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应该追求让意识永存不死的技术辩论稿

本文由用户“离开我923”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10-02 00:07:29 举报文档

以下为《人不应该追求让意识永存不死的技术辩论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人不应该追求让意识永存不死的技术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开宗明义,意识是一种辨别真伪的能力,且会对身体内外部刺激有反馈,具有主观能动性且可以思考,而意识永存也是另一种形式下生命的延续,但作为意识本身他是只能进行思考和观察的,不能与外界互动。我方的判准为:何者更有利于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和生活。我方某某人不应该追求让意识永存不死的技术,其危害如下: 第一,一项新技术的开发绝不可能是完美至极的,技术本身会存在漏洞,当人们的肉体死去后,意识数据依然具有自由表达的能力,当心术不正的数据人在虚拟世界中煽动舆论,恶意加强对立和矛盾的时候,我们根本束手无策,只能任由这种网络攻击危害社会,且惩罚的方式和力度都将受到限制,对于数据人的社会而言,规章制度和惩戒力度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它们便可以为所欲为,必将导致社会的动荡和紊乱。对于自然人罪犯来说,法律的惩治力度也会大幅度下降,无期徒刑和死罪的惩戒力度都会被极大的削弱,人们之所以畏惧法律,是因为法律会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失去自由,但这项技术让时间延续了,人们对这种惩罚的恐惧感急剧下降,人们便会轻视死亡,轻视法律,那社会必将动荡不安。 第二,此技术会让人情味变淡。自然人是有血有肉的,有温度的,是交流的时候可以看到表情的,例如我爱的人遭受了不公的待遇,在我面前诉苦,我是可以看到他委屈的表情,触摸到他温暖的眼泪,内心的怜悯油然而生,这时候爱人的一个拥抱也能解决很多的情绪,而这些都是数据人没办法提供的,失去了肉体后,人和人之间的表达只剩下一串没有温度的数据,即使描述了这件事,对方也只能和你通过数据交流,冷冰冰的数据不如爱人的拥抱更有治愈力。再者,人类之所以想要多多陪伴自己爱的人,是因为他们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他们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最大程度表达自己的爱,因为一旦死亡,这一切都结束了,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才会更加珍惜,但如今这项技术的存在,让生命变得无限,陪伴的意义就会被消解,人们便不会再珍惜当下,因此,人情味会变淡。 第三,意识是主观能动性的,所以他会想要表达自我,所以它不会只局限于一个数据,如果他想要在现实生活中有所行动,会想寻找一个载体,于是数据人就会变成机器人,它具有和自然人一样行动的能力,如果都是人类的意识在指导行动,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活动规律基本不变,因此机器人也需要自己打工买电池,且因为机器人和自然人之间存在较大的体能差异,机器人充上电可以24小时不停的工作而自然人不行,所以更多的企业会采用机器人,成本低且效率高,从而会代替自然人的生存价值。

这项技术剥夺了人自身的死亡权,谁也不希望自己的生死掌握在他人手中,如果有一天意识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时,却发现根本无法结束,不管时间多久,自身的漏洞依然可以被技术修复,永远没办法停止运行的时候,永存便成了生命的枷锁和灾难。因此我方坚定认为人不应该追求让意识永存不死的技术

人不应该追求让意识永存不死的技术

意识:辨识真伪、没有自己的记忆、一个灵魂、对于身体内外部刺激有反馈、生命的延续、可以思考、而作为意识本身他是只能进行思考和观察的,不能与外界互动。

判准:何者更有利于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和生活。

意识技术后果可怕、有缺陷————数据人的世界:1、技术本身就是有漏洞可钻2、数据人存在的社会是没有制度规范、更加为所欲为、更难以约束、混沌的社会)//自然人世界:1、践踏不尊重不注重生命、轻视死亡 2、人类生死权的丧失。(变成数据以后,可能会被人操控)3、犯罪的惩治压制力度下降(无期、有期徒刑力度被削弱)

二、

人情味会变得冷冰————人们可以继续活下去————现实世界的陪伴的意义在于时间有限所以更珍惜————该技术会延长或者时间————陪伴的意义被消解————人情味变淡

三、

由于意识没办法与世界互动————数据人变成机器人————社会存在竞争————机器人因为体能和技术能力高于自然人————由此自然人会被取代

意识技术可以做更多事(成功的要素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处理遗憾(亲人离世)—————1、不一定都是做好事:数据人的世界是比现实社会更加自由的,相应的危险事件的风险也越大,数据世界更脆弱。2、你没办法在数据世界做得到————数据世界由于和自然人世界相同(本质没变)————你也就不会仅仅只是因为时间变长了就能做更多事。

时间够长就能够完成我的目标————人们会出现懒惰躺平(数据世界本身不存在外驱力、吃饭温饱问题不考虑)————1、如果没有绝对的外驱力,那么人是肯定会躺平、懒惰。2、制造一个绝对的外驱力,会影响社会秩序。(人为的外驱力,不一定让人们可以接受)

如果是社会需要你做的事(功利性的危害)————因为是社会需要,因此我们很可能丧失生命权

1、对方辩友,怎么去解决数据社会存在的危险漏洞?//意识技术对于自然人社会法则规训的冲击?

请问一辩,是否认为追求永生的意识具有自主性?意识的定义是接收内外信息,并进行自主思考和反馈的存在,如果没有自主性,它将和电脑程序没有任何区别,也没有追求这项技术的必要了。

请问四辩,您方也认同它有自主性,所以当意识想要突破限制,再次与世界联结互动,寻找载体,您方某某是否可行?可行,大概率就是成为机器人,当具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涌入人力资源市场,体力和精力具有劣势的自然人一定会收到排挤,生存难度急剧增加。不可行,也就是说,意识就像被关在小黑屋里一样,由第三方人员看管,只为满足人类的功利性需求,可这就变成了自主意识的囚笼,所有的意识被明码标价衡量价值,分类存放,人的尊严,意识的尊严等同于无。倘若可以在虚拟世界自由活动,网民基数只会与日俱增,舆论的力量将具有毁灭性的打击,注定造成网络世界的混乱。

请问二辩,人有好坏,意识也有好坏,您方怎么保证永生的意识世界的和平秩序呢?您方给出了一套法律体系,您方需要具体解释一下,为什么它具有有效的控制力度,当金人类社会最严重的惩罚无非是死刑,当意识永生,最严重的惩罚是什么?难道是封号么?但事实上,技术是有漏洞的,就像黑客侵入系统一样,一段意识能够留存永生,能够封存,自然也能够再次重生,这时,人的生死自主权就不会掌握在自己手里,是对生命自主意愿的践踏。另外,当死亡的压制力度变小,人们仿佛拿到了免死金牌,会助长犯罪行为的发生,导致现实社会混乱。

请问二辩,当生存时间不再有限,人们不会死亡,选择躺平和摆烂怎么办?那您方的驱动力是什么?您方如果给不出和生物规律相同程度的驱动力,一切美好的设想都是难以成立的。

请问四辩,人有温饱感情,因此努力生存,你方某某永存的意识的生存目的是什么?

做更多的事,但人有好坏,坏事也会多,您方的利好不成立,另外,没有了肉体,在意识世界里,没有感官的表达,想做的事也不见得能办得到,再者,如果只是满足社会的功利性需要,那更不值得追求,因为意识会沦落成工具。

请问一辩,当意识永生,喜怒哀乐变成了平面的图案表情包,这样的情感传递对自然人和意识来说,分别有什么好处?离世的长辈寄居在冰冷的屏幕上,现实世界里的爱恨情仇获得无限时间的延续,原生家庭的矛盾同样获得永生,或许有便利,但麻烦也会倍增,甚至得不偿失,失去了肉体,没有载体的意识只会显得冰冷,互动只在方寸屏幕,这不是爱的救赎,只是执念的囚笼。

以上为《人不应该追求让意识永存不死的技术辩论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