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古诗文诵读

本文由用户“tars7411”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27 12:51:15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三年级下学期古诗文诵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高新区经典诗文诵读三(下)

--目录--

《碛中作》 岑参 11.《雨过山村》王建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节选)王某某 12. 《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

3. 《江某某?其三》储光羲 13. 《劝学》颜真卿

4. 《拜新月》李某某 14. 《秋词》刘禹锡

5. 《月下独酌》礼李白 15. 《望月怀远》张某某

6. 《春望》杜甫 16. 《破阵子.春景》晏某某

7.《望岳》杜甫 17. 《斯干》诗经

8. 《送别》王维 18. 《如梦令》李清照

9. 《观猎》王维 19. 《天净沙?秋思》马某某

10.《田某某》王维 20. 读书有三到

1.碛中作

【唐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大家来欣赏】

碛(qì):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某地库木什附近。

辞家:告别家乡,离开家乡。

骑马向西走几乎来到天边,离家以后已见到两次月圆。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在这沙漠中万里不见人烟。

【相关链接】

此诗描写作者辞家赴安西在大漠中行进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初赴边塞的新奇之感和远离家乡的思亲之情,同时也显现出一种从军的豪情。全诗选取了沙漠旅途中的一个剪影,以雄健的笔触,描述了驰骋塞外、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语言自然遒劲,意境雄浑壮阔,情景契合,别有神韵,充分显示出悲壮与凄清的综合美。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节选)

【唐王某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大家来欣赏】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相关链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某某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某某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3.江某某·其三

【唐储光羲】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

【大家来欣赏】

渡头:就是渡口。

长江上的夕阳就要落下,我们约好在渡头一同回家。落花像是明白我的心意,追随我们的小舟飘飘荡荡。

【相关链接】

《江某某》为乐府旧题。郭某某《乐府诗集》把它和《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唐代诗人学习乐府民歌,采用这些乐府旧题,创作了不少明丽、清新的诗歌。储光羲的《江某某》,就属于这一类。

4. 拜新月

【唐 李某某】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大家来欣赏】

拜新月:唐教坊曲某某。

细语:指少女对月喃喃细语,悄悄倾诉心里的话。

卷起低垂的帘儿,哦,一轮新月, 莹莹洁洁倚在窗外,急急蹑下台阶,双手合在胸前,深深地拜。庭院呦,悄然无人,独自含羞含情,对着新月细语喃喃,只有微微的寒风,不时地飘起,那盈盈纤柔的裙带。

【相关链接】

唐代妇女拜新月的风俗流行,不仅宫廷及贵族间有,民间也有,被称作是一种幽美有趣、极富诗意的风俗,曾盛行于唐朝,并影响到后世。拜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习俗,因月与人间婚姻爱恋有关,主管婚姻之神称为“月老”,后来也用“月老”来简称媒人。古代妇女往往用拜月之俗来寄托内心的心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不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漫浪诵读,

决不能记,

记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大家来欣赏】

决:一定

急:迫切、重要。

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相关链接】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死后不久,弟子们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三年级下学期古诗文诵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