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新冠肺炎疫情疫源地消毒技术指南》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新冠肺炎疫情疫源地消毒技术指南
一、消毒原则
(一)范围和对象确定。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现场消毒的范围和对象。
对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住院(方某某)、转运期间可能污染的环
境和物品,进行随时消毒。对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居住或活
动过的场所,如居所、工作场所、学习场所、诊疗场所、转
运工具,及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场所,在其离开后(如住院
(方某某)、出院(方某某)、转院、死亡)应进行终末消毒。病
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短暂经过的无明显污染物的场所,无需进
行终末消毒。
(二)方法选择。
根据环境风险、污染程度和物品特性,可选择消毒剂喷
洒、喷雾、擦拭、浸泡等化学消毒方式,或紫外线、循环风
空气消毒机等物理消毒方式,或密闭封存、长时间静置,或
按医疗废物处置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1.诊疗用品。尽量选择一次性诊疗用品,非一次性诊疗
用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
低温灭菌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
2.环境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季某某
109
盐、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单过硫酸氢钾等消毒剂擦拭、喷
洒或浸泡消毒;也可采用经验证安全有效的物理消毒方法和
其他无害化处理方法。
3.室内空气。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
消毒剂喷雾消毒,也可选择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紫外线或其
他安全有效的物理消毒方法和无害化处理方法。
4.手卫生。建议使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进行消毒,也可
选择 75%乙醇、过氧化氢等消毒剂。
二、消毒措施
(一)随时消毒。
对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住院、转运期间,患者排泄物、
呕吐物、体液及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随时消毒,
消毒方法参见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所用消毒产品应某某
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规范和产品质量要求,卫生安全评价
合格。有人情况下,不建议喷洒消毒。患者隔离的场所可采
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每日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 20~30 分钟。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疑似
病例应进行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可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非
负压隔离病房应通风良好,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
械排风),也可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情
况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可适
当延长照射时间到 1 小时以上。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在诊疗、
护理工作结束后应洗手并消毒。
110
(二)终末消毒。
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转移后,对其居住或活动过及其他
可能受到污染的场所应进行终末消毒,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
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
1.病家。在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转移后,应对其居所进
行终末消毒,重点对其接触的环境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如
卧室、卫生间、餐厅、厨房、客厅的环境和物品。包括:室
内空气,地面、墙壁等环境表面,桌、椅等家具表面,玩具,
电器特别是冰箱及其冷冻食品,开关、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
位,使用的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等。
入户前,应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或其家属)充分沟
通,了解家中环境和物品的具体情况,了解病例或无症状感
染者在家中的活动轨迹,确定污染范围,根据环境风险和物
品特性开展评估。对于评估为风险大且可以进行消毒处理的
环境和物品,应选择正确的消毒方法,严格按照终末消毒处
理。对于评估为风险大但不能消毒的环境和物品,可采用密
闭封存或静置等方式,确保达到无害化。
消毒前,将消毒时间、消毒范围、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
等详细情况告知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或其家属)后,再实
施某某。
2.交通运输工具。病例和无症状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关标准要
求,选择合格有效的个人防护装备,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
下,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实施某某。
(二)消毒实施单位应具备现场消毒能力,操作人员应
经过消毒专业培训,掌握消毒和个人防护基本知识,熟悉消
毒器械的使用和消毒剂的配制等。消毒实施单位在每次开展
消毒工作时均应做好消毒记录,包括消毒对象、消毒面积(体
积)、消毒剂浓度(或消毒器械强度)、剂量、作用时间等。
(三)加强现场消毒评价工作。所有疫源地现场消毒均
应进行过程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消毒过程有效。
118
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标准》
(WS/T 774-2021)相关要求,必要时进行消毒效果评价。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新冠肺炎疫情疫源地消毒技术指南》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