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解决问题(归一应用题)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71页例题8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加强列综合算式的指导。
学会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3.体会画示意图方法的简单明了,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
教学重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归一”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
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自主提问。 出示:“妈妈带了18元钱,正好买了3个碗。”
(1)让学生说说这句话中包含的信息。
(2)学生根据题中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2.揭示课题。 出示:“买8个这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教师: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归一”问题是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通过解答复习的内容,将两步解决的一个问题化为两问的问题,逐个解决,降低了难度,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顺利过渡(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
1.阅读与理解。 (1)出示例8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
(2)汇报交流。 教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你能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出来吗?
预设一:
预设二:
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交流。
教师:你认为哪幅图能对题意表达得更清楚呢?为什么? 学生:第一幅图中碗的大小画的不一样,而且上下的图没有一一对应,碗的价格和问题都没有标出来。
根据学生的提议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示意图。
分析与解答。
借助示意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分析:知道了买3个碗18元(总价),就可以求出一个碗的价格(单价);知道了单价,就能求出8个碗需要多少钱。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预设一:18÷3=6(元)? ? 6×8=48(元)
预设二:18÷3×8 ? ?? ?=6×8 ?=48(元)
有没有其他的思考方法呢? 引导学生从最后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要求出“8个碗的总价”,需要知道一个碗多少钱,而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一个碗的价格(即单价),所以先要求出单价。
回顾与反思。
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8个碗48元,一个碗是6元,买3个碗是18元。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能知道,在买碗的三个量“总价、单价、数量”中,哪个量是没有变的? 学生:因为买的是同一种碗,单价是不变的。 教师:所以要先算出碗的单价,再根据要求进行总价的计算。
汇报交流后,学生书写答案,完善解题步骤。
拓展与延伸。
(1)出示:“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2)学生自主解答,教师指导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加括号。
分步计算法:18÷3=6(元)? ???30÷6=5(个)
列综合算式法:30÷(18÷3) =30÷6 =5(个)
答:30元可以买5个同样的碗。
【设计意图】学生将发现的信息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下来,再通过对比,优化出更能清楚表达信息的示意图,然后修改完善,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解决问题,既可以分步列式也可综合列式,体现学生不同的水平,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询问有没有其他思考方法,尽量呈现学生思考的过程,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思想。“回顾与反思”及“拓展与延伸”环节巩固学生对解决“归一”问题策略的掌握,重视学习方法的分析与总结,让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1.教材7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并通过对比质疑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量也随着增多。渗透正比例关系。
3.练习十五第9题。 学生独立解答,并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第1题提供了与例题具有相同数学模型的题目:第一步都是用除法算出单位数量,通过对比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建立此类问题的模型,更好地掌握解决方法。第2题通过表格的形式将文具盒的数量与相应的总价填写完整,更直观地呈现了数量与总价的正比例关系。第3题看似“归一”问题的一般形式,但提供的蜜蜂的箱数之间具有倍数关系,因此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蜜蜂的箱数是原箱数的3倍,因此酿出的蜂蜜也是原蜂蜜的3倍,即3个48千克,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刘某某2021.11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解决问题(归一应用题)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