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7月14日高中历史作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3年7月14日高中历史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公元前406年,雅典获得阿吉纽西海战胜利。六位将军虽居功至伟,但因救援失误导致众多士兵溺水身亡而受到审判。公民大会越过法庭审判环节,剥夺了将军们的申辩权,并不顾苏格拉底等议事会主席团成员的极力反对,直接判处了六位将军死刑。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城邦民主面临危机 B.公民大会违背民意
C.陪审法庭的至上权威受到挑战 D.决策效率与司法程序存在冲突
2.雅典男子在泛雅典娜节时,会参加各种运动项目,尤其是和战争相关的体育项目。少女们会为冠军而欢呼,会为某个拳击手在擂台上的精彩一击而放声尖叫,这对参赛青年来说,无疑是堪比桂冠的奖赏。雅典城邦的这种做法( )
A.增强了城邦内部凝聚力 B.培养了大众的参政意识
C.宣扬了城邦的人文精神 D.加强了公民的尚武精神
3.有学者指出,正是四分五裂的地缘分布和差异极大的地形、地貌,使希腊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甚至养成了城邦崇拜情结,以至于当建立大型政治共同体的任务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时,他们根本不可能表现出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该学者认为(????)
A.城邦已经具备向帝国过渡的条件
B.城邦体制阻碍城邦的进一步发展
C.地理环境决定城邦实行民主政体
D.城邦公民极其缺乏集体主义意识
4.雅典公民大会决定的都是关于城邦的重要事务。当暴动的累斯博斯人被镇压后,雅典召开了一次公民大会来决定处置方案,而当时的公民大会不巧被一个名叫克里昂的人控制,“但他是一个心灵鄙俗的粗人”,于是公民大会做出了与雅典人整体精神气质并不相符的决定:处死所有累斯博斯的男子,女人和孩子卖作奴隶。这说明(???)
A.古代雅典人文主义氛围浓厚 B.公民大会是其最高权力机构
C.公民大会容易被少数人操控 D.古代雅典直接民主存在缺陷
5.公元前501年,雅典人为刺杀僭主的两贵族阿里斯托格和哈莫迪俄斯塑造雕像,并树立在市政广场上。文献记载说,这是雅典最早为凡人树立雕像,之前的雕像都是为神和传说中的英雄塑造的。这一举措(???)
A.利于激发民众的参政热情 B.加速了雅典城邦政治的衰落
C.意在维护雅典的民主政治 D.实践了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
6.在中世纪欧洲的“臣服礼”仪式中,封臣首先宣誓: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以侍奉我主。然后,封主就将把泥土和一根树枝授予封臣,象征授予封土和封土上的森林。中世纪欧洲这种制度的特点是(????)
A.只是单向权利义务 B.类似于中国分封制
C.以分封的土地为纽带 D.双方没有契约关系
7.帕尔默指出,宪政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他提出这种观点的依据最有可能是(???)
A.《罗马民法大全》 B.《大宪章》
C.《权利法案》 D.《1875年宪法》
8.公元800年,法兰克的查理曼出兵意大利拯救被罗马贵族囚禁的教皇利奥三世,教皇突然为查理曼加冕,宣布他为“罗马人的皇帝”。802年,查理在亚琛召开的帝国会议上颁布法令,要求所有封臣,无论是世俗的还是教会的都要以“恺撒之名”重新对他宣誓效忠。这说明当时(???)
A.政教合一局面开始形成 B.世俗王权高于基督教权
C.查理曼重建了罗马帝国 D.教权世俗王权长期并立
9.根据《大宪章》第六十一条规定,英国需成立由二十五名男爵监督国王恪守《大宪章》的委员会。如果国王执意违反《大宪章》,“此二十五名男爵即可联合全国人民,共同使用权力,以一切方法向余(国王的自称)等施以抑制与压力,诸如夺取余等之城堡、土地与财产”。这一规定(???)
A.彰显了等级君主制特征 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思想
C.奠定了政党内阁的雏形 D.贯彻了分权制衡的理论
10.“封建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用于描述中世纪的西欧社会,其最宽泛的定义涵盖了西欧中世纪全部的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关系,而最狭义的用法仅指具有贵族身份的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以下属于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特点的是(???)
A.王权有限,君主专制形成较晚 B.契约意识,个人权利得到维护
C.市场统一,庄园经济占据主导 D.神学影响,民众都要阅读圣经
11.1077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和德皇亨利四世争权夺利,双方剑拔弩张、势不两立。但亨利四世实力弱小,不得不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行宫向教皇请罪,他在卡诺莎行宫前站了三天三夜,受尽精神侮辱后,教皇才恩赐给他一个赦罪的吻。“卡诺莎之辱”本质上体现了(??)
A.西欧基督教在经济上势力十分强大 B.欧洲王权和基督教教权之间的合作
C.欧洲资产阶级和天主教教会的矛盾 D.欧洲社会政治与宗教力量的不平衡
12.1305年,波尔多大主教克力门五世依靠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的支持当选为教皇。随后,腓力四世把罗马教廷迁到了邻近法国边境的阿维农城,时间长达七十年之久,史称“阿维农之囚”。这一事件(????)
A.标志法国君主专制的建立 B.促成了法兰克王国的统一
C.导致了中世纪欧洲的混乱 D.反映了教会势力的衰落
13.13世纪某某15世纪末的等级君主制是法国政治制度史的一个客观存在,社会等级机制构成了政治制度的框架,并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生活。下列各项中与此相关的表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B.有助于民族国家形成
C.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实现了法国政教分离
14.1688年,詹姆士二世逃离英国。次年,他的女婿威廉和女儿玛丽登上王位,开启“双王共治”。在这次王位更替中发生的本质变化是(????)
A.王位继承的原则 B.国王的权力范围
C.英国国教的地位 D.国王的权力来源
15.1831年3月1日,英国辉格党格雷政府公布提案,取消衰败选邑,把原属107个镇的席位转让给大城市和各郡,同时扩大选举制,实行财产资格制,农村、城镇中年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农民或房产持有人都可以得到选举权。该提案(???)
A.改变了城乡居民权利不平等的现状 B.结束了新贵族长期把持政权的局面
C.回应了中等阶级对参与政权的需求 D.旨在限制国王对英国议会的影响力
16.169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几个财政法案,限制国王的收入。威廉国王得到的终生享用的收入只及詹姆士二世的一半,完全不敷支出,用当时议会成员埃特里克的话说,新国王被置于了“仅够伙食钱”的困地。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国王权力被完全剥夺 B.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C.责任内阁制已经确立 D.财务状况逐渐恶化
17.“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对于以上材料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该材料摘自《权利法案》 B.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C.体现了孟德斯鸩的“三权分立”学说 D.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18.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关于英国这次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①助推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②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③顺应了工业时代的发展要求???????④利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获得政治权利的是( )
A.新贵族 B.封建贵族 C.金融资产阶级 D.工业资产阶级
20.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将56个衰败选区废除,30个较小的选区减少一个席位,同时,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了40多个新选区。最终,总人数超过1000万的郡选区选出了189名议员,而人口不足600万的城镇选区产生了364名议员。这反映了议会改革(???)
A.削弱了贵族阶层的政治势力 B.彰显了民主化进程中的艰难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D.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
21.《独立宣言》宣扬“人生而平等”,但1787年,美国制定的宪法规定,每个奴隶只能按照3/5个白人的比例折算税收和代表权资格。这说明,美国宪法(???)
A.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承认黑人的公民权利 D.存在一定局限性
22.妥协是一种智慧,这使美国宪法成为一部“活的宪法”。在费城制宪会议中,围绕代表权问题,联邦主义者不甘示弱,宣布大州“不会在任何其他方案上结盟”,声称如果小州脱离联邦,就不惜以军事手段解决问题;而州权主义者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以小州退出联邦同大国结盟相要挟。最终双方在参众两院议席分配比例等问题上达成妥协。这一结果体现了(???)
A.民主目标 B.孤立主义政策 C.“自由放任”原则 D.“制约与平衡”原则
23.1787年5月,制宪会议的代表集中到费城召开会议,经过近4个月的讨论,会议制定了新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根据该宪法规定(???)
A.国王任命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
B.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C.除矿工和农业工人外,工人阶级大多数得到选举权
D.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
24.1875年宪法颁布后,法国参众两院均获独立倒阁权,并且竞相行使这一权力,导致内阁频繁更替,但内阁的更替往往只是总理下台,许多部长仍然留任,时人把这个现象称为“重新粉刷”。这一现象说明当时法国(???)
A.议会是权力中心 B.党派竞争注重妥协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政体运行相对稳定
25.1875年1月,《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国议会以353票对352票一票的微弱优势获得通过,宪法确立了共和制,这样也说明议会承认了共和制,人们称为“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说明(???)
A.该宪法是激烈斗争的产物 B.宪法并不符合法国的国情
C.法国的各派已经达成共识 D.法国走向共和历程的艰难
26.法国1875年宪法通过时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各方妥协带来君主复辟的风险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艰难曲折
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具有虚伪性 D.英美政治制度比法国更优越
27.近代以来,欧美各国逐步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不经选举产生,由议会少数党领袖担任
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机构的制约
C.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多数票选出
D.德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皇帝负责
28.1820年,部分英国出口商公开对议会施压,要求保障商人的自由贸易权,但最终没有获得议会通过;1840年,英国议会在讨论是否发动鸦片战争来维护对华自由贸易权时,议会最终决定支持鸦片商保护自由贸易权的主张。这一不同主要源于(???)
A.鸦片是英国主要出口品 B.工业革命壮大了英国的实力
C.重商主义思想渐趋流行 D.议会改革后英国的政治变化
29.自美国独立以来,联邦政府的权力就一直被美国宪法制约,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不是隶属关系,而是合作关系。联邦政府拥有的权力其实就是各州政府自愿放弃的一部分权力,如外交、关税等,非常有限。对于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大,各州都非常警惕。不仅如此,美国普通民众也都具有强烈的反对集中权力的意识,所以不仅是联邦政府,美国各州也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这说明(???)
A.美国实行权力制衡原则 B.美国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C.美国联邦政府权力有限 D.美国民众反对中央集权
30.1804年,美国最高法院通过“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如下原则: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这反映出美国(???)
A.分权制衡原则开始确立 B.利益集团权利争斗激烈
C.邦联体制遭到严重削弱 D.宪法至上权威得到保障
31.1912年1月1日,孙*_**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诞生了(???)
A.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制度
C.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D.君主立宪制度
3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许多法令:宣布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各种权利;严禁买卖人口,废除奴婢;奖励兴办工商业和海外华侨在国内投资;提倡以“自由平等博爱为纲”的公民道德等等。这些法令(????)
A.推动了社会进步 B.缓和了民族矛盾
C.根除了封建陋习 D.实现了民主自由
33.1912年2月,*_**华民国国歌《五旗共和歌》,其歌词是:“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该歌词主要表现了(???)
A.中国人强国的坚定信念 B.赞美欧美政治体制优越
C.歌颂中华历史文明悠久 D.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34.清帝退位后,《顺天时报》曾评价道:“太后力排二三王公之反对共和论,独使皇上让政,以泯南北官民两军之战祸。其识能洞见世界之趋势,其公足与唐虞媲美。”以下观点最符合《顺天时报》主张的是(???)
A.清帝退位依赖太后的力量 B.清帝退位顺应国内外形势
C.慈禧思想具有一定进步性 D.清帝退位受国人普遍认同
35.下图为马星驰于民国二年12月27日创作的漫画《一意进行》,没画中:袁世凯驾驶着“政治”车,碾压或撞翻了挡在车前的“县会”“省会”“国会”“内阁”等障碍物。该漫画反映出(???)
/
A.政治体制得到不断革新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袁世凯极力地复辟帝制 D.民主政治遭到严重破坏
二、材料分析题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
——马克W殹妒澜缥拿魇贰?/p>
材料二??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1/3;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他们拥有最高司法权。……而且还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历史》
(1)材料一中“全新的政体”指的是?该政体有什么特点?
(2)从材料二中描述的内容判断这部宪法的名称?该宪法具有什么局限性?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406年(雅典)。根据材料“公民大会越过法庭审判环节,剥夺了将军们的申辩权,并不顾苏格拉底等议事会主席团成员的极力反对,直接判处了六位将军死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六位将军虽然指挥取得了战争胜利,却由于救援失误,最终被处死,说明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存在一定缺陷,即城邦民主面临危机,A项正确;古代雅典公民大会体现民意,而不是违背,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公民大会具有至上权威,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决策效率无关,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雅典时期。根据材料“少女们会为冠军而欢呼,会为某个拳击手在擂台上的精彩一击而放声尖叫,这对参赛青年来说,无疑是堪比桂冠的奖赏”可知,古代雅典高度强调公民对城邦心理的认同,有利于从文化上强化城邦内部的凝聚力,A项正确;题干信息强调的是城邦集体荣誉感,与“参政”无关,排除B项;人文精神是突出人的价值,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尚武精神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材料“希腊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甚至养成了城邦崇拜情结,以至于当建立大型政治共同体的任务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时,他们根本不可能表现出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人习惯于城邦制,很难去想要建立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反映出城邦体制阻碍城邦的进一步发展,B项正确;材料强调了希腊人对于城邦体制的认可,难以接受一个大型的国家,不具备向帝国过渡的条件,排除A项;决定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公民的集体主义意识缺乏,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当时的公民大会不巧被一个名叫克里昂的人控制,但他是一个心灵鄙俗的粗人,于是公民大会做出了与雅典人整体精神气质并不相符的决定”可知,公民大会有时候做出的决定并不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雅典的公民大会是决定城邦重要事务的机构,但该机制存在着缺陷,直接民主导致决策程序简单,容易产生问题,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人文主义精神,排除A项;B项说法正确,但材料强调的是雅典民主政治存在一定缺陷,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公民大会容易被人操控,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时空是:古代希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古代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僭主是通过政变或其他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独裁者。古代雅典人为刺杀僭主的两贵族塑造雕像,视之为维护民主政治的英雄,体现了对民主政治的推崇,C项正确;为刺杀僭主的两贵族塑造雕像体现维护民主政治,而非激励公民参政,排除A项;雅典城邦政治的衰落是在公元前4世纪,排除B项;苏格拉底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后期(公元前469—前39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封主就将把泥土和一根树枝授予封臣,象征授予封土和封土上的森林”可知,中世纪欧洲的这种制度以分封的土地为纽带,C项正确;中世纪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是双向权利义务,排除A项;在中国,周王室有更大的权威,与诸侯的关系是大宗与小宗关系,排除B项;在这种制度下,双方具有契约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材料“宪政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宪章》把王权限制在了法律之下,确立了私有财产和人身自由不可被随意侵犯的原则,B项正确;《罗马民法大全》并没有对王权的限制,排除A项;《权利法案》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标志,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1875年宪法》确立了法国的民主共和政体,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公元800年和802年西欧。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公元800年查理曼被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C项。故选D项。
36.(1)君主立宪制;国王无实权,议会是权力中心
(2)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局限: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允许奴隶制存在。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关于“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由材料“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可知,这种“全新的政体”融合了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三种政体的特点,显然这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因此这种“全新的政体”指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第二小问,关于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由材料“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之一是国王无实权,议会是权力中心。
(2)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1787年美国。第一小问,关于宪法名称,由材料可知,该宪法规定总统拥有行政权、军权,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还涉及南方各州人口的信息,据此很容易判断这是美国《1787年宪法》。
第二小问,关于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据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允许奴隶制存在。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7月14日高中历史作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