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说阅读专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小说阅读专题】2022高考小说阅读 · 赏析艺术特色(表达技巧)
2022-04-14 阅 1 转 7
小说艺术特色的探究角度
1.表达方式角度
看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补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等。
2.表现手法角度
看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等手法。
3.修辞手法角度
看是否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结合小说原文中的具体语句来分析语言运用的准确、简练、生动,揭示表达的情感态度和艺术效果。
4.结构安排角度
看是否有以下几种情况:开头结尾各有特色(首尾照应);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等。
5.选材剪裁角度
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处理是否合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6.语言运用角度
看作者的语言风格,看作者在段落安排、句式选用、词语运用等方面的特点,看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人物语言个性化、寓意深刻、批评锋芒含蓄而尖锐、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富有方言色彩等
附:结构安排(材料安排+布局谋篇)
材料安排——材料组织的方式。
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 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
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 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
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 ⑥从表现手法方面来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布局谋篇——铺垫、伏笔、过渡、照应、详略、衔接、主次、线索等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一)记叙
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
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注意】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
叙述视角(作者的叙述视角;人物的叙述视角):全知视角、有限视角
2、叙述方式
顺叙:
①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文章气势贯通;②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倒叙:增强文章感染力: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②强调内容,表达情感,深化主旨;增强文章生动性:③富于变化,避免平淡。
插叙:
①补充说明作用,使内容更加丰富(使情节更加完整);②突出中心人物,使形象更加丰满;③铺垫照应作用,使结构更加严密; ④深化小说主题,使主题更加深刻;⑤行文富于变化(中断或停止),使情节更加波折。
补叙:
①解释说明,使主题表达充分;②补充丰富,使文章结构完整;③造成悬念(出人意料),使情节跌宕起伏。
(二)描写
1、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别人的描述、作者的议论、借助(次要人物、物象、环境)烘托。
2、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手法:
(1)从技巧角度看
①细描(工笔)与白描;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③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写实);④正侧结合;⑤点面结合;⑥细节描写: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突出环境特征;表达真挚情感;暗示寓意作用。⑦色彩的渲染烘托。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2)从修辞角度看: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3)从写景角度看
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形、声、色等);
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
写景顺序:分层写景(远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局谋篇、修辞手法等的概念,能够根据文本内容做出判断;然后就是注意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这样才能明白命题者的意图,准确选择答题的方向。
2.要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布局谋篇等,都属于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它们都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鉴赏表达技巧时,一定要结合所表达的内容分析,不能就技巧谈技巧,要立足文本。
3.要坚持同品味语言相结合。
在作品中,艺术技巧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此鉴赏艺术技巧时,也要与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结合在一起。
4.要坚持答题时的两个原则。
答题的基本原则就是“答案要点化”“要点序号化”,这样可以防止漏写,也可以使条理清楚,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小说阅读专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