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网络环境下表情包的传播与使用心理研究(2)(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网络环境下表情包的传播与使用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社交的普及,制作和使用表情包开始成为流行的网络文化,尽管大家对表情包的定义尚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表情包中网络传播符号的属性,是融合了文字、图像等多元素进行话语表达的“网络方言”。如今,在网络交流环境下,人们更愿意使用表情包进行交流与沟通。表情包的流行与发展并不是一种偶发的文化现象,而是由媒介环境,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使用与传播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负面影响也应引起重视与探究。
本文以当代网络环境为背景,对表情包的传播与使用展开研究。在本文第一章中,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通过对表情包的受众和使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为论文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第三章分析了表情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一章,主要论述了在以后的传播过程中如何去优化对于表情包的传播。
论文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对当代网络环境下表情包的传播与使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网络表情包;表情包某某;网络社交
目 录
一 、 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二、 研究设计 3
(一) 概念界定 3
(二) 研究对象 4
(三) 研究方法 4
三、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5
(一)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5
(二)受调查者使用表情包的基本使用情况 6
1. 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主要好友来源 7
2. 与家人沟通和与好友沟通的差异 8
3. 社交媒体的情感距离及其影响 10
四、 表情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10
(一) 情感距离对社交媒体的影响及相关对策 10
(二) 社交媒体情感距离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 12
五、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附录 15
一、绪论
研究背景与意义
背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近年来,表情包被广泛使用与传播,并且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和社交软件的广泛运用,表情包已经极高频率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网络聊天中。
对于表情包本身来说,它的样子并不古老,但传达的是人类最古老的沟通形态,我们可以将表情包某某是对于网络文字聊天的某种弥补式的工具,但更重要的是它建立一种沟通的全新方式,一种语言的革新形态,或者说象形文字在现代技术下的死而复生。
意义:表情包让文字变得更加生动,相对于其的文化趋势,表情包现在可能更多的是对生活的趋势,一张有趣的表情包胜过千言万语,何乐而不为呢?表情包的使用也侧面反映出当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大家也更多的使用表情包作为手段和工具对网络社会热点发布看法和见解。表情包已经普遍的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使得人们的交流语言更加丰富。有时候,表情包所表达的是个人不能道破的真实感受和看法。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最初的表情包某某只是表情符号,是为了让沟通变得更加方便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形式。移动互联网时期的数据统计, 在2017年7月18日,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XX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17) 》, 表情包某某2016年度中国媒体十新.大词。基于新时代的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 “表情包”成了网络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形式。表情包,其实也是对我们这个视觉文化时代的一种迎合。
在有关表情包的研究中,我国学者刘胜枝和潘某某《网络表情包的兴起与发展趋势探析》中提出,表情包是有网络表情符号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系列化的特征并且随之而出的,即表情包是指基于同一形象或同一主题的系列表情符号。
而表情符号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静态到动态、单一到多元的过程,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文化现象。我国学者陈某某2019年在《社交媒体时代下网络表情包的流行原因探析》中提出社交媒体时代下的表情包成为了新兴的网络语言,它是一种低门槛的表达方式,突破了地域、文化和教育程度的限制,凭借其简单、直观、通用的特点风靡网络。表情包成为社交必备的工具和群体狂欢的媒介。指出社交媒体时代下网络表情包流行原因主要有互联网催生的社交媒体时代、组织行为与价值判断、自我表达与认知驱动、社会大环境下的审丑狂欢以及中国语境环境下的含蓄表达这五点。禹晶轩在《表情包文化的传播意义研究》中提出表 情包文化作为一种网络新生文本,携带着网络社会的普及性,传播效率高,受众范围广等自生特点,除此之外,作为传播媒介,也携带着特殊的文化和传播意义。我国学者杨某某《网络语境下的表情包文化传播》中指出受个体所处社会阶层和外界环境的差异化影响,大众在接受过程中会解读和创造出不同的意义,特别是在互联网层面,网络呈现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文化创造提供了更多便利,丰富了人类认知世界的社会观念类型。而表情包则能大范围地反映出网络用户所持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当前社会发展形态。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本文主要针对网络环境下受众对于表情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二)研究对象
本文搜集了年龄段从80到00后,不同学历的受众进行问卷调查。
(三)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
文献分析法:通过阅读知网已有的文献资料,对于进行调查的课题,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了解之前进行相关研究的学者的调查角度增加了对调查内容的深入了解,明确了调查方向。
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通过使用“问卷星”APP发放问卷。本次调查通过QQ、微信来发放问卷,在社交网络上寻找符合研究需求的好友,再由好友传给好友的方式,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填写。在研究中,结合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的结构式问题题创建问卷。本次问卷调查一共设计12道题。调查主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调查,设置了性别,年龄,学历以及是否会使用表情包某某;第二部分是对表情包某某的基本使用情况的调查;第三部分是表情包某某对聊天中的影响调查。发放问卷120份。由于120份问卷调查中只有105份平时会使用表情包,因此有效问卷数量为105份,在实际数据分析过程中,也没有将不完整信息统计在内。
?
三: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一)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从性别比例来某某,男性为56.67%,女性为43.33%。
选项
小计
比例
男
68
//56.67%
女
52
//43.3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20
从年龄来某某,80后为10.38%,90后为18.33%,95后为21.67%,00后为49.17%。
选项
小计
比例
80后
13
//10.83%
90后
22
//18.33%
95后
26
//21.67%
00后
59
//49.17%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20
表情包聊天已经成为当下网络的一种流行文化,它们多种多样,不仅年轻人爱用表情包,就连中老年人也有了他们专门的表情包,比如说:网络一线牵,珍惜这份缘,祝你快乐每一天,很高兴认识你等等诸如此类。
从学历来某某,高中及以下为40.83%,专科为16.67%,本科及以上为42.5%。
选项
小计
比例
高中及以下
49
//40.83%
专科
20
//16.67%
本科及以上
51
//42.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20
从平时是否会使用表情包来某某,会使用者为87.5%,不会使用者为12.5%。
选项
小计
比例
会
105
//87.5%
不会
15
//12.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20
从调查情况来某某,使用表情包的人群占绝大多数。
(二)受调查者使用表情包的基本情况
从使用表情包的频率来某某,每天都使用的人数占52.38%,经常使用的人数占28.57%,偶尔使用的人数占18.1,几乎不使用的人数占0.95%。
选项
小计
比例
每天
55
//52.38%
经常
30
//28.57%
偶尔
19
//18.1%
几乎不
1
//0.9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5
/
根据调查可见表情包的使用已经渗透了大部分人的生活,
从受调查者为什么使用表情包来某某,趣味性占81.9%,节约打字时间占43.81%,利于表达情绪占79.06%,其他占11.43%。
选项
小计
比例
趣味性
86
//81.9%
节约打字时间
46
//43.81%
利于表达情绪
83
//79.05%
其他
12
//11.4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5
/
相对于文字而言,表情包的出现以及多样化更能反映发送者的情绪变化,表达也更为丰富。表情包的使用诠释了人的内心世界,给人不一样的体验。
从受调查者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表情包来某某,日常聊天占92.38%,调剂气氛占65.71%,表达情绪占73.33%,其他占11.43。表情包某某多的是在对方看不到你现实中表情的时候替你用一种更夸张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东西,同时也能缓解尴尬,调节气氛。
选项
小计
比例
日常聊天
97
//92.38%
调剂气氛
69
//65.71%
表达情绪
77
//73.33%
其他
12
//11.4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5
/
现代的信息网络环境下,传统的文字在日常表达中较难具有完整的信息表达能力,同样的,人们在不同环境下,说出同样的话所传达的情绪也是不尽相同的。
从受调查者使用表情包的类型来某某,使用emoji表情的占73.33%,emoji是日本在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视觉情感符号,绘指图画,文字指的则是字符,可用来代表多种表情,如笑脸表示笑、蛋糕表示食物等。emoji的创造者是日本人栗田穰崇,他将目光投向儿时的各种元素以获取灵感,如日本漫画和日本汉字等。“日本漫画中有许多不同的符号。漫画家会画出一些表情,表现一个人满头大汗或是迸发出一个想法时头上出现一个灯泡。”同时,从日本汉字中他获得了一种能力,用简单的字符来表达“秘密”和“爱”等抽象概念。2014年8月,牛津词典在线版把“Emoji”添加到新词汇中,这也意味着它已经变成一个正式词汇。自***发布的iOS 5输入法中加入了emoji后,这种表情符号开始席卷全球,emoji已被大多数现代计算机系统所兼容的Unicode编码采纳,普遍应用于各种手机短信和社交网络中。
很多网友会选择热播的电视剧、综艺等,将剧中的角色头像制作成各种各样的表情包。创作是源于生活的,不管是动漫还说表情包,所以人们都能理解其中传达的情绪。 (emoji 表情的成功是时代发展的选择,人们不再想用简单 的“哈哈哈”几个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而是更愿意用“喜极而泣”这个表 情在表述自己喜悦心情的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喜悦的程度,这种细微的 改变表明了我们视觉传达的进步。(图形的会意)
颜文字表情占23.81%,字符表情形态的“颜文字”是一种表情符号,是指利用特定字符编排其组合次序,形成的新型美术作品。“颜文字”是在多语言符号象形元素创制的教学方法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新型语言符号,其表达方式多样,其中包含文本方式。如(⊙o⊙)、(?? . ??)、∑(?0XXXXX0)真…真的吗!?等等形式。在二次元文化上,“颜文字”即在网上回复留言变成符号。以“颜文字”为代表一系列网络热词的产生,是2016年中国网络语言的六大特点之一。颜文字被视作现代汉语、现代语言发展的契机,其以戏谑、荒诞、解构和拼贴等话语方式可以疏解人们的精神和生活压力,宣泄人们积郁于胸的不满情绪,构建了主流之外新的话语空间,对社会文化和网络人际交往模式产生重要影响。(颜文字,读图时代)
人脸表情包某某48.57%,自制表情包某某27.62%,人脸表情包和自制表情包也占据很大一部分,像人脸表情包某某多的是电视剧综艺中剧组和明星的宣发手段,靠粉丝转发使用在网络上流行,掀起一定热度,同时,这种表情包某某新换代的也很快,而自制表情包某某多源于网友对偶像或者朋友的图片添加文字,进行图像处理,从而形成合乎图片形象内容的表情包。
网络自制表情包作为一种符号,关联了不同文化背景与社群背景的网民,产生出不同形式的表情包;对于网民自制表情包的解读,通常涉及多个概念集合并且不受语境限制,网民自制表情包具有相对以往表情包来说更为活跃的意义构建特性。(自制表情包)
卡通动画表情包某某56.19%,其一般是通过动画动漫的截图加以图像技术处理而形成的表情包某某,相对而言,女生更喜欢使用可爱、卖萌类的动画表情包,而男生更喜欢搞笑类动画表情包。在当代网络背景环境下,动画表情包凭借良好的传播和使用,受到大众的青睐,例如:***在 QQ 聊天软件中内置了一系列常用动画表情包,凭借其巨大的用户量和使用频率,很多动画表情包已经成为经典被众多动画表情包制作商借鉴和模仿的范例。(动画表情包)
熊猫头表情包某某36.19%,熊猫头表情包出自于“暗黑破坏神 ”这个贴吧,该贴吧中有一名叫“刚子”的网友,每次出现都会伴随一张简单的黑色简笔画的熊猫头的表情,这张图刚开始其实是一个三次元版本的图片,来源于2010年埃及Arab Dairy公司制作的广告(never say no to panda),即永远不要拒绝熊猫,之后由一位叫做“毕大师”的人讲金馆长的头像p到了熊猫头的脸上,并且在一众表情包中脱颖而出,加上熊猫是我国国宝,大多数国人都非常喜爱并且给予很多关注,所以熊猫头表情包某某2016年突然爆火后一发不可收拾,相对于动画卡通影视剧中的表情包,熊猫头表情包只有简单明了的黑白两种颜色,制作简单,灵活性高,熊猫框架无需变化,配上不同的表情包和字幕就可以将各种元素形象的表现出来,适用于各种人群和多种场景,加上网友丰富的创造力,丰富了其素材库,熊猫头表情包越发受网友欢迎。同时,熊猫头作为表情包具有容易复制的遗传性,这也是它大规模传播的一个基础。
恶搞表情包某某50.48%,相对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严肃与稳重,恶搞表情包某某为夸张和搞笑,使得网友在网络聊天中,压抑的内心得以释放和表达。网络恶搞最开始 ,微信用户将其作为一种个性 表达的通道 ,通过各种类型的恶搞达到宣泄情感、 抒情达意的目的。而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 ,自媒体 传播环境自成一派 ,微信用户恶搞的方式途径变得 更加多元 ,以往通过电脑端来发声 ,渠道较为单一。 而后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进行信息传播 ,因新媒 体自身特性 ,这种网络恶搞变得更具及时性、碎片 化。相比之前的网络恶搞工具 ,微信表情包恶搞的 方式更直接的贯穿到人们的日常交流中 ,更加迎合 人们追求感官刺激、符号消费的需求 ,微信表情包 恶搞完全成为人们“快感消费”的工具。(恶搞表情包某某)
其他占22.86%,除了使用emoji、颜文字、人脸表情包、自制表情包、恶搞表情包以及熊猫头表情包某某,还有一小部分受调查中受调查者使用其他类型的表情包。
选项
小计
比例
emoji表情
77
//73.33%
颜文字
25
//23.81%
人脸表情包
51
//48.57%
自制表情包
29
//27.62%
卡通动画表情包
59
//56.19%
熊猫头表情包
38
//36.19%
恶搞表情包
53
//50.48%
其他
24
//22.8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5
/
从表情包的获取途径来某某,聊天中保存他人表情包某某88.57%,系统自带表情包某某56.19%,自制表情包某某20.95%,微博原创占23.81%,其他占35.24%。可以看出,大多数网友获取表情包的途径还是聊天中保存他人表情包某某,在聊天中看到他人发出符合自己喜好的表情包,可以快速方便的保存。而系统自带表情包也是同理,当聊天中想发一个符合当时情境的表情包表达情绪时,系统自带表情包就提供了很好的选择。
选项
小计
比例
聊天中保存他人表情包
93
//88.57%
系统自带
59
//56.19%
自制表情包
22
//20.95%
微博原创
25
//23.81%
其他
37
//35.2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5
/
(三)表情包对聊天中的影响
从受调查者认为不使用表情包会不会让自己感到尴尬来某某,认为会的人数占24.76%一般的人数占32.28%,不会的人数占42.86%。表情包某某是一种调侃和缓解尴尬的利器,在两个人尬聊的时候,来一波表情包互相缓解也不错。表情包的出现方便了人们有效沟通,让人在文字之外感受到对方传达的微妙的情绪与不同心情。表情包的使用省去了输入客套话的尴尬,很多场面用一张俏皮而不失礼貌的表情包就可以搞定。
选项
小计
比例
会
26
//24.76%
一般
34
//32.38%
不会
45
//42.8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5
从受调查者有没有因为使用表情包而让其他人误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来某某,经常被误解的占3.81%,偶尔有误解占59.05%,没有误解占37.14%。表情包是一个有内涵的图片,它的含义会随着我们与不同的人交流以及在不同的情况下交流而改变。
选项
小计
比例
经常有
4
//3.81%
偶尔有
62
//59.05%
没有
39
//37.1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5
从他人发的表情包某某是否会误解来某某,经常会误解占0%,偶尔会误解占44.76%,不会误解占55.24%。
选项
小计
比例
经常有
4
//3.81%
偶尔有
62
//59.05%
没有
39
//37.1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5
从受调查者认为使用表情包给自身带来的便利居多还是误解居多来某某,便利多的占79.05%,差不多的占20%,误解多的占0.95%。网络交流与现实聊天不同,在网络聊天中,网民可以借助表情包宣泄强烈的情绪,这番宣泄就会带上戏谑的成分,仿佛在说只是开个玩笑,这样就不会显得过于直接,即表情包的黑色幽默会稀释语言中可能产生的戾气。
选项
小计
比例
便利多
83
//79.05%
差不多
21
//20%
误解多
1
//0.9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5
四:表情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一)存在问题
通过前文对的兴起原因以及其快速传播的分析,结合笔者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表情包在大众中已经普遍得在使用,其应用广泛,传播迅速,那么,一个产业的兴起,必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问题。
1.表情包与社会热点事件往往相伴而生,前不久,电影二十二上映时,有好事者为了追求热点,把慰安妇的图片形象制作成表情包并且加以传播,遭到了网友的强烈指责与抨击,许多自以为很有新意的营销号,在老人沧桑的面孔形象上打上了网络热词,在他们的眼中只看到了娱乐。在微博以及各种社交平台上,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新闻报道,评论更多的成为了段子和表情包的舞台,使表情包成为攻击他人的武器,和网络暴力仅仅一步之隔,再者,现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下许多电视剧及综艺节目,剧组和明星为了火起来,宣传中必不可少的要制作相关的表情包,增加话题和传播性,因此,当表情包脱离了聊天的特有属性时,它的娱乐化倾向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的方面更朝着低俗化发展。
2.当随着越来越多人喜欢表情包某某胜于文字表达,许多也在逐渐丧失语言表达能力,正是因为对表情包的过度依赖,生活中所有的情绪都用表情包来表达和传递,人们也越来越不会说话了。表情包确实让人与人的沟通变得简单,方便和快捷,但是同时他也在降低每个人遣词造句的耐心和能力。当表情包在日常聊天中代替了人们脑海中得语言组织能力时,当总是过于依赖表情包并且过度使用时,往往会期望他弥补自己语言的贫乏和弥补情感上的却是,最终丧失自己的思维表达能力与想法。
(二)反思
对于表情包某某,它既不属于阳春白雪的高级化,也不属于下里巴人的鄙视链,但是不可否认的时,对于真正有趣的人,他们不需要表情包,简单的话也有着足够吸引人的魅力。现在流行的表情包往往有隐晦的表达一些很难直接用语言表达的东西,所谓隐晦的幽默也是中国网络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慢慢减少使用表情包,更多的去注重文字表达,可能聊天会变得更加高效和流畅。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网络环境下表情包的传播与使用心理研究(2)(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