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高考选科指导(一)》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选科的原则
选科是高中生在进入高中后面临的第一次重要择决。家长在协助高中生在选择选考科目的时候既要考虑社会和政策方面的影响,也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家庭情况。相对来说要了解的情况很多、考虑的因素错综复杂。透视新高考的特点和学生在选科时存在的问题,在学生选择科目的时候掌握一些基本原则是必须的。
(一)满足孩子对学科的兴趣
从学生的学科兴趣与所长出发来选择,这也是此次高考改革非常重要的价值导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持续学习的动力来源。无论具体选择何种科目考试,兴趣是第一前提。满足孩子的兴趣,需要帮助孩子澄清长远的生涯目标,选择与自己理想相接近的学科。满足孩子的学科兴趣,从其反面就是不强迫孩子选择其不喜欢的学科。当然相对来说,高中生对自身兴趣的了解和把握还不够准确、全面和稳定。因此家长在协助孩子认识自我兴趣的时候,要引导孩子多通过自我观察,与同伴比较,听取家长和老师的意见,选择权威的学科性向测验或兴趣测验的方式来认识。同时为了检核孩子的兴趣,还可以多给予其职业体验的机会,从而协助其明确我喜欢的是什么?
(二)考虑大学专业对所选科目的要求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在专业或学科上的发展,新高考大学与相应的专业也对学生的高中学习科目和能力提出要求。这要求所有学生在选科的时候,就要有初步的升学规划,也要考虑选科的覆盖度。从新高考在浙江、上海等地的实施来看,接近一半的高校专业都提出了科目的选择要求,另外不同的学科组合能够报考的专业和类别也存有不同。比如从单科来看,物理能满足覆盖率较大。从学科组合来看物理、化学和历史的组合覆盖率更高。如果同学们没有明确的专业选择且各类学科的学业成就相差不大,在选择学科时,为扩大今后的专业选择面,可以在选科组合时候考虑文理搭配,若所有理科科目实力差不多,可首选物理,文科科目实力差不多,可首选历史。
/
图3-2-4 上海20种选课组合对应的可报专业比例
(三)合理判断孩子各科目的学业水平
按照各省份出台的高招录取改革方案,参加3门科目等级考的成绩将记入高考总分,但是其计分方法决定了该成绩的不确定性、其在总分中的所占比例也表明了与以往“总分简单相加”的录取模式存在不同。因此在指导孩子进行选科的时候不仅仅要处于兴趣,还应该要合理判断孩子各科目的学业水平,了解孩子在相应的所选科目上相较于同一水平参加测试的群体相比是否更有优势。只有了解孩子的特长,才能够在竞争中更加从容,在得分上也更易取得好的百分等级。家长在协助孩子进行特长判断的时候,既要着眼与过去的成就,也要多衡量孩子身上的潜力。另外家长在选择科目时候,最好不要仅凭分数做出选择,避免出现因几次成绩较好或不佳而做出误判,也要注意切勿单凭成绩“扼杀”孩子的选择。
(四)结合孩子想从事的职业做出考虑
选择高考科目其实是在选择今后继续深造的专业和从事的职业,所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职业兴趣,是高中生认识自我的“重中之重”。家长们注意的是,在孩子做出的选择中,我们要尊重,但也可以在就业和发展规划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毕竟孩子在学校很难了解到当今社会的需求,家长还是需要把握一下方向,对孩子做出积极地引导,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给出建议,而非简单地从一些表象中判断职业的好与坏。当然家长也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切勿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家长可以利用自身的阅历加以引导,不要让孩子产生厌恶的情绪。结合孩子想从事的职业出发,就是先规划好未来的职业领域,接着由职业与专业的关系倒推圈定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和学校,结合专业的科目选择要求,再来搭配组合合理的科目。
二、选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读“理科”,那就先在物理、化学或生物中选好1至2科;平时喜欢“小制作”,动手能力比较强,那就可以先把技术科目确定下来。
3.反向逼近法
与前一种方法相反,先确定“肯定不用于高考”的科目,完成规定的必修模块的学习,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把更多精力集中到高考科目的学习上。如:物理这门课学得不好,兴趣不浓,信心也不足,那就可以先确定物理不用作高考。
4.双向聚焦法
这是正向逼近和反向逼近两种方法的整合:先确定1科或2科用于高考,1科或2科不用于高考,将“7选3”缩小为 “5选1”、 “4选1”或 “3选1”,这是种较稳健的选择方式,尤其在有些科目还没学习或尚未学完的高一年级,可首先采用这种方法。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高考选科指导(一)》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