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基本知识

本文由用户“wangkang545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3-29 01:09:33 举报文档

以下为《地震基本知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地震基本知识 ?1.什么是地震?什么是地震灾害?

答:地震,是人们通过感觉和仪器觉到的地面振动。它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面振动,即强烈地震,会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成为灾害,凡由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灾害。

2.什么是地震三要素?

答:地震的发震时刻.震中和震级,称为地震三要素。发震时刻就是地震发生的时刻。地震发生的地点叫做震中,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当然也要标明该地的地名。地震的大小用震级M来表示。

3.何谓震源.震中.震源深度?

答: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略微有点扁的圆球,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地球上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这些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中的特殊部位,我们把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

震源在地面的投影叫震中。实际上震中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h≤70公里).中源地震(h=70~100公里)和深源地震(h >300公里)。

4.何谓地震震级?

答:地震震级是按一定的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它是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推算得到的,只与地震能量有关。一次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二万吨黄色ZY(TNT)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震级相差1.0级,能量相差30倍。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

5.什么是里氏震级?

答: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震级标度。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的大小。如果用地震面波计算震级,则用MS表示;如果用地震体波计算震级,则用ML表示。在60年代,里克特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地震学权威。里克特很善于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热心回答公众提出的有关地震的问题,因此里氏震级这一术语很快成了衡量地震大小的人人皆知的术语。目前世界上已测得的最大震级为里氏8.9级(1960年智利大地震)。

6.什么是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怎样制订的?

答:地震烈度是地震时对地面影响的强烈程度。主要依据宏观的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现象,如人们的感觉,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面现象的改观等方面来判断。当然,也可通过仪器的微观记录进行有关计算得出绝对的烈度。地震烈度与地震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一次地震的烈度根据各地遭受破坏和影响不同而不同。

?7.地震分哪几类?哪类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答: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特别是构造地震,它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8.什么叫构造地震?

答: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当力的作用使地壳或更深部位的岩石产生变形.断裂和滑动时,常常伴随着地震发生,这类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天然地震中最常见,灾害性最大的一类。它占地震总数的90%,而且震级强度大。目前已记录到的最大构造地震震级为8.9级(智利,1960年5月22日)。另外,构造地震的分布与最新世界活动的构造带一致。

9.世界上哪些地方的地震多?

?答:世界上地震的发生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地带。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某某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世界上绝大部分地震发生于这一带。这些地震释放出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76%。

?二是喜马拉雅h椎刂泻5卣鸫0ㄓ《饶嵛餮俏鞑烤宓橹廖夜岫仙铰?喜马拉雅山区,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一带,地震很多也很强烈,它们释放出来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22%。我国正好介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所以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10.地震发生时地面的主要破坏有哪些?

答:地震发生时,因震动引起的地面破坏有:砂土液化.喷砂冒水.地面不均匀下沉或隆起.山体滑移.地面裂缝和倾斜等。

11.什么是地震直接灾害和地震次生灾害?

答: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啸.地光烧伤等。

地震次生灾害是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其中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地震时避验和自救互救方法

(一)地震时,在家中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少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处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误时间,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灯。照明最子用手电筒,不要用火柴.蜡烛等明火。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避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二)地震时,室外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地震时在户外的人,千万不要冒着大地的震动进屋去救亲人,只能等地震过后,再对他们及时抢救。

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楼的门口处,以防碎片掉下来砸伤。

3.汽车司机要就地刹车刹车,火车司机要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稳媛地逐渐刹车,保证列车和旅客的人身安全。

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千万不要跟着滚石往山下跑,而应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后,同时要远离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胁。

5.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啸的突然袭击,尽快向高处转移。

(三)地震时,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一旦地震发生,在工作.生产岗位上的人员,首先应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阀门,个人根据所处的环境,当机立断迅速避震。

1.地震时,在办公楼的工作人员,要赶紧躲在办公桌下面,震后迅速从楼梯撤离,千万不要跳楼。

2.在厂区上班的工人,地震时,要立即关闭机器.断掉电源,迅速躲在车床.机床及高大的设备下,绝不要慌忙乱跑。

3.井下作业工人,地震时,应立即停止生产,不要急于往外跑,地面下一般较地面上安全。避开巷道或竖井等危险地区,选择有支撑的巷道避震。地震过后,有组织.有秩序地向地面转移。

4.一些生命线工程中的在岗人员,应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规范,立即采取措施避震。如化工厂在地震时,紧急防止易燃.易爆.有毒气体和液体外溢,立即关停各种闸门和电源,关闭运转设备,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四)地震时,在公共场所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

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3.正在上课的学习,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决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震避震。

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二.地震后的个人自救方法

  一次大震发生后,到处是断坦残壁,危楼及倒房构成的瓦砾堆。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时间就是生命,从历次大地震的经验得知,地震发生后,一天内扒出的人,救活率可达80%,第二吞们有30-40%,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压后,要做到:

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是自救过程中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

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及意外事故,尽量活动手和脚,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扩大安全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应尽量设法逃避险境,朝更安全宽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动。

3.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

4.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食物和水,并计划使用,乐观等待时机,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

三.地震后的群众互救方法

  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因此,救人应当先从最近处救起,不论是家人.邻居.工作岗位上的同事,或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是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这样可以争取时间,减少伤亡。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1.在互救过程中,要有组织,讲究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增加不应有的伤亡。首先通过侦听.呼叫.询问及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头部方位,在开挖施救中,最好用手一点点拨,不可用利器刨挖。

2.如伤势严重,不能自行出来的,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暴露全身,查明伤情,施行包某某固定或急救。

3.在互救中,应利用铲.铁杆等轻便工具和毛巾.被单.衬衣.木板等方便器材。

4.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应保护支撑物,清除埋压物,才能保护被压埋者赖以生存的空间不遭覆压。

5.清除压埋物及钻凿.分割时,有条件的要泼水,以防伤员呛闷而死。

6.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护通风,递送食品,静等时机再进行营救。

防震减灾知识测试题

1.地震是地球( D )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2.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 B )

A.洪灾 B.地震灾害 C.火灾 D.瘟疫

3.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A)时候

A.尧舜时代 B.商周时代 C.秦朝 D.汉朝

4.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一般情况下(B)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2.0级 B.3.0级 C.4.0级 D.5.0级

5.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A )

A.台某某.西藏.某地.云南 B.台某某.西藏.云南.河北C.西藏.台某某.云南.四川 D.台某某.云南.某地.陕西

6.本世纪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8.7级地震引起的印度洋海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影响具体时间是( B )

A.2004年11月26日 B.2004年12月26日C.2005年1月26日 D.2005年2月26日

7.地震发生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A )

A.切断电源.切断燃气源 B.切断水源 C.关好门窗 D.立即外逃

8.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有(D )。

A.床下 B.桌子底下 C.开间小的卫生间 D.窗子边

9.震后救人的原则是(C )。

A.先救人少的地方 B.先救亲近人员 C.先救容易救的人 D.先救远后救近

10.怎样对待地震谣传?( C )

A.不相信 B.不相信.不传播 C.不相信.不传播并及时上报D.相信并随意传播

11.民谣:"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无雨水变浑,天旱水直冒。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指的是( D )异常。

A.水文 B.气象 C.地象 D.地下流体

12.大震的预警时间,即从人感觉震动开始,到房屋倒塌的时间差,一般有( A )。

A.十几秒 B.一分钟 C.三分钟 D.十多分钟

13.若政府已发布地震短.临预报,家庭应做的震前主要准备工作是( D )。

(1)撤离易损易倒老旧房屋;(2)选好相对安全的避震空间;(3)清除床下.桌下,楼道杂物以利避震和疏散;

(4)将高大家具与墙体锚固一起,以免震时倾倒伤人;(5)取下高架重物和阳台围栏上的花盆杂物以免震时掉下砸人;(6〕将有毒.易燃.易爆物品搬到室外;(7)将卧床移离窗户旁.大梁下

(8)准备防震包;(9)开一次家庭防震会讨论和约定避震方案。

A.(1)(3)(5)(7)(9) B.地震无法避免,不做任何准备工作C.(2)(4)(5)(6)(8) D.上述所有工作都做

14.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应该( B )。

A.使劲跑 B.蹲下或趴在地上 C.叫喊 D.六神无主

15.下面( D )说法是地震谣言。

(1)不是政府正式向社会发布的地震预报;(2)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说得非常精确;

(3)说国外"XX专家"."XX报纸"."XX电台"已预报了我国要发生地震

(4)说"XX地震办公室","××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己发布了的地震预报;(5)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震谣传。

A.(1)(5) B.(3)(5) C.除(4)以外都是 D.上述都是

16.在户外避震应尽量选择开阔地,就地蹲下或趴下。同时应尽量躲开高压线.变电站.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以下户外避(A )是不安全的。

A.就近躲在狭窄的胡某某B.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或下方

C.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D.撤离到开阔地带

17.地震发生时,在家中( D )进行个人防护。

(1)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2)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3)在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储藏室及墙角躲避;(4)要关闭电源.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溢;(5)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要乘电梯。(6)地震后迅速撤离。

A.(1)(2)(3)(4)(5) B.(2)(3)(4)(5)(6)C.(1)(2)(3)(4) D.(1)(2)(3)(4)(5)(6)

18.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某某( A )。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19.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 )。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20.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C )。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21.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D )。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22.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 )。

A.止血.包某某.固定.搬运 B.止血.包某某.固定.等待医护人员C.止血.包某某.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23.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A.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 B.大地震动C.地面开裂 D.火灾

24.目前仪器所记录到的最大地震的震级和发震地点是( C )。

A.美国10.5级 B.唐山8.5级 C.智利8.9级 D.印尼8.7级

25.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定为( D )。

A.防震减灾日 B.地震纪念日 C.联合国日 D.国际减灾日

26.《中华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 C )起实施.。

A.1997年12月29日 B.1997年3月1日C.1998年3月1日 D.1998年12月29日

27.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 C )

A.责任 B.权利 C.义务 D.规定

28.有极少数地震发生在城市下面,称为直下型地震,如唐山地震.阪神地震。*_** C )死亡,16万人受伤,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A.15.8万 B.16.46万 C.24.24万 D.40.70万

29.中国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建在( B )

A.云南丽江 B.云南大理 C.云南保山 D.云南德宏

30.我国科学家张衡在公元( C )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A.250 B.180 C.132 D.156

31.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 C )。

A.浅源.深源两类 B.远震.近震两类C.浅源.中源.深源三类 D.远震.近震.中震三类

32.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等级的烈度,而震级只有( B)个。

A.2 B.1 C.10 D.6

33.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 C )倍。

A.10 B.20 C.30 D.5

34.大震前,井水往往会有一系列变化,如变浑.翻花.冒泡.涨落等,这是一种( C )现象。

A.正常 B.微观异常 C.宏观异常 D.水文异常

35.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震带是( C),全球80%的浅源地震.90%的深源地震均集中在该带上,这是一条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带。

A.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大洋中脊地震带C.环太平洋地震带 D.大陆裂谷地震带

36.地震预报分长期.中期.短期.临震的预报四种,其中短期预报( B )。

A.是指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B.是指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C.是指10日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D.是指6个月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37.我国被世界公认成功的一次地震预报是( A )地震。

A.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 B.1976年四川松潘地震C.1976年云南龙陵地震 D.1976年唐山地震

38.发生地震时,在平房人员应迅速头顶保护物向室外跑,来不及可_ __避险。

A.倚靠鱼缸 B.躲在床下或桌子下C.倚靠书柜 D.站在房中央

39.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行( B )的方针。

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 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C.预报为主,专群结合 D.预报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40.据史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 A )次8级以上的大地震。

A.22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通道、安全门,最好试走一次C.了解景点 D.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

76.发生地震时在学校上课,应_ ___避险。答案:B

A. 慌乱跑向教室外 B. 迅速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C. 蹲在地上 D. 坐在座位上不动

77.在野外遭遇雷电时,应该_ __。答案:A

A. 及时躲避或尽量找低洼处蹲下 B. 停留在空旷地

C. 停留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旁 D. 停留在广告牌下

78.发现自己家里着火,_________措施是不当的?答案:C

A、积极进行扑救 B、组织家庭成员及时疏散C、先抢救财物

7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答案:C

A、公共消火栓的水可以随便使用 B、只要不是自己家着火, 就可以不报警

C、成年公民有参加有组织灭火工作的义务

80.当身上衣物着火时,__________是不正确的处置方法. 答案:C

A.就地卧倒,用手覆盖住脸部并翻滚压熄火焰B.跳入就近的水池 C.紧张得奔跑

81.遇上商场发生火灾,_________是不正确的处置方法. 答案:C

A.用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子 B.随着人流逃跑C. 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疏散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地震基本知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