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产业园冷链防疫“十必须” 规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进口冷链食品冷库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十必须”规范
一、必须指定一名冷库安全员,监督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
每一个贮存进口冷链食品(含食用农产品)冷藏冷冻库必须指定一名冷库安全员,定期检查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建立日常检查台账并做好登记核实。
二、必须督促从业人员进行海南健康码扫码及每周核酸检测。
冷库须严格按照扫码要求,督促所有直接接触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的从业人员在进入工作场所前须扫海南健康码,“绿码”方可入场上岗。冷库须严格按照每周全覆盖要求,督促所有直接接触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的从业人员应核酸检测每周全覆盖,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情况须在人员健康监测台账如实登记。
三、必须设立人员健康监测、物品检测消毒、环境监测消毒三本台账,并分别登记核实。
(一)设立人员健康监测台账。冷库须加强人员出入管理和每天开展健康监测,须设置区域入口测温点,落实登记、测温、消毒、查验健康码等防控措施,实行“绿码”上岗制;对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的,须立即安排核酸检测及登记检测结果。建立台账登记所有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含食用农产品)的每一位从业人员体温、扫码等情况;对于直接接触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的从业人员,还须登记核酸检测每周全覆盖等情况。
(二)设立物品检测消毒台账。冷库须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含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必须每天登记核实进口冷链食品(含食用农产品)来源、出入库、核酸检测、消毒等记录,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含食用农产品)在进入冷库前必须件件外包装所有表面业经消毒。冷库须在台账上如实记录进口冷链食品(含食用农产品)集装箱号、铅封号和产品名称规格等,留存消毒实施单位出具的消毒证明,做好货物的出入库记录,相关资料和记录应至少留存2年。
(三)设立环境监测消毒台账。冷库须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含食用农产品)装卸货区每日清洁通风消毒全覆盖,对下水道等高风险环境进行每日消毒,并对装卸货区、冷库内部环境、货架等按环境核酸监测每周全覆盖要求,进行每周核酸监测,并在环境监测消毒台账登记。
四、必须确保进口货物入库前每件(独立包装)业经消毒。
进口冷链食品(含食用农产品)进入冷库前,冷库须查验货物所附的消毒证明,如未消毒,则在掏箱卸货时,对该批货物的集装箱货柜内壁和每件货物外包装所有表面进行预防性全面消毒。消毒结束后,消毒单位(实施消毒的相关部门单位、第三方***、经营主体、货主或其代理人等)在省冷藏冷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冷库通)上出具(或上传)该批货物业经消毒的证明。
用于冷库产品的消毒剂应经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备案,并严格按产品说明书使用范围使用,不得违法违规使用消毒产品。低温冷藏、冷冻产品消毒应考虑低温对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影响,不得按常温产品处理方式处理。对冷藏产品按规范指引做好消毒工作。对冷冻产品消毒,应加入降低冰点的物质,如乙醇(在消毒剂里终浓度为10%-30%)作为防冻剂。乙醇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存储和使用不得违反消防安全的相关规定。消毒剂喷洒时应确保消毒剂能够覆盖每件(独立包装)物品的所有外表面,并对已消毒的产品做好标识,未经消毒的产品不得进入冷库。
五、必须督促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并配置“两套衣服”供更换消毒。
冷库须督促所有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含食用农产品)的从业人员在工作期间做好个人防护,按要求佩戴口罩及手套、着业经消毒的工作服或加着隔离衣上岗。冷库须为所有进口冷链食品(含食用农产品)的从业人员配备每天消毒的工作服,若不能保证从业人员着业经消毒工作服工作,则必须配备隔离衣供从业人员加着后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产品),发现销售者有违法行为的,及时制止并报告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
九、必须及时对搬运工用具进行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冷库须对冷链食品全链条经营产业的工作环境,包括运输车辆、工具等,定期进行环境采样,运输车、工具等每天消毒,用于搬运冷链食品原料或半成品的工器具(如转运箱、勺子、钳子等),每次使用完毕须及时清洁和消毒。
十、必须配合做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产品处置。
冷库须制定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方案,对进口冷链食品(含食用农产品)或包装物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及时有效处置。
三亚跨境电商产业园有限***
2021年1月31日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产业园冷链防疫“十必须” 规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