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如何开展软件的缺陷分析1126》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希赛网软件测试频道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媒体均不得改变其形式进行转载或摘录,违者必究!
如何开展软件的缺陷分析
邓某某
摘要:阐述了缺陷分析在软件开发中及软件发布后的重要作用。介绍缺陷分析的做法,包括缺陷信息的收集、统计和分析指标,以及一些实例。
关键词:软件、缺陷、分析正文:
一、缺陷分析的作用
软件缺陷不只是通常所说程序中存在的错误或疏忽,即俗称 的 Bug。其范围更大,除程序外还包括其相关产品:项目计划、需求规格说明、设计文档、测试用例、用户手册等等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强调,在软件工程整个生命周某某任何背离需求、无法正确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的问题,包括存在于组件、设备或系统软件中因异常条件不支持而导致系统的失败等都属于缺陷的范畴。
软件测试的任务就是发现软件系统的缺陷,保证软件的优良品质。但在软件中是不可能没有缺陷的。即便软件开发人员,包括测试人员尽了努力,也是无法完全发现和消除缺陷。如何做到最大限度地发现软件系统的缺陷,人们首先想到提高开发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科学地应用测试方法和制定优秀的测试方案。但这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实施缺陷分析。
缺陷分析是将软件开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进行必要的收集,对缺陷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汇总统计,计算分析指标,编写分析报告的活动。
通过缺陷分析,发现各种类型缺陷发生的概率,掌握缺陷集中的区域、明晰缺陷发展趋势、了解缺陷产生主要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遏制缺陷发生的措施、降低缺陷数量。对于改进软件开发,提高软件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缺陷分析报告中的统计数据及分析指标既是对软件质量的权威评估,也是判定软件是否能发布或交付使用的重要依据。
二、管理软件的缺陷分析
不同于系统、工具、工控、游戏等软件,管理软件在实际运行时面临情况要复杂得多。首先是用户的需求更加不统一,而且随时间的推移需求发生变化快、变化大;其次运行环境更复杂,除受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影响外,用户在网络、甚至同一计算机安装运行不同性质
和背景的应用软件,其影响很难预测;再者客户的操作习性不同,等等。因此管理软件的种种缺陷,不是在开发时通过测试都能预计的。预测并控制缺陷有效手段之一是缺陷分析。
在高级别的 CMM 中就包含了缺陷分析活动。缺陷分析更是一种以发展方式进行软件过程改进的机制。
三、缺陷的信息收集
软件工程通常要求为开发项目建立缺陷管理库,也有人称为变更控制库。从发现缺陷开始创建变更,直到缺陷解决、经验证、关闭变更止。在缺陷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记录了大量相关资料,它们是缺陷分析所需要的宝贵信息。
由于变更库并不专为缺陷分析而设计,缺陷分析主要关心以下信息项:变更编号、变更主题、变更提交的日期、变更状态、变更性质、变更解决的日期、变更产生的根本原因、解决变更的工作量、验证变更的工作量、变更的严重性等级、变更所属软件产品及子系统、变更修改的模块、变更产生的阶段、变更来源、变更测试情况等。
缺陷信息部分是在创建变更时输入的,部分是在变更解决中或解决后输入的。为了实施统计,有些缺陷信息必需事先设定关键字。
变更控制库中有一信息项——变更原因,由修改缺陷程序的程序员详细记录缺陷产生的具体原因。这项信息显然无法直接用于分类和汇总。变更产生的根本原因信息项,则是基于变更原因的关键字字段,是专为处理缺陷分析中缺陷原因而设计的信息项。
软件发布前缺陷分析所用缺陷根本原因的关键字,可以有下几种实例:
编程:原始编程出错,没有客观原因。
修改:由于修改缺陷而引发的新变更,并且引发的变更与原变更的错误是相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易忽视缺陷分析活动的正常开展,甚至认为它是多余的。再者缺陷分析需要收集大量缺陷信息, 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而且一些分析指标数据没有长期的积累其指导意义并不大。因此缺陷分析需要制度化、纳入日常工作中定期进行。
为确保缺陷分析活动的开展,机构的高层领导也应予以重视,给予资金、人力及其他资源的支持。尤其当缺陷分析的结果涉及到需要改变机构的组织或机构标准软件过程时,高层领导必须直接参与,使措施落到实处,控制产生缺陷的共同原因。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希赛网软件测试频道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媒体均不得改变其形式进行转载或摘录,违者必究!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如何开展软件的缺陷分析1126》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