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8 有的人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8 有的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对鲁迅先生的赞美崇敬之情。
2.联系资料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诗句,感受鲁迅的形象。
3. 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诗歌的特色。
【教学重难点】
联系资料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诗句,感受鲁迅的形象。
教学过程
回顾所学,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了解了鲁迅,你对他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预设:幽默、热爱人民、是个战士
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读课题。说说课前查到的背景资料。
生说资料。教师可补充: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逝世了。去世前,他说:“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
1949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13周年,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隆重地纪念鲁迅,著名诗人臧克家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了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多读促悟,理解特点。
一读诗歌,读通读顺。
小组开火车逐段朗读,说说特点。
3. 请找出文中具体运用对比的手法的地方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预设:每个小节都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写,两个句子中“有的人”分别指相反的两种人。
我们对比着读一读。男女生对比读。
发现呼应
预设:诗歌中几个小节是相互呼应的
/
我们对应着来读一读。
分大组对应着读。
联系资料,寻找鲁迅
思考:全诗没有出现“鲁迅”,你能否读出“鲁迅”在何处?
联系资料,说一说。
读懂“牛马”——
/
师:“牛马”让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在鲁迅心中,他可以对敌人的压迫、痛骂横眉冷对,但是为了人民,他愿意低下头,心甘情愿的做牛马。他要为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读到的是一个“为人民利益无私奉献”的鲁迅。这句诗赞美了鲁迅先生为人民做贡献,鞠躬尽瘁的精神。
读懂“野草”
师:“野草”让你想到聊什么?
预设: 《野草》集中,鲁迅写到: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做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鲁迅希望自己能像野草一样把腐朽的旧社会燃烧殆尽。
补充资料:
这部诗集所收的23篇散文诗,作于1924年至1926年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的北京。作者鲁某某1932年回忆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作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这段话中,哪个信息被你抓住了?
关注“在沙漠中走来走去”,独自坚守战斗的孤独、“黑暗的北京”,在黑暗统治下,渴望美好生活。
再读诗句,理解“青青的野草”指的是什么?
预设:推翻黑暗时代,迎接充满希望的新世界。赞美了鲁迅永远期望光明美好,燃烧自己,为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的献身精神。
小结:刚才我们用哪些方法学习诗句?
预设:搜集资料。(补充,围绕关键词“牛马、野草”搜集资料)
读懂“高高举起”
哪些资料能帮助你理解这个词?
可补充: 毛泽东——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梁。
/
鲁迅曾经这样说。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英雄。
生活中,我们这个年代,或者自鲁迅逝世以来,谁能称之为“民族的脊梁?”
补充资料:全心全意 拼命硬干的焦裕禄、舍生求法的刘胡兰......
用朗诵赞美那些像鲁迅一样的中国魂!
配乐朗读
总结学法:我们如何搜集资料?如何筛选资料?
预设:可以围绕关键词搜集类似的资料,查找创作背景、别人对鲁迅的评价、搜集和鲁迅相类似的人的资料。材料很多的情况下有选择地使用。
【板书】
28 有的人
对比 牛马 搜索关键词
呼应 野草 同类信息
活着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28 有的人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