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23课 内战爆发 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年 级
八年级
科 目
历史
授课人
朱某某
课型
新授
课题名称
第23课 内战爆发
课时
1节课
学习目标
1.了解蒋介石邀请毛泽东来XX谈判的目的;
2.知道《双十协定》政.和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3.知道XX区军民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史实。
重难点
内 容
重点
XX谈判的目的、《双十协定》政.和治协商会议的内容、XX谈判的意义。
难点
内战爆发的过程,XX区军民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史实。
教学活动及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一、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XX谈判》,出示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并介绍说:“这是影响中国半个世纪历史风云的国共两党领袖一生中唯一的单独合影。合影的不一定是好朋友,这张合影的背后暗潮涌动,我们今天学习第23课——《内战爆发》。”
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来源:***]
二、
课堂互动,
[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ZXXK]
三、
传授新知
一、XX谈判
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合作探究一:面对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国共两党的态度如何?
国民党:准备内战,消灭共产党,实现一党专政。
共产党:坚持和平、民主、团结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并阅读教材,说一说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XX谈判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背景:
合作探究二:蒋介石既然已定下内战的方针,为什么还三次电邀毛泽东赴XX谈判?蒋介石打了什么如意算盘?(双方的目的各是什么?)
国民党的目的: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3.教师提问:面对着蒋介石的盛情邀约,“一身系天下安危”的毛泽东为什么会去XX呢(共产党的目的)?
提示: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亲赴XX,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4.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找出XX谈判的有效信息。
时间:1945年8月
地点:XX
人物: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
结果:1945年10月10日,签署了“双十协定”。
内容: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意义:为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使得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民心,争取了主动。)
5.教师讲述:按照“双十协定”的要求,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XX召开。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6.教师强调:**_*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1.通过看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的对比的表格,让学生回答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时间、标志。到10月,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占领XX。
2.展示国共双方力量对比表及美国对国民党的援助统计表,更可看出来两党在武器装备硬件设施上差距过大。
面对如此差距,1946年8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坚定了中国人民革命必胜的信心。
三、XX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多媒体展示《全面内战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表》]
项目
国民党方面
共产党方面
兵力
430万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五、板书设计(流程)
六、巩固练习
1. 1945年,文学家郑振铎写道:“从毛泽东先生到了XX,开始会谈以后,我们哪一天不在探问着会谈进行的情形,不在关心着会谈进行得顺利与否?”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士抗战” D.“要和平,争民主"
2。1947年3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XX,是因为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
A.陕北XX区 B.中原XX区
C.东北XX区 D.华东XX区
七、教学反思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第23课 内战爆发 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