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主观题九大重点知识

本文由用户“shensutao”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0-03-27 13:23:53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中国近现代史主观题九大重点知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历史科中国近现代史主观题九大重点知识

中国近代各阶级各阶层的抗争和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及结果和影响或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面对深重的内忧外患,不甘沉沦的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和阶层一直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抗争和探索,现简要归纳如下:

阶级或

阶层

抗争或探索

道路

影响或作用

启示



农民

XX里人民抗英斗争



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是不可能救中国的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起义,

暴力反抗

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给外来侵略以沉重打击,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义和团运动

暴力反抗

粉碎帝国主瓜分中国的迷梦





地

抵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向西方学习,但并真正行动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

由于阶级局限性,企图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不可能让国家富强起来的





洋

曾、李等掀起的“中体西用”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洋务运动

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兴办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等

引进了……培养了……抵制了……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民族资产阶级

维

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通过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是一次进步的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运动,是近代中古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和革命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革

掀起了辛亥革命运动

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共和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激

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通过学习民主和科学来走思想救国的道路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武器;有利于文化的繁荣普及

脱离群众基础、缺乏革命行动的新文化运动同样不可能救中国



无产阶级

共产党领导人民打倒军阀、“工农武装割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国民党反动派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等(P48);推翻了帝、官、封三座大山,中国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等(P91)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以日本两次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抗战和当前中日关系恶化为主题,考察中日之间的各种知识。如两次侵华战争的原因、结果的异同。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一)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明治维新期间,明治政府确立了对外扩张政策,并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927年的“东方某某”上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1936年出台了《国策基准纲要》。把侵略中国作为基本国策。整个近代史上的中日关系就是以日本的这种侵华为主要特征的,其侵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军事上:多次发动侵华战争。1874年日本在美国支持下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实质上也属于侵略中国的战争;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逐步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侵华战争中,日军对中国XX的军民进行了野蛮的大屠杀。

政治上:(1)先后同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签订了《XX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淞沪停战协定》、《何梅协定》等。(2)支持中国反动实力,扶植在华代理人。先后支持袁世凯、张某某、段某某等军阀,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支持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推行“以华某某”政策。

经济上:(1)勒索巨额赔款。1874年勒索白银50万某某;《XX条约》清政府赔款日本白银2.3亿两;《辛丑条约》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一起勒索中国白银4.5亿两。(2)资本输出。《XX条约》取得开设工厂权,大规模资本输出开始。(3)商品输出。一战期间,日本乘机扩大商品输出,成为对华经济掠夺德三个主要国家之一。(4)全面侵华期间掠夺沦陷区。

思想文化上:全面侵华期间,日本在沦陷区推行愚民同化政策,企图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反抗意志,实现同化政策。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日关系

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经历了两个时期

冷战对立时期(1949-1972年)。此时中日关系处于不正常状态,原因是中国政府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对日本在华财产采取一律没收的政策。日本则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态度,加入美国的对华包围圈,拒不承认新中国。

友好和平时期(1972年至今)。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迫使日本重新调整对华政策。随着日美矛盾加剧,日本迫切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采取比较自主的对华政策。因此,田中内阁下决心顺应民意和时代潮流,决定与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中日正式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开始了新的木林友好关系,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三)对中日关系现状的认识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在经贸方面,中日经济的交往给两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美、中欧、中日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关系的三答板块,日本是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中国是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场。此外,双方在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合作。中日发展经贸合作有利于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但是中日之间仍然摩擦不断。主要是因为日本政府在如何对待侵略历史问题山、台湾问题上和领土问题上没有正确的态度。近年来,接连出现的“教科书事件”、参拜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主权归属之争、XX石油问题以及日本销毁在华遗弃化学武器的问题等,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总之,合则两利,只要双方友好往来,就会促进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而对立和战争则带来巨大的灾难。

(四)要重视比较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异同。

尤其要注意两次战争的最大不同在于结果的不同。而结果的不同的原因要从领导者、民众、抗战路线、国际援助等方面来分析,尤其要注意抗日战争胜利的最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不同时期产生或发展的原因、情况及其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影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在中国先后存在了近百年,基本上是一种进步和革命的因素。

1、产生: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影响其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等条件;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企业利润的诱导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之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产生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夹缝当中的,在加上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其不可避免的“先天发育不良,后天营养不足”,具有两面性的特点。

另外,本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产生于沿海地区,创办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如**_*的发昌机器厂,广东XX陈启沅的继昌隆缫丝厂,**_*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是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代表。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地区比较早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瓦解较快。

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瓦解了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产生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如早期维新派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进行商战;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只是;有的还主张在政治上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也壮大了中国的无产阶级力量,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XX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偿还贷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3、较迅速发展: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受到帝国主义的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但由于自然经济的瓦解,清政府的“新政”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它仍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这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的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开始成长起来。如收回利权运动,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同盟会的诞生,辛亥革命等运动。

4、进一步发展:1912-1919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多种因素的联合影响下,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些因素有:

内因: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提高,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如“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思潮的影响),尤其要注意孙*_**国近代化的努力。

国内因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国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而不是全部)障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外因素,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不包括日美)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只能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

特别提醒:在这里经常会考察的问题就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大家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清楚题目要的是辛亥革命后进一步发展的最重要原因还是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如果问的是前者那一般就是说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如果是后者,那一般就是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发展概况: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也发展到了自己的顶峰阶段,开办工厂数量增加,投资额扩大等。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业和面粉业。也要注意这个时期的立宪派在发展实业方面的活动,尤其要注意几个著名的代表人物。如“南XX周”、荣氏兄弟等。

特点: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本时期的民女足资本主义仍然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轻工业畸形发展,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对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如掠夺资源、争夺市场和劳动力、封锁技术和机器等,也可以说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其次,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时分薄弱。尤其是在重工业方面。

第三,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掀起了更深层次的新文化运动。也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一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最重要的影响)。

5、显著发展:1927年XX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国民政府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再加上中国人民又一次掀起了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显著发展。

6、衰落: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战争的影响,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在加上国民政府的掠夺,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雪上加霜,迅速衰落。解放战争期间,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更加残酷的压榨和剥削使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奄奄一息。尽管如此,民族资产阶级依然为中国的前途不断努力,如主张联共抗日,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等,成为中共的可靠盟友之一。

7、新生: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获得了新生。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共的领导下积极参政议政,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8、消亡:1953年开始三大改造后,政府采取赎买的政策,逐步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和高级国家资本主义,最终转化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一部分。考察中国四、近代化(现代化)的含义及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开始到现在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国防、教育、法制等各方面近代化的探索和努力。(要注意其系统性)

四、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演变及历史教训和启示。

1、关系演变:

(1)、各自独立

国民党:1894建立兴中会、1905年建中国同盟会、1912年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共产党:1921年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共的成立,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2)、大革命时期-- 合作 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影响:基本消灭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国共第一次合作

(3)、土地革命时期--分裂 原因:蒋介石叛变革命,镇压人民 影响: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侵略带来可乘之机

(4)、抗日战争时期--合作 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影响: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5)、解放战争时期--分裂 原因:蒋介石发动内战,实行独裁 影响:祖国至今未能完全统一

(6)、通邮、通商, 和缓松动;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①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1981年叶某某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主张国共对等谈判, 为解决台湾问题,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②1980年以后,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已经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③2005年4月底—5月初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揭幕开了两党合作和两岸关系的新篇章。

④趋势:“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海内外中国人共同心愿,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2、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规律与认识 (1)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 (2)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政局,合作与分裂都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我们从中得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3)中共调整与国民党的关系说明,中共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方针,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4)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或合作对抗,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这表现为: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工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五、台湾问题关键词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与大陆有着血肉不可分割的联系,无论历史文献记载、出土文物、民族语言、文化宗教、人伦道德、风俗习惯,以及两岸人民的亲缘关系等都证明台湾和大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1).从地理角度分析,台湾是我国大陆架向东自然延伸的部分,地质历史上曾长时间同大陆连在一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水入侵台湾才同陆地分开。因此从地质、地形、动植物等方面来说,台湾和大陆都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

(2).从历史角度分析,有文献记载为证。早在三国、隋朝时,内地与台湾就有了联系,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台湾正式成为中央管辖区。清代前期,欧洲殖民国家荷兰侵占台湾,后被我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后来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清在台湾设府,直属福建行省。近代以后,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于中法战争结束后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这些都可以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但是后来日本挑起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台湾与大陆分离了半个世纪,直到1945年10月根据开罗宣言台湾回归祖国,置于中国主权之下。1949年10月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的存在,从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的历史事实出发,理所当然地要对台湾省行使主权。

(3).从政治角度分析,我国是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社会主义国家。台湾是***分,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一个特别行政区。它直接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台湾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中国是一个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台湾还没有统一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下,我们提出“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台湾问题,***的地位及其制度的特殊性,这是顾及各方面利益的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它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综上所述,台湾无论如何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由于退踞台湾的国民党当局一再阻挠和外来势力的干涉,造成台湾与大陆分裂的局面。因此,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摆在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三)、台湾问题现状

1.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尊重台湾现状,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这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赞同,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统一祖国创造了条件。 2.1988年,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去世,李登辉上台。90年代初,李登辉不顾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反对,相继抛出所谓“一中一台”,“两国论”。并发表无耻谰言,宣称祖国大陆和台湾事实上就是两个国家,并要与祖国大陆建立所谓“国与国关系”。此言论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 3.1999年,素有“台独”思想的陈水扁上台,变本加厉宣扬“两国论”,严重损害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也遭到国际上的一致反对。 4.为了将所谓的“两国论”合法化,陈水扁又导演了所谓的“全民公投”,妄国将“两国论”合法化,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2004年3月20日,在陈水扁,吕秀莲等“台独分子”的导演下,公投开始。但遭到了绝大多数有良知的台湾人的抵制。所谓的“3·20公投”,遭到可耻的下场。这再次表明台独势力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得人心。“一国两制”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 台湾当局的“两国论”的实质是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两国论”分裂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根本对立的。 5.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再次向全世界人民重申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外来干涉的决心。同时告诫那些妄图分裂中国、分裂中华民族的人。 6.2005年5月,***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来到祖国大陆。两人都不约而同的重申了“一个中国”的立场。这说明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绝大部分中国人是认同“一个中国”的。“台独”是不得人心的。 7、200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中国国民党主席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变革,给一度徘徊的社会主义实践注入了新的生机,被激活的生产力向国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发展潜力。

  (3)概括指出三位伟大人物对中国现代化的突出贡献。 答:孙山.中: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封建帝制,积极投身实业救国。

毛泽东: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领导人民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实施“一五”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召开一届人大,制订社会主义宪法。

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按“一国两制”解决港、澳、台问题等。

  (4)三次巨变都伴随着对现代化建设模式的探索,三位伟人始终坚持寻找适合本民族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试概括三位伟人向“外人”学习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特点和最终结果。 答:孙山.中仿效欧美“走美国的路”

毛泽东“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应知应会题库500题
  2.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点
  3. 人工智能技术情报2020年第1期(总第11期)
  4. 中国近代史纲要(3)
  5. 中国近代史内容
  6. 近现代史纲要重要笔记整理
  7. 【考试精简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
  8. 资本—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两方面)大纲
  9. 资本—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两方面)
  10. 疫情中的中国速度五年级征文
  1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试题及答案
  12. 读《习近平扶贫故事》有感
  13.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1
  14. 入党申请书范文2000字
  15. 疫情中的中国精神
  16. 中国近现代史主观题九大重点知识
  17.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以上为《中国近现代史主观题九大重点知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