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生化题库无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代谢是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是( 物质)代谢与(能量 )代谢的有机整合。P.124
2.生物氧化的产物二氧化碳是由营养物质中的碳原子氧化成羧基后发生脱羧反应生成的。脱羧反应可根据是否伴有氧化反应分为(单纯 )脱羧和(氧化 )脱羧。P.124
3.真核生物呼吸链位于(线粒体细胞膜上 ),原核生物呼吸链位于(细胞膜上 )。P.126
6.在呼吸链中,泛醌可被1个电子和1个H+还原成(半醌自由基 ),再被1个电子和1个H+还原成(二氢泛醌 )。P.127
9.在构成呼吸链复合物的成分中,单纯传递电子的成分是(铁硫蛋白 )和(细胞色素 )。P.128
12.ATP合成的方式有(底物 )磷酸化和(氧化 )磷酸化。P.130
19.2,4-二硝基苯酚是一种强解偶联剂,它可以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在(膜间隙侧 )结合H+,在(基质侧 )释放H+,从而破坏电化学梯度。P.133
20.ATP可以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给(肌酸 )生成(磷酸肌酸 ),作为肌肉和脑组织能量库及运输形式,用于维持ATP水平。P.135
21.呼吸链的入口在(线粒体 )内,而营养物质的某些脱氢反应发生在(线粒体 )外,因此产生的NADH不能直接进入呼吸链。P.135
1.人体内用于供能的糖是(糖原 )和(葡萄糖 )。P.140
3.人体消化液中不含(纤维素 )酶,所以不能消化食物纤维素。不过,纤维素有刺激(胃肠蠕动 )、防止便秘的作用。P.141
4.食物多糖消化成单糖后,大部分消化产物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由上皮细胞吸收,然后进入毛细血管,经(门静脉 )转运到肝脏。P.141
8.1,3-二磷酸甘油酸含有一个高能磷酸基团,由(磷酸甘油酸激酶 )催化发生(底物 )磷酸化反应,生成ATP和3-磷酸甘油酸。P.45
9.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由(丙酮酸激酶 )催化发生(底物磷酸化 )反应,生成ATP和丙酮酸,该反应不可逆。P.145
11.糖酵解的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酸是丝氨酸、(甘 )氨酸和(半胱 )氨酸的合成原料。P.146
12.糖酵解的中间产物丙酮酸是(丙氨酸和(草酰乙酸合成原料。P.146
15.在一些病理状态下,供氧不足导致无氧酵解加快甚至过度,导致(乳酸 )积累,会引起(代谢性酸 )中毒。P.148
18.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由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酰胺乙酰 )转移酶和(二氢硫辛酰胺 )脱氢酶构成。P.149
20.三羧酸循环的起始反应是由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 )缩合并水解成(柠檬酸 )。P.150
21.在三羧酸循环中,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异柠檬酸发生( )脱羧反应,生成( ),该反应在生理条件下不可逆。P.150
22.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由α-酮戊二酸脱氢酶、( )转移酶和( )脱氢酶构成。P.150
23.在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生成草酰乙酸的反应需要的两种辅助因子依次为( )和( )。P.151
24.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可以通过回补反应补充,最基本的补充方式是在线粒体内由( )羧化成( )。P.152
25.磷酸戊糖途径的特点是葡萄糖在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之后直接发生脱氢和脱羧等反应,生成( )和( )。P.154
26.在磷酸戊糖途径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6-磷酸葡萄糖脱氢生成( )和( )。 P.148
27.磷酸戊糖途径是体内利用( )生成( )的唯一途径,该产物是核苷酸的合成原料。P.156
28.糖醛酸途径生成的( )称为活性葡萄糖醛酸,既为透明质酸、软骨素和肝素等黏多糖合成提供葡萄糖醛酸,又参与( )。P.157
29.糖原是糖的储存形式,肝细胞和肌细胞合成并储存的糖原最多,其糖原分别称为( )和( )。P.158
30.糖原合成过程消耗两种高能化合物,即在葡萄糖生成6-磷酸葡萄糖时消耗( ),之后还要进一步消耗( )。P.158
31.在糖原合成过程中,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催化( )葡萄糖异构成( )葡萄糖。P.159
32.在糖原合成过程中,糖原合酶催化UDP-葡萄糖的葡萄糖以( )糖苷键连接于糖原的( )端。P.159
33.合成糖原时,活性葡萄糖供体是( );合成卵磷脂时,活性胆碱供体是( )。P.159,190
34.在糖原分解过程中,糖原首先由( )酶催化生成( )。P.159
35.在糖原分解过程中,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催化( )葡萄糖异构成( )葡萄糖。P.159
36.在糖原分解过程中,( )酶催化6-磷酸葡萄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该酶主要存在于( )和肾皮质。P.160
37.在糖原分解过程中,当糖原磷酸解到距离α-1,6-分支点还有( )个葡萄糖时,由( )酶催化脱去分支。P.160
38.肝糖原可以直接分解成( )补充血糖,而肌糖原不能,因为肌细胞没有( )酶。P.161
39.控制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 ),控制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P.161
40.在生理状态下,糖异生主要在( )内进行,在( )中也可以进行,但较弱。P.163
41.在丙酮酸羧化支路中,丙酮酸羧化酶以( )为辅助因子催化丙酮酸羧化成草酰乙酸,该反应由( )供能,是不可逆反应。P.163
42.在丙酮酸羧化支路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 )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该反应由( )供能,是不可逆反应。P.163
43.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两种以生物素为辅基的酶是( )羧化酶和( )羧化酶,分别出现在糖代谢和脂质代谢途径中。P.163
44.血糖的来源有:食物糖消化吸收、( )和( )。P.169
45.( )脏是调节血糖的主要器官,( )脏对维持血糖起重要作用。P.169
46.( )和( )通过调节肝脏和肾脏的糖代谢维持血糖稳定。P.169
47.肝脏对血糖的调节是在( )和( )的控制下进行的。P.169
48.肾糖阈是可以变化的,长期糖尿病患者肾糖阈稍( ),而有些孕妇肾糖阈稍( )。P.169
49.胰腺分泌的调节血糖激素有( )和( );对糖的作用前者表现为使血糖升高,后者表现为降血糖。P.169
50.在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 ),引起血糖快速升高,会出现糖尿,称为( )糖尿。P.171
51.正常人体耐糖曲线的特点是空腹血糖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血糖升高,在( )小时内达到高峰,但不超过肾糖阈;而后血糖迅速回落,在( )小时内降到正常水平。P.172
52.糖尿病患者耐糖曲线的特点是空腹血糖高于( )水平;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并超过肾糖阈;2~3小时内血糖不能回落到( )水平。P.173
1.脂肪组织主要分布于某某、腹腔和( )等部位,这些脂肪组织称为( )。P.176
2.脂库的功能是储存脂肪,所储存的脂肪称为( ),储量因人而异,并且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改变,所以称为( )。P.176
3.小肠消化脂质的酶来自( )腺泡细胞分泌,主要有( )、辅脂酶、磷脂酶A2和胆固醇酯酶等。P.177
4.胰脂肪酶水解甘油三酯C-( )位某某C-( )位的酯键,生成脂肪酸和甘油一酯。P.177
5.磷脂酶A2水解甘油磷脂C-( )位的酯键,生成脂肪酸和( )。P.177
6.甘油一酯、长链脂肪酸、溶血磷脂和胆固醇等与胆汁酸形成微团,被肠上皮细胞摄取后重新( ),然后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 ),分泌到毛细淋巴管,通过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P.178
7.肝脏、肾脏和睾丸等细胞质中富含甘油激酶。它们可摄取甘油,并将其磷酸化生成( ),然后脱氢生成( )。P.180
8.脂肪动员释放的脂肪酸被组织细胞摄取后,先活化成( ),再由( )转运进入线粒体,通过β氧化分解成乙酰辅酶A。P.180
9.脂肪酸氧化分解前必须先活化,由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的( )酶催化生成脂酰辅酶A,产生的焦磷酸则被( )酶催化水解。P.180
10.细胞质脂肪酸活化后需经( )转运才能进入线粒体内氧化;线粒体乙酰辅酶A需经( )转运到细胞质才能用于脂肪酸合成。P.180
11.脂肪酸合成酰基载体为( ),脂肪酸氧化酰基载体为( )。P.181
12.参与β氧化过程的三种辅助因子依次为( )、( )和( )。P.181
13.1分子碳原子数为2n的脂肪酸经过( )次β氧化生成( )分子乙酰辅酶A。P.182
14.酮体是指( )和( )、乙酰乙酸。P.183
15.合成酮体的直接原料是( ),首先生成的酮体是( )。P.183
16.写出下列代谢物的中文名称:HMG-CoA( ),HDL( )。P.183
17.( )是酮体生成和胆固醇合成的中间产物,是由3分子( )合成的。P.183
18.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成( )和( ),反应由HMG-CoA裂解酶催化。P.183
19.在肝外组织线粒体内,乙酰乙酸被( )活化成乙酰乙酰辅酶A,反应由( )催化。P.184
20.酮体是水溶性小分子,容易通过毛细血管壁,被肝外组织特别是( )、心肌、肾皮质吸收利用。饥饿导致血糖下降时,( )细胞也会利用酮体。P.184
21.在长期禁食时,酮体生成增加,超过肝外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导致血酮体积累,称为( )症,之后尿中也会出现酮体,称为( )症。P.185
22.脂肪酸是在肝脏、乳腺和脂肪组织等的( )中合成的。( )是人体内脂肪酸合成最活跃的场所。P.185
23.( )和NADPH是脂肪酸的合成原料,其中NADPH来自( )途径及细胞质异柠檬酸脱氢酶、苹果酸酶催化的反应。P.185
24.苹果酸与NADP+反应生成( )、( )和二氧化碳,催化反应的酶是苹果酸酶。P.185
25.在线粒体内,( )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然后转运到细胞质中,用于合成( )或胆固醇。P.186
26.乙酰辅酶A合成脂肪酸时需羧化成( ),催化该反应的酶是乙酰辅酶A羧化酶,以( )为辅助因子、Mn2+为激活剂。P.186
27.脂肪酸合成酶催化1分子乙酰辅酶A与( )分子丙二酰辅酶A合成1分子棕榈酸,乙酰辅酶A的二碳单位位于棕榈酸的( )端。P.186
28.由乙酰辅酶A在细胞质中合成1分子硬脂酸需要( )分子NADPH和( )分子ATP。P.187
29.催化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是( ),其催化反应的产物是( )。P.188
30.合成甘油三酯所需的3-磷酸甘油主要来自( ),由( )还原生成。P.188
31.完成甘油三酯的合成过程:3-磷酸甘油→( )→( )→甘油二酯→甘油三酯。P.188
32.( )和( )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甘油磷脂。P.190
33.内质网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 )内质网,为分泌蛋白合成场所;另一种为( )内质网,与磷脂合成有关。P.190
34.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主要通过( )途径合成,磷脂酰肌醇和心磷脂主要通过( )途径合成。P.190
35.催化水解甘油磷脂磷酸酯键的酶是( )和( )。P.191
36.磷脂酶C水解磷脂酰胆碱,生成( )和( )。P.191
37.磷脂酶D水解磷脂酰胆碱,生成( )和( )。P.191
38.胆固醇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和( ),合成原料是和( )乙酰辅酶A。P.193
39.每合成1分子胆固醇需( )分子乙酰辅酶A。胆固醇在体内的最终转化产物主要是( )。P.193
40.合成胆固醇所需的乙酰辅酶A主要来自( ),( )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P.193
41.胆固醇在细胞内酯化所需的酰基来自( ),在血浆中酯化所需的酰基来自( )。P.194
42.胆固醇在细胞内酯化由(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催化,在血浆中酯化由(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催化。P.194
43.从乙酰辅酶A合成胆固醇的关键反应是从( )生成( )。P.195
44.催化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是( ),胆固醇升高时其活性( )。P.195
45.位于( )内质网上的HMG-CoA还原酶催化的反应是控制( )合成的关键反应。P.195
46.血脂的主要来源有食物脂质消化吸收、( )、( )。P.196
47.血脂的主要去路有氧化供能、( )、转化为其他物质、( )。P.196
48.各类脂蛋白在电场中移动快慢不同,由快至慢可以分离出α脂蛋白、( )、( )和乳糜微粒四类。P.196
49.中密度脂蛋白是( )在血浆中代谢的中间产物,又称( )。P.197
50.各种血浆脂蛋白的基本结构相似,即近似球形,由疏水性较强的( )和( )形成内核。P.198
51.各种血浆脂蛋白的基本结构相似,即近似球形,表面覆盖由磷脂、胆固醇和载脂蛋白形成的单分子层,其( )基团与内核结合,( )基团朝外。P.198
52.CM形成于( ),功能是转运( )。P.199
53.极低密度脂蛋白主要形成于( )细胞,功能是向肝外组织转运( )。P.199
54.LDL是由VLDL/IDL在( )中转化而成,功能是( )。P.199
55.HDL主要形成于( )细胞,功能是( )。P.199
56.在经血液转运到脂肪组织和骨骼肌、心肌等组织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 )被成熟CM的( )激活,水解成熟CM的甘油三酯。P.199
57.导致肝脂肪变性和脂肪肝的两个直接原因是肝脏( )过多和( )发生障碍。P.201
58.( )能将来自肝外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的胆固醇逆向转运到肝脏进行转化或排出体外,减少泡沫细胞的形成及胆固醇在肝外组织的沉积,因而有对抗( )形成的作用。P.202
1.负氮平衡即氮摄入量( )氮排出量,体内总氮量减少,说明蛋白质合成( )分解。P.207
2.人体的8种必需氨基酸是苯丙氨酸、蛋氨酸、( )、( )、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P.208
3.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低及( )和( )是否与人体需要一致。P.208
4.胰岛素不能口服的原因是会被( ),注射异源胰岛素要防止引起( )反应。P.209
5.胃黏膜主细胞分泌的( )酶原由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盐酸激活成( )酶。P.209
6.胰腺分泌的内肽酶包括胰蛋白酶、( )蛋白酶和( )蛋白酶等。P.209
7.在分析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时,利用胰蛋白酶水解时可断定被水解肽键的( )端是精氨酸或( )氨酸。P.209
8.利用糜蛋白酶水解时可断定被水解肽键的( )端是苯丙氨酸、酪氨酸或( )氨酸。P.209
9.胰腺分泌的外肽酶主要有( )和( )。P.209
10.肠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酶根据专一性的不同分为( )酶和( )酶。P.209
11.食物蛋白质消化产物氨基酸由顶端膜上的( )通过( )机制吸收进入肠上皮细胞。P.210
12.在肠道内,氨基酸受肠道细菌作用发生脱羧反应,生成相应的胺类,如赖氨酸脱羧生成( ),苯丙氨酸脱羧生成( )。P.211
13.转氨反应过程只发生( ),未产生( )。P.212
14.转氨酶需要维生素B6的活性形式——( )或( )作为辅助因子协助转氨基。P.213
15.转氨酶广泛分布在各组织细胞质中和线粒体内,特别是在心肌细胞和( )细胞内活性最高,但在( )中活性很低。P.213
16.L-谷氨酸脱氢酶是以( )为辅助因子的不需氧脱氢酶,所产生的( )可以通过氧化磷酸化推动合成ATP。P.214
17.联合脱氨基由( )酶和( )酶联合催化。P.214
18.谷氨酰胺合成酶催化谷氨酸和( )合成谷氨酰胺,反应消耗( )。P.215
19.常作为生物合成中氨的供体的氨基酸是( )和( )。P.215
20.肌细胞逸出的丙氨酸主要是以( )和( )为原料合成的。P.215
21.1932年,德国学者Krebs和Henseleit研究发现,在有氧条件下将大鼠( )切片与铵盐保温数小时后,铵盐减少,( )增加。P.216
22.1932年,德国学者Krebs和Henseleit研究发现,( )氨酸、( )氨酸和精氨酸都能促进尿素的合成,但它们的总量并不减少。P.216
23.尿素循环又称( )循环,可以将有毒的( )转化为无毒的尿素。P.216
24.在肝细胞( )内,氨、二氧化碳和( )合成氨甲酰磷酸,反应由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催化。P.216
25.在肝( )中,精氨酸水解成( )和鸟氨酸。P.216
26.尿素的一个氮原子来自( ),另一个氮原子来自( )。P.216
27.尿素合成消耗的( )是碱、( )是酸,因此尿素合成还调节体液酸碱平衡。P.217
28.调节尿素合成的关键酶是( )和( )。P.217
29.肝功能异常时,尿素合成障碍,导致( )症。游离的氨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与α-酮戊二酸合成谷氨酸,并进一步合成( )。P.217
30.大多数氨基酸经过脱氨基等分解代谢生成的( )可通过( )途径合成葡萄糖。P.218
31.生糖氨基酸通过分解代谢生成的丙酮酸、草酰乙酸、( )、( )、延胡索酸可以生糖。P.218
32.不能被糖异生途径利用的氨基酸是( )氨酸和( )氨酸。P.218
33.γ-氨基丁酸是一种( )性神经递质,由( )脱羧生成。P.219
34.在松果体,5-羟色胺通过乙酰化和甲基化等反应生成( )。在外周,5-羟色胺可( )血管收缩。P.220
35.组胺由组氨酸脱羧生成,是一种强烈的血管扩张剂,能够( )毛细血管通透性,引起血压( )。P.220
36.鸟氨酸和蛋氨酸通过脱羧基等反应生成( )胺和( )胺。P.220
37.一碳单位是一类基团,由( )或( )携带传递。P.221
38.叶酸的活性形式是5,6,7,8-四氢叶酸,通过其( )和( )位携带一碳单位,参与核苷酸和胆碱等的合成。P.221
39.一碳单位参与核苷酸合成,例如嘌呤环的C-2和C-8由( )四氢叶酸提供,胸苷酸的5-甲基由( )四氢叶酸提供。P.222
40.在标准氨基酸中,( )和( )是含硫氨基酸。P.222
41.参与蛋氨酸循环的维生素是( )和( )。P.222
42.( )是维生素B12的活性形式,可以作为蛋氨酸合成酶的辅助因子参与蛋氨酸循环。维生素B12缺乏会影响( )再生。P.222
4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中文名称:SAM( ),PAPS( )。P.222
44.胍乙酸获得( )提供的甲基后生成( )。P.223
45.半胱氨酸既可以氧化脱羧生成( )和二氧化碳,又可以氧化脱硫脱氨基,生成( )、硫酸和氨。P.223
46.( )氨酸经氧化分解后可以产生硫酸,活性硫酸根即( )。P.223
47.PAPS性质活泼,所含的( )可用于合成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和肝素等,进而合成( )。P.224
48.在标准氨基酸中,( )、( )和色氨酸是芳香族氨基酸。P.224
49.苯丙氨酸羟化酶是一种( )酶,以( )作为辅助因子。P.224
50.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滤泡细胞分泌激素的统称,包括三碘甲腺原氨酸、( )和( )等,后者又称甲状腺素。P.225
51.肾上腺( )分泌( )和肾上腺素。P.225
52.儿茶酚胺是重要的活性物质,它们都是神经递质,其中( )及( )还是激素。多巴胺缺乏是帕金森病发生的重要原因。P.225
53.( )酶缺乏导致黑色素合成障碍,毛发、皮肤等发白,称为( )病。患者对阳光敏感,易患皮肤癌。P.226
54.当先天性缺乏( )酶时,酪氨酸分解代谢中间产物( )只能经肾脏排泄,被氧化后呈黑色,故称尿黑酸尿症。P.226
1.体内有两条核苷酸合成途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肽类激素通常通过与位于( )的( )结合而产生效应。P.248
19.蛋白激酶A途径以改变靶细胞中( )水平和( )活性为主要特征。P.248
20.三聚体G蛋白有两种结构状态:一种是无活性的( ),另一种是有活性的( )。P.249
21.作为第二信使,cAMP的作用主要是( ),IP3的作用是( )。P.250
22.抑制( )酶或激活( )酶会使cAMP减少。P.250
23.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称为( ),依赖Ca2+的蛋白激酶称为( )。P.250
24.( )的激活剂是cAMP,( )的激活剂是Ca2+。P.250
25.信号分子或其他信号刺激可以使Ca2+通过相应的钙通道从( )和( )进入细胞质,使浓度增加10~100倍。P.251
26.磷脂酶C催化水解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生成( )和( )。P.252
27.糖皮质激素能( )糖异生途径关键酶的合成,使糖异生( )。P.252
28.神经系统调节整体代谢,一方面是通过( )直接影响各器官的功能,另一方面是通过( )控制内分泌系统。P.253
29.短期禁食可使肝细胞糖异生( ),酮体生成( )。P.253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生化题库无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