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教师发展测评应用能力点及应用能力考核要点(1)

本文由用户“n胸小别唧唧”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4-11 13:03:56 举报文档

以下为《附件3:教师发展测评应用能力点及应用能力考核要点(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附件3

教师发展测评应用能力点

应用模式

所属维度

应用能力点



多技术融合

学情分析

A1 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教学设计

A2 数字教育资源管理







A3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A4 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学法指导

A5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A6 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A7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A8 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A9 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







A10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A11 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







A12 家校交流与合作





学业评价

A13 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







A14 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融合创新

G1 多技术融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G2 多技术融合环境下教研活动组织或参与







G3 多技术融合环境下教学模式创新



智慧教育

学情分析

G4 基于数据分析的学情诊断







G5 基于智能反馈的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B1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B2 创造真实学习情境





学法指导

B3 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B4 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







B5 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





学业评价

B6 应用或创建数据分析模型





融合创新

G6 智慧教学的方法与环境







G7 智慧教育背景下教研活动组织或参与







G8 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学模式创新



说明: 1.每位教师选择不少于3个能力点,需涵盖3个维度,根据能力点参与对应的网络课程学习与校本实践应用,对应能力点提升情况进行考核。 2.“融合创新”是教师的必选课程,能力点不少于1个。





应用能力点考核要点

A1 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实践问题

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我们能够开展什么形式的测验与练习活动?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测验与练习活动时需要提前考虑哪些问题?



能力描述

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或课堂外开展测验与练习活动,从而丰富测验与练习的活动形式提高测验与练习活动的评价反馈效率及时诊断学习掌握情况,为教学策略调整和差异化学习支持提供依据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积累形成测验与练习的资源库



实践任务

1.工具介绍:选择一种你常用的测验与练习工具,介绍其基本功能及特点,同时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分析其应用情境与使用策略。建议结合图文进行呈现。 2.实施方案:请描述测验/练习实施过程,包括实施时机、实施条件、教师准备、学生准备等,以视频形式提交。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原则上不超过 5分钟。 3.学生体会:两名学生对活动参与过程进行回顾,说明他们在该活动中的体验与感受。以音频或视频形式呈现,每个学生的回顾时间不超过 2 分钟。



A2 数字教育资源管理



实践问题

有序管理数字教育资源有哪些技巧方法? 如何提高数字教育资源的检索效率?



能力描述

掌握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从而有序管理数字教育资源形成属性和特征丰富的数字资源库提高资源检索效率和利用效率依据教学目标有效整合多种信息资源。



实践任务

1.成果展示:展示你日常所用的两个资源管理文件夹(电脑本机或网络存储均可)截图,每个文件夹资源的呈现至少包括三级,且呈现资源丰富,分类合理,命名采用了一定的规则,管理系统有序。 2.方法介绍:以视频形式记录一种资源管理工具(如网盘、云笔记等)的使用过程,描述时需同步介绍具体操作,必要时说明操作缘由,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



A3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实践问题

制作微课程时需考虑哪些关键问题? 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是否需要考虑其教学应用情境?为什么? 如何利用微课程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能力描述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设计并制作微课程,从而呈现关键信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



实践任务

1.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师自主选择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撰写微课程设计方案,包括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流程与内容设计以及实施思路。 2.微视频:依据上述方案开发并提交微视频,视频长度不超过 10 分钟。 3.学生体会:两位学生使用微课程进行学习的感想和体会,以录音或视频形式提交。



A4 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实践问题

典型的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模式有哪些? 如何利用技术有效整合与分享学习资源? 如何利用技术促进学生交流与协作?



能力描述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合理借助信息化手段支持探究型学习活动,从而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为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过程记录提供交流和协作的工具或平台为教师过程跟踪、行为分析与及时干预提供支持提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工具开展学习的能力



实践任务

1. 活动设计:提供一份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需包括学习主题与目标、学生情况、探究任务、活动过程、学习资源和评价要求等。 2.技术应用计划:介绍本活动设计中的技术/资源的应用设想和目的,以视频 方式提交。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原则上不超过 5 分钟。



A5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实践问题

除了演示文稿,支持课堂讲授的技术工具还有哪些?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满足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和起点差异?



能力描述

教师借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与优化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课堂讲授活动,从而有助于知识和技能的形象化与直观化通过多种方式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和关键问题为学生参与知识理解和建构提供丰富的学习支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发学生感知、记忆、想象、创造等思维活动。



实践任务

1.教学设计:请提交一份课堂讲授环节的教学设计,需包括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学对象及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所选技术以及技术使用的目的等。 2.课堂实录:依据上述教学设计,选取课堂代表性实录片段(需同时出现教师和学生),视频原则上不超过 10 分钟。 3.教学反思:该讲授活动实施效果如何?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否不可替代?是否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请就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



A6 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实践问题

有哪些技术工具可用于课堂中的总结提升环节?怎么用?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形成整体性的知识理解?



能力描述

教师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资源或工具开展课堂总结与提升活动,从而提升知识巩固的效果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整体理解与应用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和发现知识之间的关联帮助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掌握联系、归纳、对比等总结方法。



实践任务

1.教学设计:请提交一份针对总结提升环节的教学设计,需包括教学主题、教学内容、目标、过程、所选技术以及技术使用的目的。 2.课堂实录:依据上述教学设计,选取课堂代表性实录片段(需同时出现教师和学生),视频原则上不超过 10 分钟。 3.教学反思:该总结提升活动实施效果如何?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否不可替代?是否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请就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



A7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实践问题

哪些技术或资源能够支持技能学习与方法习得类的学习活动? 哪些技术工具及技术使用方式有助于清晰、准确地进行方法示范和指导? 如何利用技术工具丰富学习情境、促进方法练习和迁移?



能力描述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或资源支持写作表达、推理演算、调研分析等方法的教学,从而清晰、准确地进行方法示范和指导创设更为丰富、适切的方法体验、习得和迁移的情景有助于检验学生方法掌握的情况提高教师反馈与指导的效果



实践任务

1.教学设计:请提交一份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的教学设计,该计划中包括主题、教学对象及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所选技术以及技术使用的目的。 2.课堂实录:依据上述教学设计,选取课堂代表性实录片段(需同时出现教师和学生),原则上不超过 10 分钟。 3.教学反思:该方法指导活动实施效果如何?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否不可替 代?是否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请就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



A8 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实践问题

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时代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日常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哪些信息素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能力描述

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合理合法地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在数字资源使用过程中保护知识产权,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养成良好的网络社交行为礼仪判断网络环境的安全性,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游戏,恰当处理虚拟时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实践任务

1.活动设计:提交一份针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活动设计方案,包括主题、目标与内容、对象、活动形式、环境等。 2.活动简报:提交与上述方案相对应的活动简报,要求有真实的活动照片,图文并茂,完整展现活动过程。 3.活动视频:提交活动视频,不超过 5 分钟。需包含教师本人对活动设计的说明片段以及两名学生课后的感受。



A9 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



实践问题

在你所任教的学科领域,有哪些技术工具有助于创设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环境?支持学生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合理角色应该是什么?



能力描述

鼓励和帮助学生借助技术来发现与解决问题,从而创设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技术环境帮助学生掌握用技术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与应用知识持续跟踪与实时记录问题解决过程尝试将问题解决过程可视化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批判思考能力以及自主构建能力。



实践任务

1.活动案例:请提交一份在教师支持下学生用技术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案例描述,案例中需要包括问题情境、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成果、教师的支持以及信息技术的作用。建议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呈现。 2.学生反思:请两位学生分别回顾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并描述技术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视频形式提交,不少于 2 分钟。



A10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实践问题

技术环境下,学习小组的产生方式有哪些? 利用技术促进小组成员及时交流与深度互动时,有哪些有效策略与方法?



能力描述

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从而丰富学习小组产生方式提高小组成员学习活动的参与度保证小组成员平等地获得学习资源及时了解并有效推进小组学习进展促进小组成员及时交流与深度互动推动集体智慧的沉淀和分享



实践任务

1.实施计划:提交一份利用技术支持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至少需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习活动目标与任务、活动计划(时间、分组策略等)、过程监控举措、学习成效评价、技术环境设计等。 2.技术使用记录:用照片或截图的方式呈现技术使用的过程或重要环节,建议配上必要的文字说明(如活动环节、任务等)。 3.学生反思:请两位学生分别回顾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并描述技术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视频形式提交,不少于 2 分钟。



A11 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



实践问题

课堂教学环境中,有哪些技术工具能够支持学生进行展示交流? 如何提高展示交流环节学生的参与度?



能力描述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课堂内外的讨论、辩论、成果展示等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拓展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实时展示与分享过程性学习成果实现基于成果的批判性思考和深度互动,推动过程性成果的沉淀与积累



实践任务

1.活动设计:提交一份运用技术手段支持学生展示与交流分享的活动设计,包括活动主题与目标、对象分析、活动过程、所用的技术工具以及技术工具使用的目的。 2.展示交流过程描述:描述展示交流的过程,包括展示内容、交流展示方式、活动实施效果以及技术的使用过程等。以视频形式提交,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原则上不超过 5 分钟。



A12 家校交流与合作



实践问题

日常教育教学中,你经常使用哪些技术工具开展及时、深度的家校沟通? 利用技术工具可以开展哪些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



能力描述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家校交流与合作活动,从而及时向家长传递学校信息促进家校双方及时、深度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拓展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机会,提高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帮助家长理解学校教育理念,对家长实施及时、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



实践任务

1.工具介绍:选择一种你常用的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技术工具,介绍其基本功能及特点,同时结合你的教育教学实践分析其应用情境与应用策略。建议结合图文进行呈现。 2.活动描述:分享一次你所实施的家校交流与合作活动,包括活动形式、家长参与方式、所选工具及作用、活动效果、教师反思等。用视频形式提交,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



A13 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



实践问题

使用评价量规有哪些好处? 量规使用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量规使用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能力描述

在教学中设计并应用评价量规,从而提升对教学目标和过程的精细化设计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习目标和评价要求适时引导学生调整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反思支持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保持评价标准一致性,提升评价科学性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实践任务

1.量规:提交一份量规,要素至少要包括评价指标、评价等级、指标的分级描述。 2.量规设计与应用思路:结合教学主题、评价目标和应用对象,讲解量规设计的依据、设计过程以及应用计划。以视频方式提交,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 3.教师/学生反思:请提交教师或两位学生针对该评价量规使用过程与效果的总结与反思,用视频或音频格式提交,每份反思不少于 2 分钟。



A14 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实践问题

能够支持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的评价工具有哪些? 利用评价工具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那些能力?



能力描述

在信息化环境中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从而推动自评和互评活动有序开展,扩大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的范围和深度,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持续跟踪和记录自评和互评的活动过程 为学生创造自我反思与自我认知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欣赏和学习他人的长处。



实践任务

1.评价工具及说明:提交一份工具及说明,包括:(1)选择/设计的自评或互评工具(结合学习目标、学习环境、学生情况、活动过程等);(2)描述该工具将如何支持学生开展自评或互评。 2.学生活动案例:请用视频方式记录 2 名学生或一个小组应用该工具开展自评或互评的过程,或由 2 名学生描述应用评价工具的过程,原则上不超过 10分钟。 3.教师反思:请回顾你所开展的自评或互评活动实施过程,是否出现过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状况?技术在实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还存在哪些问题?



G1 多技术融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实践问题

什么是多技术融合教学? 多技术融合教学的基本模式?如何选择? 多技术融合教学的主要目标与策略?



能力描述

在多技术环境下,合理使用多种教学工具,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从而根据前期教学数据进行学情分析,做好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习评价与指导信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推动学生认知发展 记录学生学习过程数据,推动教学大数据的沉淀和挖掘



实践任务

1.工具介绍:选择一种你常用的教学工具,介绍其基本功能以及特点,并结合你的教育教学实践分析其应用情境与使用策略。建议结合图文进行呈现。 2.线上教学视频:截取部分教学视频片段(需出现教师本人形象和有关授课过程、讲义或资源),原则上不超过 10 分钟。 3.学生体会:两名学生对课程过程进行回顾,说明他们在该课程中的体验与感受。以音频或视频形式呈现,每个学生的回顾时间不超过 2 分钟。



G2 多技术融合环境下教研活动组织或参与



实践问题

多技术融合环境下教学中有哪些问题值得研究? 信息技术能为教研活动组织提供哪些便利? 怎样使用技术工具提高教师教研活动的内驱力和能力?



能力描述

在多技术融合环境下,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全方位开展基层教研工作,从而在教研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不可或缺的作用明确实践当中具有研究价值的“真”问题,在一定的理论或思想指导下,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开展教研,能够熟练应用问卷法、访谈法收集数据 有意识地积累教学过程中师生使用的材料、资源以及过程中的图片、视频、录音等实物证据,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教学规律,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将以上教研探索活动形成文字,撰写论文



实践任务

1.教研活动方案:以本校实际教研活动实践为例,提供多技术融合环境下的教研活动方案,需说明教研主题、教研目标、教研形式,以及信息技术教研工具的应用过程与方法。 2.教研活动总结:请回顾你所开展的教研活动实施过程,使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工具或技术?在哪些地方体现了智慧教育的理念?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解决了实际问题?还存在哪些问题?以视频形式提交,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 3.教研论文:根据上述的教研活动撰写论文,字数要求 3000~5000 字。



G3 多技术融合环境下教学模式创新



实践问题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哪些? 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



能力描述

在多技术融合环境下,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构建具有可操作性和稳定性且适用于多技术融合环境的教学模式,创建更加真实的学习情境,实现课堂教学多样化、趣味化,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问题解决、实践创新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实践任务

1.模式介绍:选择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介绍该模式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对象、适用学科内容、适用环境、操作程序、使用的技术工具以及应用策略等,建议结合图文进行呈现。 2.教学案例视频:针对一个主题,基于上述模式,选取课堂代表性的实录片段(需出现教师和学生),体现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和流程,视频原则上不超过10 分钟。 3.学生体会:两名学生对课程过程进行回顾,说明他们在该课程中的体验与感受。以音频或视频形式呈现,每个学生的回顾时间不超过 2 分钟。



G4 基于数据分析的学情诊断



实践问题

有哪些统计技术可以用于数据统计分析? 哪些技术工具能够将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可视化? 应用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哪些学情?



能力描述

掌握学生学习行为数据获取和分析的方法,从而多渠道搜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合理选择某种统计技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假设和验证 能够多角度分析与解读数据,包括学生学习偏好、学习进度、学习努力程度、学习掌握情况、学习成绩在班级所处的位置等能够根据学情诊断结果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慧教育环境下教学模式创新



实践

问题

智慧环境下教学模式包含哪些要素? 智慧环境下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哪些? 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实现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创新应用?



能力

描述

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合理利用智慧教学工具,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合理应用智慧教学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恰当的使用智慧教学环境的硬件资源(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动态监测学生学习状况,发现学习存在的问题,更加灵活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构建具有可操作性和稳定性且适用于智慧教育环境的教学模式



实践

任务

1.模式介绍:选择一种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介绍该模式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对象、适用学科内容、适用环境、操作程序、使用的技术工具以及应用策略等,建议结合图文进行呈现。 2.教学案例视频:针对一个主题,基于上述模式,选取课堂代表性的实录片段(需出现教师和学生),体现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和流程,视频原则上不超过10 分钟。 3.学生体会:两名学生对课程过程进行回顾,说明他们在该课程中的体验与感受。以音频或视频形式呈现,每个学生的回顾时间不超过 2 分钟。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附件3:教师发展测评应用能力点及应用能力考核要点(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