防止空白过大,容易被人插入内容、伪造公文。联合行文时,成文日期的编排格式与单一机关行文一致。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的顺序排列,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确保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印章和署名的纵向中心线应重合。
(二)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
十、附注
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如:“此件发至县团级,传达到村级党组织”。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期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后加“印发”二字。版记中如有其他要素,应当将其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一条细分隔线隔开。
十四、页码
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十五、页边距
上:3.8厘米,下:3.2厘米,左:2.7厘米,右:2.7厘米。
十六、段落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公文格式要求》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