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谢和庚事迹

本文由用户“yqsheng2001”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8-05 11:49:14 举报文档

以下为《特工谢和庚事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谢某某(1912年—2006年),中共特工?,先后任冯某某和吉鸿昌的秘书;后投奔白某某,成为其机要秘书;1942年,被国民政府派往美国留学,替中共从事情报和统一战线工作;1954年底,被美国移民军逮捕,后被驱逐出境回国。任《世界知识》高级编辑兼欧美组组长等职;1957年被打为右派,流放黑XX,次年在周恩来等人的营救下回到XX;1967年再次被捕,后被营救出狱,在外交部工作直至离休;其夫人是演员、作家王某某。

1933年在北平读大学时经宣侠父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党中央派他回到广西老家,利用家庭影响打入桂系军阀上层,成了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直接领导下的“特密”地下党员,代号“八一”。

抗战爆发后,白某某到XX就任副总参谋长,谢某某被白某某任命为中校机要秘书;在XX时,白某某让谢某某写一份《军队政治工作与群众政治工作之关系》的讲演稿,谢某某找到李某某,请求党组织给予帮助。李某某向他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谢经过三天三夜,终于写成,由李某某转交周恩来审阅。李某某连夜找到周恩来,周恩来认真推敲文句,对讲演稿进行了较大修改;第二天,李某某便将周恩来用红笔改动过的讲稿转交给谢某某,告诉他说:“恩来同志删的是白站在副总参谋长的地位指责政治部工作失误的部分,改为本着白的军训部长的地位讲话。同时,恩来提醒你注意不要让原稿提出的政治训练的原则和方法跟我党太相似。”按照李某某的指示,谢某某急忙复写了两份,毁掉周恩来删改过的原稿,将完成稿送到白某某的办公桌上。白某某完全采用了谢某某起草的讲演稿,向师以上干部和师级政工人员进行训话。

1942年,谢某某被中共中央派往美国做秘密调研统战工作。1946年毕业于美国国际事务研究所。1954年冬,和妻子王某某(著名演员、现代女作家)因“共产”嫌疑,被美国移民局递解出境;二人于1955年回到XX。

谢某某1957年被打成“右派分子”,下放到北大荒劳改。因周恩来和董必武相继出面干预,谢某某一年后得以重返XX;“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1967年7月1日被捕入狱。

1975年春,重病在身的周恩来得知谢某某的情况后,立即指示有关部门释放谢某某出狱治病;同年5月15日,谢某某总算重见天日,但出来时精神已近失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平反,后在外交部工作直至离休;后任中华诗词学会首届顾问,国际友人研究理.会事,**_*长。

惊险传祺的秘密战线

1933年2月谢某某加入中国共青团,在宣侠父等人的介绍下,3月即转为了共产党员。同年5月,抗日同盟军成立。在刚刚当了三天三等兵后,谢某某被吉鸿昌委任为上尉秘书,并兼任司令部教导队教员,成了一个连升八级的“火箭炮”式的军官。之后他便随吉鸿昌转战南北,可是不到半年,由于抗日同盟军实力太薄弱,受到日、蒋的夹击,于九月宣告失败。吉鸿昌、宣侠父、谢某某被迫转移。

随着日军侵华步伐的加紧,中华民族日渐危急。此时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方针也因时而变,由过去的“反蒋抗日”逐渐发展为“逼蒋抗日”。如何能“逼蒋抗日”,争取国民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成为我党亟待解决的一件大事。

在经过一番决策之后,中国共产党决定采取从外围入手的策略,利用国民党内部各派系之间的矛盾,借力打力,达到“逼蒋”之目的。桂系作为国民党地方派系中的实力派,成为这次统战工作的重点之一。

随后,中共决定派宣侠父、谢某某参与到对桂系上层的统战工作中。南下前,中共北方局的领导向谢某某交待了工作的原则:第一,站稳脚跟后,调查研究桂系上层军政情况;第二,设法争取接近李某某、白某某;第三,秘密进行发动全国抗日宣传鼓动工作;第四,每月或两个月,写信给XX吉鸿昌的饭店经理,随便说几句无关紧要的生活上的话,不用真名,就算未失掉组织联系。上级还特别指示这次工作为绝密,不能让任何人发现他是共产党员,只能同宣侠父单线联系,受周恩来、李某某直接领导。

随意出入李某某、白某某住处的共产党员

1934年元月中旬,谢某某持吉鸿昌信函到泰山五贤祠见冯某某。在二人一番闲聊之后,冯某某知道了谢某某原是自己部下,又是李、白的同乡,便照吉鸿昌的意思给谢某某开了封介绍信。冯某某又答应谢某某给李济深写信,请李济深向李某某、白某某推荐谢、宣二人。

由于桂系在崛起过程中得到过李济深的支持和帮助,李、白自然对李济深的来信很重视,便决定先留下宣侠父和谢某某,然后再具体安排工作。

为了能早日在桂系内部站稳脚跟,谢某某只有倍加努力,可是他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更不可能在战场上一展身手。如何能展现自己?他最终还是决定从文入手,用自己最拿手的东西去打动人。

谢某某花了几天的时间,将自己在大学期间的笔记和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撰写了《半殖民地的中国经济概观》一书。书稿写成之后,谢某某以自己和同学马某某(白某某内弟)合著的名义出版,又请了白某某的高参刘斐作序。这次之后,谢某某又接连写了《论美国倾销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谈广西的对外贸易》等几篇文章,并分别呈给李某某、白某某加以指正。

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后,谢某某开始受到白某某、李某某的欣赏和器重。

除了在工作上展示自己的才能之外,在生活中获得他人的好感对地下工作者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有的时候应对这种问题只要心细就可以。

白某某人称“小诸葛”,他向来是很爱读书的。谢某某在白某某身边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便明白了这点。

于是谢某某就利用自己读书的经验,再根据白某某的喜好,每周都精心地选择三五本书放在白某某的床头柜上,供他阅读。这一点深得白某某的欢心。

当然,有的时候光心细还不够,还需要胆大。一次,白某某突然很着急地来找谢某某,他对谢某某说自己的岳父在XX出意外骨折了,很严重。他问谢某某能不能帮他跑一趟,处理一下,他走不开。谢某某说:“由于时间紧迫,最好是请名医乘飞机去处理老人家的事情。”为了表达“忠心”,谢某某立即要求立即动身。

桂系军队有自己的空军,但是力量不大。此时只有用日本零件组装起来的教练机可用,这种飞机可靠性不高。谢某某不管这些,马上在当地找了一位名医飞往XX。白某某的岳父得到了紧急救治。白某某非常感谢,硬要塞给谢某某200元聊表心意,谢某某坚决不要。白某某实实在在在心里很感谢,一再要求谢某某收下,谢某某就收下了50元,意思了一下。这件事让白某某对谢某某的好感急剧上升。

通过生活上、工作上点点滴滴的积极表现和努力积累,谢某某逐渐取得了白某某的信任,并日渐得到重用。

1934年冬,谢某某被派任**_*工商科一等科员。在建设厅工作期间,他起草了一些计划和章程,其内容基本都迎合了当时桂系自治、自卫、自给的三自政策,因而受到了李和白的嘉许。谢某某在当差四个月之后,即被授予一枚第五路军总部的“特别出入证章”,凭这个证章,无须岗哨通报,可随意出入李和白的住处。

中共北方局在选派谢某某回广西的时候,同时也委派了宣父侠前往。谢某某自己安定下来之后,曾多次向李某某和白某某提过,说宣父侠在XX以“文武双全”著称,极擅于做联络工作。在几次交流之后,宣父侠被委任为“广西绥靖公署的上校咨议”。

谢某某和宣侠父在桂系当XX住脚跟之后,常常在工作之余去邕江畔的XX花园秘密接头,交换对时局的看法,商量应对之策,并向中共组织汇报一些有关桂系上层的情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七七事变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转折点。蒋介石开始放弃不抵抗政策,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全国人民走到一起来,形成了一个精诚团结的局面。在此时,需要每一个人都放下一己之私。

8月2日,蒋介石电邀白某某赴XX,共商抗日大计。李某某和其他军队领导却反对白某某应召前往。一方面是因为李某某对形势判断错误,认为日本人不可能行动太快;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白某某足智多谋,李某某对其十分依仗,担心蒋介石搞阴谋诡计。对此,白某某也举棋不定,一时难以抉择。

谢某某此时是十分着急的,他担心过多的猜测会打破合作的诚意,并最终导致合作的搁浅。全民抗日,向来是谢某某所主张的,更何况此时已国难当头。

谢某某觉得一分钟都不能再耽搁了,于是他连夜写了一封长信直呈白某某。在信中,谢某某认为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日本蚕食中国的政策只会加快,绝不会改变;国共的矛盾将成为次要矛盾,而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将上升为主要矛盾;现在全国上下一致要求抗战,共产党也表示要放下“前仇”,与国民党携手抗战,抗日救亡必将成为国家生活中的主题,在这种时候蒋介石不会也不可能一意孤行,与全民抗日背道而驰。

谢某某建议此时白某某应以民族利益为重,摈弃成见顺应民心,迅速赴京。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抗战,而只有实现了全面抗战,桂系才能借机打出广西,把自己的力量深入到蒋介石的统治区,从而提高桂系在全国民众中的声望。这样李某某、白某某才会成为广大人民拥护的英雄。

按照常理来说,谢某某写这样的一封信不符合“官场规矩”。好在白某某对他非常了解,知道他是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白某某读罢长信,觉得这位“才子”言之有理,蒋介石绝不会“冒天下大不韪”,在这种外敌当前的情况下,扣押他这个桂系二号人物。他暗自佩服谢某某这个白面书生“有胆有色”,且“深明大义”。

1937年8月4日,白某某决定飞赴XX,临行前他要求谢某某一同前往。谢某某之所以得以同行,完完全全是长信的作用。当天下午,一行人到达XX下关机场。

自8月5日起,谢某某开始在白某某办公室中处理日常的文件和函电,成为白某某的机要秘书。9月,在白某某的推荐下,蒋介石又委任谢某某为大本营国防会议的唯一秘书,任务是在秘书长张群的指导下,作国防会议的记录和会议需办的事务工作。

进入10月,战局加紧,日本人开始步步向首都XX靠近。谢某某根据当时敌我双方的综合情况,总结抗战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写成了一份一万两千多字的建议书——《全民性全国军事总动员纲要》。

谢某某一方面通过八路军XX办事处的李某某把这篇文章转呈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一方面又呈给白某某。

此时白某某这位桂系的“小诸葛”,已经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副参谋总长,成为事实上的蒋介石的头号智囊。“小诸葛”的确名不虚传,制订的战略战术,在抗战中日渐显露成效。白某某对此文大加赞赏,并采纳了其中的一些意见,将其归纳为“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流传一时成为抗日名言。

后来李某某知道了,也说:“和赓很行!”也许是对他过去当众批评过谢某某的补偿,谢某某被破格提升为上校。

1937年11月,国民党军在淞沪会战中失利,XX被日本占领。12月1日,日军下达进攻XX的作战命令,兵XX下。XX沦陷前三天,谢某某随指挥部前往XX。

1938年2月,韦永成和程某某在汉口的时候,极为郑重地向李某某和白某某提出了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并不是他们自己提的,而是由蒋介石的侍从室转达的。

韦永成和程某某说:“白副总长身边的参议刘仲容和机要秘书谢某某应该加入国民党了,这是委座的意思,……”李某某和白某某一听这话也觉得很对,既然都已经身居国民党的要职了,怎能还不是国民党党员呢?他们当即指示谢某某,要谢某某马上写“入党申请书”,递交国民党中央党部的吴某某秘书长。

谢某某立刻将此事报告给了周恩来。周恩来指示,在特殊环境下的特殊问题要特殊考虑,要求谢某某照李某某、白某某的意思办理,避免出现意外。谢某某起初也打算照办,不过后来他又发现在国民党入党手续不严密,有空子可钻,所以他又决定蒙混一下。办理完入党的手续之后,按理说是要寄送表格到中央党部存档的,但这些事一概由谢某某自己负责,所以在寄送表格的时候他将自己的扣了下来,而只寄出了刘仲容的。当时时局紧张,李某某和白某某公务繁忙也就没再过问此事,所有人都想当然地以为谢某某是国民党员了。谢某某就这样玩了一个瞒天过海,最终也没加入国民党。

国民党在XX失陷之前,下发了军事部门高级人员,填报文官登记合格证的通知,这样能使军队工作的文官取得一定的文职资格证,转职升职时不致发生“资格不合格”的情况。李某某和白某某为了培养谢某某,马上要他登记“文官登记合格证”,使谢某某得到“文官八级”的资格。这样一来,李某某和白某某以后若是有机会提拔谢某某当文官次长或市长、厅长时会更加方便,“广西需要为抗战胜利储备人才”。

谢某某一面向李某某、白某某“表忠心”,并迅速按照李、白的想法,用他们的介绍信,填好文官登记合格表,报送国民政府考试院诠叙部纽永建部长审批,一面又将此事报给在XX的周恩来、董必武知晓。周恩来在听说之后,觉得这是好事,应该抓住,一来这能让李某某、白某某误以为他希望升官发财,另外也可以为谢某某以后的进一步潜伏埋下伏笔。

在李某某、白某某的“关怀下”,很快谢某某就拿到了“八级文官合格证”。谢某某成为这次登记中唯一获得八级的军官,同时也是最年轻的军官。周恩来在获悉此事之后,称赞谢某某道:“和赓,你这一着走得很对,让他们(指李某某、白某某)深信你有升官发财的愿望哩!太妙了……”

随白某某在XX的时候,谢某某曾经写过一份一万多字的建议书。书成之后不仅受到了多方的表扬,而且给各方留下了一个能文的印象,大家都认可谢某某是个有才之人。

1938年3月,国民党军组织师长以上将领在XX集训,白某某要到会发表演讲。他把讲话稿交给了谢某某和另外两名秘书,限他们各自完稿,一周内呈阅。

很明显,白某某交待这份差事不仅希望拿到一份讲稿,还带有考察部下之意。

谢某某不敢怠慢,下决心要拿下,他奋战了三天三夜,总算拿出了一份初稿。虽说全文有一万四千多字,但谢某某心想,文章光有“量”还不够,关键还要有“质”,必须请合适的人修改。请谁修改呢?谢某某想到了李某某,他想叫李某某转交给周恩来斧正。

李某某当即呈送给周恩来,请周恩来改稿。周恩来连夜认真修改。次日,谢某某过江去取稿,到家中时打开稿件一看,周先生已用红笔删去了两千多字。

谢某某顿时喜愧交加,愧的是自己作文、做人经验确实有限;喜的则是经周恩来一改后文章的确明晰不少。李某某也说:“讲稿改得很好,这才完全体现了白某某军训部长的地位、立场和口气,避免使用指责国民党中央军脱离群众的语气,也避免使用指责政治部工作缺点的字眼……原稿所提出的政治训练原则、方法,与我党的太相似了,应当改一改。”

谢某某将原稿修改之后呈送给了白某某。白某某训话当天早晨,通知写稿的三人一起乘车前往。一路上谢某某忐忑不安,不知道白某某葫芦里究竟要卖什么药,一直到训话开始,谢某某的心才落了地。

其实,白某某并没有照稿子念,但训话的内容与谢某某所起草的完全一样。谢某某欣喜万分。可是谁能想到,一个国民党高级将领对国民党军官的训话稿,竟然是由一个共产党员起草的,又由另一个共产党员修改完成。

矢志不渝的坚贞爱情

谢某某与白某某夫人马佩璋的表妹杜荣结婚,博得了白某某的更深信任,但却牺牲了自己的感情。由于两人志不同道不合,结婚不到一年就同屋分居了。但为了党的事业,却仍在维持着婚姻关系。白某某理解谢某某感情上的尴尬,也没过多责怪他。

王某某1915年出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活跃于我国剧坛、影坛、文坛的当红明星兼作家。由于受当音乐教师母亲的影响,她从小就喜欢音乐和文学,15岁入党,曾在XX***戏剧系,复旦大学中文系、暨南大学、中国公学等名校就读,还到日本留过学。她因主演夏衍创作的国防戏剧《赛金花》而名噪XX滩。XX观众都爱看她出演的话剧和电影。她以清新隽永的文笔撰写的大量散文、游记和影评常见诸报端。谢某某平日爱看王某某主演的电影,喜欢她纯真、朴实而又含蓄深沉的表演风格;还爱读她写的作品,是她忠实的“追星族”。

抗战开始,由洪某某,XX率领的“XX抗战演剧二队”根据地下党的指示,到桂系李某某、白某某指挥的第五战区宣传抗日救亡。当“二队”到XX后,李某某、白某某派谢某某去探望。王某某是“二队”的队委兼台柱。谢某某第一次见到崇拜的明星王某某。两人似乎心有灵犀:谢某某猜想她肯定是党内的人。王某某对谢某某的爱国热情、正派和直爽也颇有好感,但又对他的国民党军官身份感到惋惜。过后,二人在公务上有了来往,彼此间了解渐深,更觉投缘。谢某某还坦率向王某某倾诉了自己不幸的婚姻,博得了她的同情……

1938年10月,XX沦陷,谢某某跟随白某某的第五战区司令部一路撤退,回到广西XX。李某某也在*_**事处。

抗战以来,“抗敌演剧二队”和桂系关系一直很好。1939年春天,李某某与夫人郭德洁邀请XX、王某某率领“二队”到XX演出,打算由广西省政府资助他们赴南洋演出,向华侨宣传抗战,募集抗日救国的资金和物资。到XX后,演剧二队改名为“中国救亡剧团”。

有一次,李某某与XX、王某某站在公路边谈出国演出的事。看见谢某某坐车过来,李某某大声招呼:“谢某某!”谢某某不敢答应。谢某某和李某某是单线联系,有第三人在场,是绝不允许交往的。

可再仔细看,李某某身边却站着XX与王某某。他此次乘车出来,就是奉白某某之命给剧团送演出经费的,犹豫片刻,还是下车与李某某相见了。这下,王某某恍然XX。她惊喜地叫了一声:“同志!”谢某某看了她一眼,没敢吭声就上车走了。过后,周恩来将李某某狠狠批评了一顿……

XX沦陷后,大家都到了XX。谢某某与王某某的关系更密切了。但在XX,包括郭沫若、田汉、范某某等大多数进步文化人都极力反对他俩的爱情关系。有人甚至责骂王某某“甘当军阀走狗的侍妾”;有人希望周恩来干预。周恩来早就知道王某某和谢某某恋爱,也知道谢某某原来的婚姻情况。周恩来请大家“要相信王某某,不要干涉她的私事”。国民党方面也有人向白某某告状,要他警惕共党对谢某某施美人计。王某某与“中国救亡剧团”到南洋演出为桂系募集得大量抗战资金。因此白某某对谢某某与王某某的亲近从来没有过片言指责。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为了争取美国支持中国的抗战,国共两党都向美国派遣了一批留学生,以在美国各界开展外交和统战宣传。谢某某和王某某,都被推荐到这批留学人员名单里。

周恩来分别找谢某某、王某某谈话表示:“你们的恋爱完全正当。到美国后,希望你们相依为命,互相学习、真诚相爱。但为了工作,小谢还不能解除旧的婚约,在旧关系解除之前,暂不能结婚,也不能同居。这是中央的规定。”

1942年,二人分别以国民政府海外部海外视察员、学习员的身份赴美留学。他们遵照党的指示,在美国以未婚夫妇、朋友关系共同工作战斗了八年。新中国成立后,谢某某收到姐姐寄来的与前妻离婚的判决书及登有前妻与他离婚通告的《XX日报》,才在1950年2月22日和王某某正式结婚了。这时,他俩年龄都已过了三十岁。

异国他乡的艰苦历练

王某某和谢某某此次赴美,从挤进名单到在美国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周恩来的亲自安排下进行的,是中国共产党扩大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42年7月,到达纽约之后,谢某某先后进美国世界***和美国西北大学费城州立大学研究院学习。王某某进入了***和耶鲁大学去学习,另外还在邓肯***学舞蹈。谢某某接办了华侨报纸《纽约新报》,任代总编辑,负责翻译和撰写社论的工作;利用这个舆论阵地宣传中共的抗日救国方针政策。争取广大爱国华侨和美国人民支持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

王某某被推选为中国代表参加了世界青年学生代表大会,她用谢某某为她撰写的讲稿登台演讲,向美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宣传中国抗战情况。她还到美国各地的工厂、学校去演讲,用英文演唱中国的抗战歌曲,大大激发了华侨的爱国热情。

她还组成中国剧团,首先应美国罗斯福总统夫妇邀请,到白宫演出;随后,又率剧团到美国各地巡回演出。他们的国际统战工作,受到罗斯福总统和夫人的高度评价。

建国后,王某某、谢某某一直在准备回国。一时间“麦卡锡”反共风潮弥漫全美。1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莹一起在路边交谈。李某某看见车里坐的是谢某某,一时高兴,竟迎着汽车招手,连声喊叫谢的名字。谢某某和李某某一直是单线联系,有第三人在场,是绝不允许交往的。

李某某事后为此后悔不已,如果因为他一时大意暴露了谢某某的身份,后果不堪设想。然而,王某某却是另一番心境。见李某某与谢某某关系非同一般,王某某立刻猜出谢是共产党员,激动不已。

当时,包括田汉、范某某等大多数进步文化人都极力反对王某某与“国民党军官”的爱情关系。国民党方面也有人向白某某告状,要他警惕共产党对谢某某施美人计。王某某与“中国救亡剧团”到南洋演出为桂系募集到大量抗战资金,白某某因此纵容了谢、王的关系;王某某与谢某某婚后夫妻恩爱,还曾经一起赴美留学。

然而,在上世纪30年代的演艺界,王某某大红过一阵,遭到江青嫉恨。

“文革”中,王某某与谢某某成了重点调查对象,一起入狱,王某某的罪名是三十年代的黑明星及美国特务。两人在不能相见的日子里,各自苦熬。谢某某强撑着备受摧残的身体,终于熬到重见天日,但王某某没能挺过来。

当谢某某拿到王某某的死亡通知单,顿时昏了过去……再醒来时,他已无法思维,目光呆滞,后经已重病缠身的周恩来亲自过问,他才被营救出狱。?[1]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党史知识题库
  2. 红色家书|追忆革命先烈 汲取奋进力量
  3. 1毛泽东XX谈判的故事
  4. 周恩来先生讲解十二生肖的意义教训“老外”
  5. 周恩来的四昼夜观看电影有感
  6. 建军大业观后感
  7. 参观周恩来祖居活动心得
  8. 中共六大 低潮奋起征文
  9.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认识历程及特点
  10. 小学生讲红色故事
  11. 爱国英雄《吉鸿昌的故事》
  1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13. 廉政党课内容
  14. 红色记忆党史故事
  15. 学恩来精神作文2000字
  16. XX会议资料
  17. 童年周恩来 观后感

以上为《特工谢和庚事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