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 11.古诗三首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题名称
11.古诗三首
课时
2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
4.朗读古诗,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
背景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古诗的能力和素养,在此基础上仍要坚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及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锤炼自己语言。
学习目标
1. 1.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学习
重难点
1.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评价任务
3.会背并默写三首古诗,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所需条件
课件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一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辅助环节)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著名的一篇。
板书:陆游 示儿
2.出示课件作者简介及背景
(二)示标示导
1.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6个二类字。
(2)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第一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一:
1.自由读古诗,标出生字新词,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理解“示儿”、“喑”、“抖擞”等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
(一)自学自测
自由朗读古诗并读出节奏。
(二)小组合作
组内互读古诗,纠正错误。
(三)质疑拓展
1.指名朗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七言古诗的节奏。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某某/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借助注解,一行一行地解读:诗人临终对儿子们说了些什么? 适时点拨:理解“元、但、乃”的意思。 交流归纳:死后无牵无挂;挂念国家没有统一;盼望早日北定中原;祭奠时告慰统一的消息。
3.逐句缩减,理解遗愿。 如果陆游只能对儿子们说三句话,留下哪三句?(2、3、4) 如果只能说两句话,留下哪两句?(3、4) 如果只能说一句话,留下哪一句?
4.陆游的遗愿是什么?“告乃翁”,即在九泉之下也要知道“北定中原”的消息。
三、弄懂诗意,理解内容。(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
1.默读古诗,找出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和同学交流。
2.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一)自学自测
学生大声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二)小组合作
组内互说古诗内容。
(三)质疑拓展
1.一个人临终前,在自己的儿女面前,一般会留什么样的遗言?而陆游的遗言有何不同?
以此体会陆游“国”重于“家”的“国家至上”的伟大情怀,非常人所能做得到。
2.一个人知道自己将要辞世,心情一般会万分悲哀,而陆游的“悲”有何不同?
以此体会陆游“悲”情背后的复杂情感:为“不见九州同”而“悲伤”;为“遗民泪尽胡某某”而“悲愤”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点评不规范的字,激励书写水平高的同学,教师可范写。
3.让学生每个字再练写一遍,同桌互批,订正。
五、归纳总结
总结: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因为其间隐含着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当
堂
检
测
1.默写写课后生字。
2.背诵三首古诗。
作
业
内
容
1.完成同步练习册。
一
致
性
学了《古诗三首》之后,对古诗的意思进行复述,会背诵会默写,能深切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进行创造性复述。
学
后
反
思
一、以读带讲,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感。
二、增加感情朗读之外,再复习补充相关的爱国诗词,延伸情感。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 11.古诗三首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