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县非遗十三五工作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XX县非遗十三五工作总结
(2016—2020)
一、名录建设
组织开展了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评审工作,新增项目23项,项目总数达110项,县级传承人认定工作启动,共计公布两批,人数达60人。四级名录保护体系逐步完善。
在县级名录建设的基础上,优选项目向上申报,(晋升)传统油茶制作技艺、“百应健脾王”丸药制作技艺、XX古建筑传统技艺等7个项目入选省级第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老粞制作工艺 、XX韩氏彩楼搭建技艺、先生爷的传说等15个项目入选市级第四批非遗名录,至此XX县国家级名录项目达4个,省级名录项目达19个,市级名录项目达31个;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同时展开,王天明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梁某某、呼光华、李某某、陈琳等11人入选省级第五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某某、张荣、梁某某等22人入选市级第三批传承人,至此,XX国家级传承人达5人(2人已故),省级传承人达22人,市级传承人达19人(1人已故)。
在县级第二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评审中,我们结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鼓励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传承人申报并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形成合理梯队,调动年轻一代从事传统工艺的积极性,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队伍”,在传承人较多的项目中,筛选了部分中青年县级传承人。
场馆建设
2018年1月,XX县非遗展览馆完成布展并对外开放,该馆以传统装饰为基调,综合图片、文字、实物、影像等多种形式,对全县的非遗项目和非遗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展示,2020年,建立了非遗数据库,通过展馆的触摸平台向社会开放,实现了对展馆的完善和提升。展馆成为全县非遗展示的平台,宣传的窗口、传习的中心。相继被省委统战部授予“新联会工作站”、*_**统战部、*_**授予该展馆“XX市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在上级扶持和民间资本的运作下,在王家老宅建成王氏妇科展览馆,在108国道旁建设百影砖雕苑和四清醋文化展示园,薛氏漆艺研究院新址建成投入运营,灯艺展示馆进行了改装并重新布展,宝龙鞋业展示馆迁移新址并开放,梁中秀大师工作室、梁某某大师工作室、白氏外科工作室,鉴于原有规模小,择址进行了重建,预计2021—2022陆续开放。
挖掘整理出版
XX传统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辑,对XX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汇集,给予原真性的保护,以供后人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相继出版了《王氏妇科百年传承录》、《XX票号史料汇编》、《XX弦子书》、《XX纱阁戏人》、《XX灯彩艺术》,《XX传统石刻》、《历代灯具典藏》两书整理工作基本完成预计2021年出版
此外,将XX传统手工技艺传习培训基地2012——2015年工作进行了汇编,编辑了《XX手艺》、《中国的世界非遗》等册子进行宣传。
宣传推广
1、媒体宣传。与省非遗中心合作,完成了XX推光漆器髹饰技艺、XX牛肉传统加工技艺、曹家熏肘制作技艺、宝剑制作技艺、宝龙斋布鞋制作技艺、长升源黄酒酿制技艺6个项目的摄录工作;与央视老故事频道——非遗中国行栏目组联合,完成了对XX推光漆器髹饰技艺、XX牛肉传统加工技艺两个国家级项目的摄录工作;与“艺匠天下”***合作,铺开了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的专题拍摄,已有六个项目完成;此外,利用XX旅游官方微信,相继制作了10余个项目的专题宣传;启动了“厉害了、XX非遗”抖音号专项宣传;将非遗纳入“学习强国”答题宣传。
2、展会宣传。2018年6月7日至9日,在XX电影宫举办了“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这次活动,对30部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交流,方便大众学习传统工艺知识。鼓励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或组织传统工艺相关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依托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积极开展面向社区的非遗展演、体验、传习、讲座、培训等各类活动,使各级公共文化机构成为普及推广传统工艺的重要阵地,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增强非遗的社会认同。
7、做好非遗整体性保护工作
按照《国家级***法》要求,要继续充实非遗中心这一非遗建设管理专门机构,按照“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县非遗十三五工作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