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A1家校交流与合作》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育培养好孩子,学校与家庭应该是紧密联系、不可拆分的“共同体”。如何更好地将学校和家长的关系打造成“合伙人”模式?我们的体会是——
家校合作,重在走心。家校工作应立足于家长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求与所需,有选择性地确定交流内容,切实帮助家长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困惑。我们一直认定“健康比学习重要,平安比学习重要,孝道比学习重要,习惯比学习重要”,所以平时紧紧抓住学生的习惯养成这一成长关键点,努力发掘家庭资源,积极利用好家庭力量。我校以“班会家长讲”课程作为学生品格提升主抓手,共育习惯,形成家校合作的育人氛围。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从学校层面总体把安全教育上升为生命教育,把中华传统美德融合到家校合作教育中。每学期,我们都给学生留一些传统教育内容的特色作业,如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洗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陪爷爷奶奶散步等,并要求家长把图片上传到微信群晒一晒,让学生学会感恩并互相学习,同时更加自立自强,使教育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家校合作,重在用心。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一次特别的家长会。教师们往往会精心制作生动的PPT,与家长一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三、四年级时侧重于帮助家长掌握与孩子交流的正确方法,多倾听孩子的心声;而五、六年级时,则是辅导家长了解这一时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给予孩子改正错误的勇气,帮助孩子度过敏感期。我们汇编了一本家长成长手册,方便他们随时翻阅案例,记录育子心得。
家校合作,重在动心。为了丰富繁荣校园文化生活,我们开展了“心动课程”的建设:以满族文化传承为切入点,将满语、剪纸、中国结这三大传统文化特色课程纳入教育教学校本计划,成立了满语社团、剪纸社团、中国结社团。丰富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加强了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学校还开展了“书香家庭”“家风家训”“表彰盛典”等活动,持续引导家长关注子女的发展,见证孩子成长。在合作活动中,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交流互补,携手共赢,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
在开展家校合作过程中,我们曾经历了唱“独角戏”的尴尬,也遭遇了被家长冷落的困惑。所幸,我们寻找到了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家校互动之路,那就是本着让每一个孩子发展的理念,真心诚意地和家长交流探讨,从而唤起家长主动合作的意识和行动。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A1家校交流与合作》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