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疫情防控管理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疫情防控管理方案
编制依据和目的
鉴于目前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病毒感染疫情的发生和流行,切实保护生产过程中各方人员的身体健康,维护好生产和生活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报告制度》及XX市相关疫情防控法律法规要求和精神,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编制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
预防措施
1、从高危风险地区前来务工人员,在返回本项目时,均需从到项目之日起自行隔离14天(无论是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自驾),在隔离期间无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下,到期方可进入工地正常上班。
2、项目现场出入必须实行严格登记管理,并配备专职卫生员和安保人员。对出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实行严格的登记管理,严格落实劳务人员实名制要求,统计所有进入现场劳务人员的姓名、籍贯、来去方向、时间、交通工具及是否途径重点疫情区域等信息,对进出人员,要询问和记录具体情况和原因,劝说其尽量减少外出。确需进出的人员必须由专职卫生员进行测温、登记,核对人员情况,并提示要做好个人防护。施工现场应施工现场进场劳务人员必须满足不少于14个日历天的隔离观察期,并与进场满14天的人员相对独立,分开居住、错时就餐、分区分段施工。
3、强化进场人员管理,进场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身体情况和近期外出状况进行详细的排查和登记。
4、“三个覆盖”:(1)对进场所有人员身体情况、接触人员史、近期出行史进行信息登记全覆盖;(2)对高危风险地区有居住史或旅行史的人员严禁进入场区全覆盖;(3)对现场人员的培训、消毒以及监测管理服务进行全覆盖。
5、防护用品跟踪采购,无防护用品,人员不得进场施工。
6、“三个一律”:(1)对进场所有人员一律进行体温测量并跟踪监测;(2)对来自高危风险地区人员一律不得进场;(3)对其他地区进甬人员一律由项目部申报相关信息,并对其做好健康防护工作。
7、现场严格实行封闭管理制度,场区只开放一个进、出口,场区入口上班时间全程设岗,建立进出场登记和体温检测制度,入口观察点岗位设置不少于2人。
8、加强对出入工地人员管理,严格落实务工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工地现场人员流动。体温检测不合格的,通知属地社区落实专车就近送至指定的医疗机构,体温检测合格的,通知属地社区相关管理部门进行隔离观察(留验)。加强对到现场施工人员及亲属的排摸,并按照要求进行登记报备。
9、现场配备口罩、喷雾器、消毒液、洗手液、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在施工场区入口设立观察点,对所有进场人员实施体温检测,并按规定要求对外来人员填写《外来人员信息登记表》,核实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关键信息,且关键信息应及时与属地社区共享,严禁非本项目人员进入现场。
10、门卫处设置消毒测温点,正确佩戴口罩后方可进入施工场区,进入施工现场除上述要求外必须带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
11、现场按要求做好垃圾分类,严格按照卫生防疫要求处置废弃口罩等医用防护用品垃圾,要求对使用完的口罩禁止胡乱丢弃,项目部在场区入口设置专门的回收点进行回收,对回收的口罩将统一进行处理。
12、每天早晨上班、中午上班及下午下班对现场工人进行统一体温监测登记工作,项目部配备红外额温计-非接触性。在对施工人员进行测量体温时,应对发烧人员引起重视。在同一时段出现多例发烧病人时,要考虑是否为传染病引起,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的人员要求第一时间报告项目部。对发烧病人要建立专项登记,并禁止进入现场施工,发现异常情况依法做好隔离提示、留观并第一时间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13、施工现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定,出现因疫情原因需要部分或全部停工,按上级主管部门及高XX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决定执行。
疫情期间人员及材料保障措施
1、本工程除实际施工劳动力进场外,我司按进度计划额外储备一批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且提前进行新冠疫苗注射,储备人数约为劳动力计划的20%,并提前对储备人员开展相应考核、培训工作;这批人员可根据现场需要随时抽调,优先保证本工程作业需要。
2、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因疫情原因导致材料无法按时到场,从而影响整体工期,我司提前与各个材料供应商协商,对施工关键材料物资进行储备,满足疫情期间的施工需要。
3、与施工材料一样,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易损机械配件提前储备,保证施工现场机械正常运转。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疫情防控管理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