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学历案

本文由用户“flx7624”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7-01 09:37:57 举报文档

以下为《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学历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时空观念】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和代表性成果,初步理解科学和文化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知识结构】

/

【名词解释】

工业化:工业化是一个过程,是指机器大生产和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发展并取得优势地位的过程。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表现为制造业与服务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学习过程】

1.回顾所学知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完成表格。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







主要标志







前

政治









资本









市场









劳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0世纪初出现多极化的新格局:1913年英国占世界贸易的1 5%,美国占11%,德国占13%,法国占8%,俄国占4%。

——摘编自刘某某《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三

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1911~1913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1)写出与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密切相关的世界历史大事。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概括这个大事产生的影响。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学历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