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七下第一单元《榜样的力量》项目化学习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七下第一单元项目化学习设计
项目名称:《榜样的力量》主题微刊物
项目时长:三周
学科:语文
教师:朱某某、周某某、
张某某、彭某某
年级:七年级下册
相关学科:美术、音乐、社会、信息技术
项目简述: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组编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让学生感受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学生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基于单元目标,用“柘园之声”征集榜样的故事为真实情景,让学生学会精读,发现伟人的精神。同时联系生活,结合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冬奥会中展现的青年的力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榜样,从中获取精神的力量。以“如何制作一本榜样的力量的微刊”这一驱动型问题,让学生学习到学会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制作人物卡片,写人物故事等。
教材和相关资料:七下第一单元、《感动中国人物》、人物公众号
项目目标
1.通过创作《榜样的力量》微刊,深入学习第一单元。
2.掌握表现人物精神的常用方法(典型细节描写、典型事件、对比、衬托等)及其表达效果。
3.通过完成微班刊制作唤起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核心知识
这一单元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知识:
1.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
2.多角度描写人物的方法(对比、衬托、正面侧面)及其表达效果。
技能:
能把握关键词句和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能够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透过细节,把握人物特征。
能够学会选取典型事件,突出人物精神。
能够运用对比、反复、衬托、正侧面描写等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的精神。
能够把握语言特点(长短句式变化,诗意的语言、语气),感受人物精神品质。
驱动性问题
1.本质问题:如何写出人物的精神?
2.驱动性问题:如何制作《榜样的力量》的微刊?
成果 与评 价
个人成果:
1.邓稼先人物故事版面设计
2.闻一多有声版面录制
3.鲁迅人物卡片制作
4.孙权、吕某某等人物连环画
5.榜样人物作文一篇
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学会通过典型的言行细节描写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团队成果:
一份《榜样的力量》主题微刊(封面目录、推荐理由、人物速写等)
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如何对素材的组织和设计的能力,倾听与表达的能力。
成果 与评 价
公开方式;
1.举行微刊赏鉴会,本班任课教师、家长和本校其他感兴趣的师生参与。
2.组员呈现微班刊,配演示文稿口头汇报,宣讲心目中的榜样故事,通过评价量规具体评价班刊设计质量。
3.在公开成果展中记录他人建议和观点。
4.拓展主题,形成系列微班刊,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高阶 认知
主要的高阶认知策略:
问题解决( ) 决策( ) 创见 ( √ )
系统分析( ) 实验( ) 调研( )
实践 与评 价
涉及的学习实践:
探究性实践(√):对他人的成果进行基于证据的评论。
社会性实践(√):讨论微刊的要点:分成项目小组,形成小组分工和职责表。
调控性实践(√):制定完成版刊集日程表;修订与反思项目化学习的历程。
审美性实践(√):设计微刊,美观有
技术性实践(√):运用演示文稿、网络信息搜索 等方法,运用图片处理工具等。
评价的学习实践:
探究性实践( √)
社会性实践( √)
调控性实践( )
审美性实践( √)
技术性实践( √)
项目过程:见附件1
一、入项活动(1课时)
二、知识与能力建构(11课时)
三、探索与形成成果(课后)
四、评论与修订(2课时)
五、公开成果(1课时)
六、反思与迁移
所需 资源
拓展文本: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人物公众号资源
项目过程
入项活动(1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真实情境
“柘园之声”征集榜样的故事为真实情景,请你评选出心中的榜样。班级决定进行榜样人物征集,创作微班刊。
二、提出驱动性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分解问题,形成思考路径和问题链。
问题链
1.微班刊的名称是什么?
2.一本微班刊分哪几部分?
3.我们怎么分工合作?
……
三、开始头脑风暴,完成一本班刊包含哪些内容和要求?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
1.设计一个怎样的封面?
2.怎么设计目录?分成几个版块?
3.我们要选取哪些代表人物?
4.采用怎样的形式呈现人物的精神?
5.作品如何审稿校对?
6.如何排版?可以请谁帮忙?
……
四、进行分组,明确各组项目目标。(封面设计、板块设计、内容征集、版面设计……)
知识与能力构建
阶段一:教材文本解读
一、发放 KWL 表,请学生填写关于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的已知的内容、想要知道的部分,在小组内分享, 形成小组的共同的问题清单。
我已经知道了Know
我还想知道What
我学到了Learn
二、借助课文,学习方法
第一阶段
单元导语、任务一、导语
1课时 在单元教学开始前,教师首先引领学生从整体了解单元主题与任务,让学生整体了解本单元中出现的伟人,并介绍相关知识,确定学习目标。
第二阶段 研读课文,学习写人方法
《邓稼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回忆鲁迅先生》
《孙权劝学》
《邓稼先》(2课时)
【子项目:基于《邓稼先》,完成人物故事版面的设计】
一、课时目标:学习勾画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其含义;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崇高品格。
二、项目过程:
(一)入项活动
在《我和我的祖国》《相遇》这一单元中,原子弹科研工作者高远三年未与家人联系,在国家大爱和情侣小爱之间,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同样是面对技术封锁艰难起步,面对艰苦环境挥洒热血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他身上,聚焦了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的崇高品格。榜样的力量编辑组想选用这篇文章进行人物故事版面的设计,从而展现邓稼先的精神品质。
头脑风暴:人物故事版面设计需要哪些元素?
适时提供资源(人物版面范例:关注《读者(校园版)》正文的排版设计)
你将学习:
1.根据需要查找资料,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
2.学习文章,通过关键的语句,深入体会人物形象。
3.设计微刊物的人物故事版面。
你需完成:
1.根据“新华网”公众号的推送《记住!他是邓稼先!》进行提炼概括。
2.根据查找的资料,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进行续写。
3.完成《邓稼先》人物故事版面的插图设计及绘制。
(二)学习过程
任务一:依据课文,学习方法
1.杨某某说,自己与邓稼先“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那么在这篇文章中,也有一个写杨某某与邓稼先直接接触的部分。请同学们朗读《民族感情?友情?》,关注杨某某与邓稼先之间的对话,与改动后的对话加以比较。
杨某某问:“你还是做物理研究工作吗?”
邓稼先说:“是的,我在西北做一项重要研究工作。”
杨某某又问:“美国人说寒春参加了中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是不是这样的?”
邓稼先(涨红了脸,拍着桌子)说:“没有,绝对没有!”
2.细读文章,思考:你对邓稼先还产生了怎样的印象?要求:认真阅读,进行圈画,写下批注。
学生交流,勾画关键词句,如《“我不能走”》一部分的《吊古战场文》引用(环境描写)、“我不能走”(语言描写),《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中两个人物性格的对比等。
3.圈画出杨某某对邓稼先评价的语句,进行朗读。
思路:杨某某从中国历史的角度出发,对邓稼先成功领导研制原子弹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肯定,与此同时,他也从杨某某友人的角度,对朋友的逝世予以深沉怀念。因此,本任务的设计以这两方面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勾画关键词句的形式,选取典型材料,体会邓稼先的人物形象。
任务二:链接材料,运用方法
在邓稼先逝世34年前的7月29日,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官方公众号上一篇推送《记住!他是邓稼先!》。请运用任务一所学的方法(圈画关键句+批注),进一步体会邓稼先的精神品质。
要求:1.寻找并圈画关键句(或最打动你的句子)。
2.对关键句进行赏析性批注。
3.组内讨论交流,分享你独到的想法。
关键句(最打动你的句子)
批注
任务三:设计版面,续写精彩
微刊物的“人物故事”版面需要提供邓稼先的人物生平。请你根据自己所查阅的资料,对邓稼先的人物生平进行续写。
小贴士:你可以仿照课文及推送,先拟定每个部分的小标题,然后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合理发挥想象,凸显人物的精神。
学生组内交流之前搜集到的资料,确定人物故事大概的框架,教师可提供示范,如“百度百科”词条“邓稼先”、“CCTV国家记忆”公众号推送《今天,缅怀“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 “中国军网”公众号推送《邓稼先|冒险抱原子弹碎片,逝前叮嘱“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等。
人物故事板块评价量表: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A(10分)
B(7分)
C(4分)
文字内容
标题拟定,切合文意
故事再写,生动曲折
合理想象,符合史实
排版设计
字号合适,一目了然
插画有趣,富有情境
版面清爽,有详有略
总分
课后任务:
必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人物故事版面的设计,包括文字内容的填写、排版元素的设计等。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2课时)
【子项目:基于《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完成有声版面设计】
核心知识:学会勾画关键词句,能够理清文章脉络,研读典型事件和重要细节呈现人物精神的作用,运用抒情和议论突出人物精神风貌。
项目过程:
(一)入项活动
诗人臧克家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榜样的力量编辑组想选用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有声版面设计与录制,从而展现闻一多的精神品质。
头脑风暴:有声版面设计需要哪些内容?怎样的朗读音频才能打动人?
适时提供资源(人物速写范例:关注感动中国人物、奥运会央视的解说点评)
你将学习:
1.根据需要查找资料,了解闻一多和臧克家。
2.学习文章,通过诗意的语言、动人的细节,读出人物的精神。
3.设计微刊物的有声版面。
你需完成:
查找资料,完成闻一多的人物速写。
选择文案(打动人心的细节)进行脚本设计并录制。
有声版面进行插图绘制。
(二)学习过程
任务一:了解闻一多
课文标题为什么是《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请勾画关键词句,结合文章内容来说明理由。
学生交流,勾画关键词句,形成思维导图。
/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应,构思精巧。(3分)
目录
1.一定的顺序编排(3分)
2.编排美观有设计(3分)
卷首语或序言
1.说明创作意图(3分)
2.文字表达生动流畅(2分)
内
页
1.邓稼先人物版面设计(5分)
2.闻一多有声版面设计(5分)
3.鲁迅系列人物卡片(5分)
4.古代英雄人物连环画(5分)
5.心中的星(榜样文章)(20分)
总分
( 评价意见)
备注:内页内容40分,根据子项目量化表,再确定各项分数。5.目完成后自我评价表
项目完成后自我评价
项目名称:
学生:
日期:
在这个项目中,我所完成的任务是: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是:
问题:
解决策略:
通过这个项目,我的学习收获是:
通过这个项目,我知道了自己的优势有:
我知道自己还需要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如果再做一次这个项目,我会做以下调整: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七下第一单元《榜样的力量》项目化学习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