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春分简介资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春分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第四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节。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此日太阳光直射地球赤道,全球昼夜几乎等长。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伊朗,春分是新一年的开始,称为纳吾肉孜节。
中文名
春分
别名
仲春之月
公历时间
每年3月19日或20日或21日或22日
气候特点
春旱、沙尘、倒春寒、低温阴雨
农事活动
作物及时灌溉与播种
起居养生
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外文名
Spring Equinox
涵义
昼夜几乎相等
黄道位置
太阳达到黄经0度[2]
物候现象
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传统习俗
春祭、春菜
历史渊源
名称由来
在每年阳历的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0度,此时正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称春分。春分这一天,太阳的位置在赤道的正上方,昼夜持续时间几乎相等,各为12小时。春分过后,太阳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所以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有记载:“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另外有《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有两方面,一是指一天时问白天黑夜平分;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初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逸周书·周某某》:“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
明某某《震泽长语·象纬》:“二节为一时,阳气上升共四万二千里,正天地之中、春分之节也。”
在中国古历中的也有这样记载:“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
天文历法
天文现象
春分
春分在时间周期上是指太阳位于黄经0°和15°度之间的位置,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但在实务上通常特指太阳真正位于黄经0°的那天:3月20日或3月21日。
我国四季划分的传统方法,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西方四季划分是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点,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西方国家所处的纬度较高,离黄赤相交点较远,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点比"四立"更能实际反映当地气候。西方这种以"二分二至"划分的四季比我国传统"四立"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地球上的现象
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
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参见晨昏蒙影)。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气象变化
春分
春分时节,中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
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
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旱”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描写昼夜等长的,如: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诗词
《春分》(唐)长卿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春分日》(北宋)徐某某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癸丑春分后雪》(北宋)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某某,更暖须留御腊衣。
《春分》(现代)吴某某
度曲犹存玉茗堂,钗头妙语斗新妆。
春分昼夜无长短,风送窗前九畹香。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春分简介资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