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测量密度教案

本文由用户“女友记_”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3-07 07:12:01 举报文档

以下为《6.3测量密度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6.3 测量密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设计并进行实验,测定液体、固体的密度。

2.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应用。

3.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经历测量液体或固体密度的全过程。

2.通过活动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通过测石块的密度,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查密度表进一步认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让学生经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硬币密度的实验过程;运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的物理意义。

课前准备

天平、量筒、硬币、烧杯、水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猜一猜,这枚硬币是用什么金属制造的?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

2.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

3.怎样知道这个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4. 现有一大卷细铜丝,如果不拆开,你能测定出它的长度吗?

然后告诉学生运用密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学查密度表

要鉴别某一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我们需要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多少,通过查密度表,了解一些物质的密度,加深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

阅读密度表并思考:

(1)金、铜、铁、冰、水银、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共同总结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

(1)用调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3)用细线悬吊着小石块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

(4)小石块的密度ρ=。

(学生分组按要求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组织活动:测量盐水的密度

(讨论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列出测量表达式。)

师生共同总结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

(1)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适量盐水的总质量m;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称出烧杯和剩余的盐水的质量m1;

(4)盐水的密度ρ=。

(分组实验,交流测量结果.)

小结

1.测定固体、液体的密度。

2.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3.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测量密度

一、原理:ρ=m/v

二、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水,矿石,细线

三、实验步骤:

1、测量矿石的密度

(1)称量矿石的质量m

(3)测量矿石放入前水的体积V1

(4)测量矿石放入后水的体积V2

(5)计算出矿石的体积V

(6)计算出矿石密度ρ=m/v

2、测酱油的密度

(1)测量烧杯和酱油的质量m1

(2)倒入量筒中一部分酱油后,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酱油的质量m2

(3)计算出量筒中酱油质量m= m1-m2

(4)测量量筒中酱油的体积V

(6)计算出酱油的密度ρ=m/v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6.3测量密度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