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科学社会主义概论选择题(没有答案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导论选择题:
一、单选题
1.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具备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A.无产阶级国家以社会的名义占有一切生产工具,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B.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作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要有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D.作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要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
二、多选题
2.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而创立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B.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C.就其总体来说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
D.科学社会主义就是指整个马克思主义
3.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C.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D.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4.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正确的是()
A.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B.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实质
C.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归宿
D.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
核心地位
5.科学社会主义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怎样取代资本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
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6.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是()
A.革命性与科学性相兼备的学说
B.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说
C.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统一的学说
D.时代性与开放性相一致的学说
三、判断题
7.社会主义是学说理论、现实运动和社会制度的统一体。()
8.德国哲学、英国政治经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
9.科学社会主义植根于社会主义运动又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把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理想,并且指引无产阶级为实现这一理想而不懈奋斗。()
10.科学社会主义就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和全人类解放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考察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得出的必然结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12.科学社会主义就是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及其发展规律,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怎样取代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
13.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彻底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为己任的革命学说,革命性是其根本特征。()
14.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批判的武器”,是“活的行动理论”。()
15.科学社会主义既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现实矛盾中,又是在批判种种非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流派中创立和发展的。()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
A.莫尔
B.闵某某
C.圣西门
D.傅某某
2.闵某某的理想社会叫做()
A.乌托邦
B.千年天国
C.太阳城
D.法朗吉
3.下列不是属于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是()
A.摩莱里
B.马某某
C.巴贝夫
D.温斯坦莱
4.首次提出“剩余产品”的概念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
A.莫尔
B.圣西门
C.傅某某
D.欧文
5.被恩格斯誉为“自古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之一”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
A.康帕内拉
B.圣西门
C.傅某某
D.欧文
6.第一次向人们提出公有制问题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
A.莫尔
B.圣西门
C.傅某某
D.欧文
7. ()是第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
A.尼德兰革命
B.英国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德国革命
8.无产阶级的主体是()
A.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阶级
B.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人阶级
C.直接或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劳动者
D.直接从事社会化生产的产业工人
9. ()的出现对现代工人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简单协作生产
B.工场手工业生产
C.机器大生产
D.雇佣生产
10.《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能够支持该观点的事实依据有()
①资本原始积累 ②资产阶级革命 ③海外殖民扩张 ④工业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资本主义国家从()年开始出现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A.1825
B.1848
C.1871
D.1929
正确答案:A
12.第一次使用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初步形成的著作是()
A.《神圣家族》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学批判大纲》
D.《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3.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尤其是在()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詹姆斯·斯图亚特
D.大卫·李嘉图
14.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其首要特征就是()。”
A.“最终废除私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C.消灭了剥削、真正实现社会平等
D.消灭了阶级与国家自行消亡
15.《共产党宣言》指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
A.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B.消灭剥削、真正实现社会平等
C.消灭私有制
D.消灭阶级与国家
16.在()这部名著中,马克思第一次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C.《哥达纲领批判》
D.《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二、多选题
17.早期乌托邦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A.莫尔(英国)
B.闵某某(德国)
C.康帕内拉(意大利)
D.温斯坦莱(法国)
18.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A.莫尔
B.圣西门
C.傅某某
D.欧文
19.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及其理想社会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实业制度是圣西门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制度
B.和谐制度是傅某某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制度
C.共产主义公社制度是欧文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制度
D.劳动公社是欧文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制度
20.关于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正确的是()
A.批判矛头直指私有制
B.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冲突和阶级对立
C.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D.揭露和批判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及其所造成的经济危机
E.严厉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思想和道德
21.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有()
A.主张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B.主张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制度
C.主张消灭商品交换和实行计划生产
D.主张消灭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和阶级差别
E.提倡社会和谐,主张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
22.关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局限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从唯心史观出发的
B.他们认为资本主义之所以是罪恶社会,是因为它违背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C.无法找到实现其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和社会力量
D.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主动性,看不到无产阶级运动的重要作用
23.下列属于科学社会主义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是()
A.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C.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D.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爆发
24.关于社会化生产说法正确的是()
A.是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社会条件
B.是在协作与分工基础上进行社会劳动所形成的组织化、规模化的生产
C.是生产力的质的飞跃
D.在整个社会发展变化中发挥革命性的作用
25.下列关于生产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
B.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C.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历史阶段
2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
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C.剩余价值的生产
D.生产社会化
E.资产阶级专政
27.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有()
A.剥夺农民土地
B.掠夺殖民地
C.贩卖黑奴
D.发行国债
E.建立现代税收制度
28.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唯有无产阶级才是最革命的阶级,因为()
A.无产阶级代表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
B.无产阶级代表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
C.无产阶级处于资本主义社会最底层
D.无产阶级是最有远大发展前途的阶级
29.标志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事件有()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D.中国五四运动
30.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
A.生产资料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B.生产过程社会化与生产过程个人控制的矛盾
C.劳动产品社会化与劳动产品个人支配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31.1844年初,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表明其完成了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A.《论犹太人问题》
B.《政治经学批判大纲》
C.《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D.《哲学的贫困》
32.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
A.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B.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C.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
D.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理论依据
33.奠定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两块理论基石指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唯物辩证法
D.剩余价值学说
34.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B.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理
C.明确地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
D.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础
35.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伟大意义是()
A.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成就
B.完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转变,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C.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解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D.指明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36.马克思、恩格斯在()等一系列著作中,都明确将未来社会称为“共产主义社会”。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共产主义原理》
C.《共产党宣言》
D.《哥达纲领批判》
37.关于按劳分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劳动尺度在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
B.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C.消除了不劳而获的社会条件
D.体现的还是等价交换原则
38.关于按需分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进行分配
B.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C.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为基础
D.与各尽所能紧密联系,是权利与义务的高度统一
39.马克思、恩格斯设想未来社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是()
A.依据历史规律预见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
B.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一般特征
C.反对把关于未来社会的预见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
D.强调未来社会将是不断发展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三、判断题
40.在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过关于公平正义的“大同世界”理想社会的构想。()
41.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不现实的改造人类社会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42.法朗吉是共产主义公社制度的最基层组织。()
43.社会化生产必然要求形成与其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并势必造就与其相联系的革命阶级。()
44.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起来。()
45.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
46.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47.对工人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基本形式。()
48.马克思、恩格斯用剩余价值学说分析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块理论基石。()
49.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唯物史观,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体,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的社会力量,从而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另一块理论基石。()
50.《共产党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即正义者同盟的纲领性文献,是科学共产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
51.《共产党宣言》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
52.《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一篇公开宣言书。()
53.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是“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
54.在未来社会,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实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55.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和谐的最高境界,人类以合乎自然规律、合乎人类幸福生活和对个性的追求方式来改造和利用自然。()
56.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
57.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属于同一个社会形态,在根本性质上是一致的。()
58.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高级阶段的基础和发展前提,高级阶段是第一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
59.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要看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本质联系,以防止犯超越历史阶段的错误。()
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在于()。
A.阶级斗争
B.社会改革
C.科学技术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2.在()中,马克思提出了旧社会灭亡和新社会产生的“两个决不会”的思想。
A.《共产党宣言》
B.《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哥达纲领批判》
3.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依据是()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
A.人类社会
B.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4.否定历史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一般规律,会陷入()认识误区。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形而上学
二、多选题
5.马克思、恩格斯在()等著作中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问题。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序言》
C.《哥达纲领批判》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6.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论断是他们用唯物史观分析()得出的科学结论。
A.人类社会基本矛盾
B.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C.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
D.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
7.关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
B.“两个必然”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C.“两个必然”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趋势,“两个决不会”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条件
D.“两个决不会”是对“两个必然”的确认、补充和完善
8.社会形态更替的长期性是基于()
A.社会形态更替是一种根本的转变
B.社会形态更替是整个社会的根本改造
C.新旧制度更替要经历一个充满复杂矛盾的过渡时期
D.新旧制度更替完成后,还有一个新制度巩固发展的过程
9.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要求我们()
A.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
B.充分估计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长期占据优势的客观现实
C.认真做好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合作和斗争的各种准备
D.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
1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的体现有()
A.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走向衰亡是复杂的长期的过程
B.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巩固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过程
C.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及其优越性的充分展现是一个长期过程
D.社会主义最终发展到共产主义也是一个长期过程
11.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具有一般性或统一性,主要表现在()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C.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D.从低级向高级、从片面向全面
12.否定历史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一般规律,就否定了()的根本依据。
A.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B.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C.历史发展大趋势
D.自身所处历史方位
13.社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体现在()
A.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自己的道路特色
B.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并不一定都严格地遵循社会形态演进的依次性路径
C.同一个社会形态中的不同国家和民族,其具体发展道路也各有特点
D.不同国家和民族所走的具体道路和途径也有不同特点
14.社会主义是世界性的历史进程主要体现在()
A.资本主义是世界性的
B.社会主义兴起和发展是一种世界性现象
C.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总是从世界历史高度来看待社会主义事业
D.人类真正的大同世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15.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卡夫丁某某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A.特指东方国家特别是俄国,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而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B.东方国家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某某”有赖于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帮助
C.仍然没有摆脱世界历史理论与世界革命论的影响
D.是一个完整的、与西方社会并列的独立的东方社会主义理论
三、判断题
16.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17.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
18.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推动一个社会向更高级社会转变的直接动力。()
19. “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同一种历史趋势,体现的是同一个社会发展规律,即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
20. “两个决不会”的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必然性原理,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原理更加完整。()
2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经济上,表现为每一个别企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整个社会生产的组织性之间的对立。()
22.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基本的阶级关系。()
2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包含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所进行的自觉行动()
24.只看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而忽视其长期性和曲折性,就会对社会主义前途失去信心;只看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而看不到其必然性,则会犯急于求成、超越阶段的错误。()
25.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因而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个根本变革。()
26.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从产生到衰亡是逐步从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一般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27.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论断,指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统治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8.社会主义是世界性的历史进程要求我们应该用世界历史眼光,站在人类历史发展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产生发展规律,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29.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东方国家特别是俄国,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某某”而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30.马克思的卡夫丁某某理是一个完整的、与西方社会并列的独立的东方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性质的最重要标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一同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
D工人阶级最有政治远见,最有组织纪律性的阶级
29.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因为()
A. 它只是对资本主义罪恶进行了天才的诅咒
B.它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原
C. 它没有找到建设新社会所依靠的阶级力量
D.它没有找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30.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A.发现了社会上的阶级斗争,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
B.提出了人类社会史就是阶级斗争史的学说
C.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1.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 夺取国家政权
C 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D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2.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
A.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国家
B.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大多数人享有民主而只对少数人实行专政的国家
C.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代表和维护着无产阶级和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D.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历史任务是为消灭阶级和使国家走向消亡创造条件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该文档为免费文档,内容和预览一致,预览是什么样的内容就是什么样的。
以上为《科学社会主义概论选择题(没有答案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