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故事

本文由用户“hebeizhd”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6-06 07:20:58 举报文档

以下为《廉洁文化故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廉洁文化故事

清廉是什么?廉,有品行方正,不贪污之义;洁,操行清白,品行高尚者为洁。清廉二字合起来,就是恪守清贫的两袖清风,是青竹亮节的宽广胸怀,是“富贵不能淫”的浩然正气,是“贫贱不能移”的铁骨铮铮,它如出自于深山的石头,等闲于熊熊烈火的焚烧,不畏于粉骨碎身的考验,以磊落光明的襟怀,洁白朴素的情操,矗立起了一座真正的人生座标。清廉如歌,他是万古长青的松柏,是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他是永不陨落的太阳。下面我想与大家分享几个廉洁文化故事:

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不仅以其铁骨铮铮、英勇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而且还以其体恤民情、正直清廉令人们敬仰。他把“做官即不许发财”7个字写在细瓷茶碗上,交给陶瓷厂仿照烧制。瓷碗烧好后,他用卡车拉到部队,集合全体官兵,举行了严肃的发碗仪式。他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我绝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家父的教诲,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接着,他亲手把碗发给全体官兵,勉励大家廉洁奉公。当时吉鸿昌在西北军冯玉祥部下任营长,只有25岁。自此,吉鸿昌就将那只写有“做官即不许发财”的细瓷茶碗带在身边,用它作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应如何为人做事。这只碗随吉鸿昌将军走南闯北,直到他39岁牺牲。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图,是明代敢于伸张正义、为民伸冤的况伯律,是“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的海瑞,是清朝那位死后买不起棺材的汤某某……这些清正廉洁之士的高风亮节,虽历经岁月的磨洗,却依然清澈,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永恒的光辉。

人一生出来,就有一个目标,当一个廉洁诚信的人。没错,如果一个人把“廉洁”、“诚信”都置身于外的话,那个人恐怕就真的“完”了。只有将“廉洁诚信”牢牢用在实际生活中的人,他才会真正受旁人尊重与爱戴。如果待到连这四个字都不要,我想,他也许就不会再有朋友,包括亲近他的人们。“廉洁”、“诚信”说远似远,说近也近,它往往深入了生活的各个角落,等着人们去探求、追寻。廉洁是一种风尚,更是一种美德。即使一贫如洗,只要怀揣一颗耿直的心,就会拥有巨大的精神财富。如果华丽的外表下是一颗腐败的心,那将永远是精神的贫穷与思想的匮乏。

  清廉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考。作为一名银行人,更要秉持廉洁正直,只要摆正了脚跟梃直了腰,就不会像牛马那样被人用绳子牵着走,不会像鹰狗一样任人用鞭子抽;只要淡泊明志而清廉,不见钱眼开,不见利忘义,只要能耐得住清贫,抵御着诱惑,明白“有命斯有财,命之不存,要钱何干”的道理,就会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也就会看到人生路上那沿途的风景。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廉洁文化故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