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

本文由用户“z1d2h3”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0-17 06:53:29 举报文档

以下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 比较阅读 ————寻找诗中那个青春的“我”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并结合注释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2.品析语言诗歌内部学习品析“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3.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中“我”(抒情主人公)与我(作者)有什么内在联系 学习任务一、诵读诗歌,寻“我”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整体感知两首诗歌的内容,然后试着放声朗读课文。

朗读后请画出描写“我”的句子,概括两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分别是什么形象?说说你找出的描写“我”的句子:我的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某某!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我小心的探出前额……

我的指关节m 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你觉得两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分别是什么形象?《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里的主人公是一个歌唱者歌号者的形象

《峨日朵雪峰之侧》里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攀援者的形象诵读诗歌,寻“我” 只是把主人公形象定位到这是两个干什么的人上,这对我们理解诗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目前还只是在诗歌的文字的浅表层发现的主人公形象,要想真正的理解这首诗,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走到诗歌的内部去,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去“品读诗歌,析我” 学习任务二、品读诗歌,析“我” 怎样品读呢?我们需要把抒情主人公放在诗歌中,做具体的分析,这属于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分析,那么大家想一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会与什么相关呢?人物

形象描写情节环境意象创作

背景… 下面同学们将这些方法自觉运用到两首诗歌中,做一个对比,两首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他们的这些因素都是怎样的呢,请在书上做圈点批注,能有效地帮助你理解分析。

任务二、品读诗歌,析“我”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某某!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二、品读诗歌,析“我”前两句写了“白云”“北冰洋”两种意象,勾勒出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象中两句写了“我”看到的场景,得是一个怎样的我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巨大的“我”诗中有很多“啊”“呦”,想想这和“我”的形象有没有关系?“啊”是一种感慨一种惊叹,发自内心的一种对自由的追寻式的慨叹

“呦”字既符合诗歌押韵的特点,又带着民歌的特点。对应“我”“放号”的形象;集中对力的赞颂所以,这首诗塑造的是巨人站在地球边上发出怒号呐喊的形象,目的是歌颂一种伟力。这是我们在诗歌内部综合分析其描写、情节、环境、意象四个方面看到

的“我”的形象,而要更全面的解读人物形象还需要我们结合时代背景

去“知人论世”学习任务三、知人论世,探究“我”这首诗的创作时间?1919年9、10月间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以及导学案提供的背景,我们知道五四运动时期,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五四精神张扬的是对自我的追寻,所以在诗中出现了想象之下的放大的巨人的自我,在诗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样的情感? 明确:

(1)对时代的思考和批判;

(2)对顽强意志和坚韧生命力的讴歌;

(3)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4)对平凡、弱小者的礼赞、敬畏。补充知识:现代诗现代诗也叫“白话诗”,在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新诗。

特点:1.形式自由:2.内涵开放:3.意象重在修辞: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第一部白话诗集是1920年出版的胡适的《尝试集》

作业布置: 1、试着从语言、形象、情感三方面中选择一处比较分析两首诗。

2、尝试模仿其中的一首诗,或者其中的一节,写一首小诗。[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