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阅读检测题(三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语文三年级上册
课内阅读检测题 (2020.11)
(一)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例:(打)招呼 ( )热闹 ( )游戏 ( )孔雀舞
2、文段中描写窗外安静场面的句子很有新鲜感,用“ ”画出来。
3、“这些山林里的朋友”在文段中指的是:鸟儿、 、 。
4、作者写小动物们都不动了是为了体现()
A、小动物们十分懂事。
B、同学们的朗读十分好听,小动物们被吸引住了。
(二)
1、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1)“ ”说明花很多,表示“数量很多”的成语有 等。
(2)在作者眼里,那一群一群的花就是( )
A、天真活泼、追求自由的孩子。 B、厌恶学习、无惧罚站的孩子。
2、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 ,我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些颜色 。
(2)这段话中写了 等景物,运用了 (A.比喻B.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
1、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无声。
(1)“鸦雀无声”的意思是 。
(2)同学们的表情是“ ”,教室里变得“ ”,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提问这一举动在当时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2.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孙中山的学习态度是 。
(2)读完孙中山的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
每一( )片法国桐树的落叶,都像一( )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 )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 )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间愉快地跳着、歌唱着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1、选文中的”一”字,你都能读准吗?请选择合适的读音,将序号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①yXXXXX ②yí ③yì
2.“凌乱”在选文中的意思是(用文中的一句话解释) ,由此可见“凌乱”的反义词是 。
3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扣课题,写出了翠鸟的可爱。
(十二)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 、 。花朵张开 时,花瓣是 ,草地也是 ;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 ,草地 。
1、按课文内容把文段补充完整。
2、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
3、草地变成金色,是因为( );草地变成绿色,是因为( )。(填序号)
A.草地上的蒲公英的花瓣都张开了 B.草地上的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拢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阅读检测题(三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