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
适用专业:
计算机、电子商务
课程类别:
专业课
课程性质:
必修
学 分:
3
课 时:
68(34+34)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应用数据库基本知识,进行数据库管理系统维护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放的能力。是本科计算机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具体说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首先,通过课程学习,使得绝大多数同学,掌握数据库基本理论,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其次,让大部分同学,能熟练使用SQL语言和特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进行数据库的各项操作;
3、再次,通过课程学习,让部分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具有设计数据库模式以及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
二、课时分配
序号
知识单元
课时分配
备注
理论
实践
合计
一
数据库概述
2
2
二
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
2
2
三
数据表的创建和管理
2
2
四
数据查询
8
8
五
数据库编程技术基础
2
2
六
视图和索引的应用
2
2
七
存储过程的应用
2
2
八
触发器的应用
2
2
九
数据库安全性管理
2
2
十
数据库日常维护
2
2
十一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
6
6
十二
关系规范化与数据库设计
2
2
合 计
34
34
三、教学内容
单元一:数据库概述(2课时)
1.教学内容
[1] 数据库系统概述(讲授);
[2] 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系统结构(讲授);
[3]关系数据库(重点;讲授)。
[4] 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重点;演示)。
2.课后学习
课后阅读教材,完成课后习题。课后习题设置选择题4-10题,思考问题1-3题
单元二: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2课时)
1.教学内容
[1] 数据库种类;
[2]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3] 数据库的创建方法(重点;讲授);
[4] 数据库的管理(重点;讲授)。
2.课后学习
课后阅读教材,完成课后习题。课后习题设置选择题4-10题,思考问题1-3题
单元三:数据表的创建和管理(2课时)
1.教学内容
[1]数据表概述;
[2]创建数据表(重点;讲授);
[3]数据表的管理;
[4]数据的完整性(重点;讲授);
[5]数据表中数据的操作(重点;讲授)。
2.课后学习
课后阅读教材,完成课后习题。课后习题设置选择题4-10题,思考问题1-3题
单元四:数据查询(8课时)
1.教学内容
[1] SELECT语句基本结构;
[2]简单查询(重点;讲授);
[3]对查询结果排序;
[4]对排序结果进行分组(重点;动画演示);
[5]使用聚合函数(重点;讲授);
[6]集合查询;
[7]内连接查询(重点;讲授);
[8]自连接查询(难点;讲授);
[9]外连接查询(重点;讲授);
[10]嵌套查询(重点;讲授);
[11]在数据更新中使用SQL语句。
2.课后学习
课后阅读教材,完成课后习题。课后习题设置选择题4-10题,SQL查询10-20题。
单元五:数据库编程技术基础(2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
3.实践指导书
《数据库应用技术教程(SQL Server 2017)微课视频版》,郑某某等编著,2021年3月出版。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
1.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考勤,课堂表现,作业等
期末考核:期末开卷
2.成绩评定
以百分制记分,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构成,比例如下:
课程成绩=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30%)+期末开卷考试 (50%)
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表现,作业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成绩=考勤(60%)+课堂表现(30%)+作业(10%)
实验成绩由实验考勤和实验报告成绩组成,比例如下:
实验成绩=实验考勤(30%)+实验报告成绩(70%)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