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附件2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法定代表人: 环保负责人: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时至 时
检查人员: 姓名: 单位: 执法证件号:
姓名: 单位: 执法证件号:
姓名: 单位: 执法证件号:
注:1.检查组应当至少包括两名具有执法证件的人员,可邀请专家参与检查。 2.检查人员要填写检查记录并签字。 3.对危险废物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要核查原始凭证。 4.根据评分细则给出得分。 5.备注栏可对检查情况进行简要记录。 6.检查的主要内容不适用的,计为0分,并将该项分值从满分中扣除后,按比例换算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界值。 7.检查结束,需被检查单位签字确认。
检查项目
检查主要内容
分数
达标标准
评分细则
检查方法
备注
满分
得分
一、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体法》,第三十条)
1.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采取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
2
建立了责任制,负责人明确,责任清晰;负责人熟悉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制定的制度得到落实,采取了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
1.建立了责任制,负责人明确,责任清晰;负责人熟悉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制定的制度得到落实;采取了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得2分。
2. 未建立责任制度,但负责人熟悉危险废物管理有关制度和本单位的危险废物管理情况,且采取了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得1分。3.负责人不熟悉危险废物管理有关制度、不熟悉本单位危险废物管理情况,或制定的制度未得到落实,环境管理权责不明确,或未采取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现场管理混乱。得0分。
资料检查(查看相关管理制度)、现场询问、现场核查
1
执行危险废物防治责任信息公开制度,在显著位置张贴危险废物防治责任信息。
1.在适当场所的显著位置张贴危险废物防治责任信息,且张贴信息能够表明危险废物产生环节、危害特性、去向及责任人等。得1分。2.未张贴危险废物防治责任信息,或张贴场所位置不显著,张贴信息未能明确表明危险废物产生环节、危害特性、去向或责任人。得0分。
现场核查
二、标识制度(《固体法》第五十二条)
2.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1
依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附录A所示标签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1.设置了规范的(样式正确、内容填写完整)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得1分。2.未设置识别标志或识别标志样式不正确、填写内容有两处及以上错误的。得0分。
现场核查
二、标识制度(《固体法》第五十二条)
3.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1
依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附录A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所示标签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综合评估:达标 □ 基本达标 □ 不达标□
综合评估标准:
1.无自行利用或处置设施的产废企业满分为50分,40-50分为达标,30-39分为基本达标;29分及以下为不达标;有自行利用或处置设施的产废企业满分为55分,44-55分为达标,33-43分为基本达标,32分及以下为不达标;有自行利用和处置设施的产废企业满分为60分,48-60分为达标,36-47分为基本达标,35分及以下为不达标。
2.第12条为否决项,即该项不得分,则综合评估为不达标。
3.考核年度内企业由于危险废物管理发生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的4级突发环境事件之一的,综合评估为不达标。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