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五下4-1《温度和水的变化》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温度和水的变化
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 吴某某
【教材简析】
作为单元起始课,需要了解学生对热现象的原有认知,引导学生思考贯穿整个单元的主题:热在物体间是怎样传递的?本节课通过研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温度变化表示了热量在传递,完善了“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教科书的图片,展示了自然界中的水以三种形态存在着,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的水,并思考:水以什么形态存在,不同形态的水怎样运动变化,以及水的形态变化的相关因素。
探索板块,探究活动1主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整理原有前概念后, 梳理水的形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尝试写出完整的假设,并思考如何去验证这个假设。探索活动 2 是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将水加热至沸腾,随后停止加热,观察温度和水的形态变化,记录下温度和水形态的变化。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水在被持续加热的过程中,温度先是会不断升高,当水开始沸腾,温度会保持不变;停止加热后,当沸腾现象消失,水的温度发会下降。继续加热,会有相同的现象。
拓展部分探索水的温度下降到 0 ℃以下和上升到 0 ℃以上的变化。在水结成冰和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热量随之减少或增加。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水》单元学习中借助温度计等工具,已经探究了水沸腾了、结冰了,冰融化了等现象。但只是停留在温度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之间,没有深入到“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让五年级的学生探究“热”,主要还是观察和思考一些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热现象。并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
2.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3.分析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情况,知道水的凝固点和沸点。
科学探究目标
1.尝试从事物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
2.能够基于所学的知识,对研究问题做出假设,说明假设的依据。
3.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用酒精灯、三脚架等组成加热装置,开展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探究活动。
4.通过持续加热和停止加热,记录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用证据来检验 自己的假设,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5.能够对探究活动进行小结,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
科学态度目标
1.形成对热量与水的温度变化、形态变化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通过长时多次的测量和记录,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
3.树立用证据说话的意识,能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
4.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主动研讨与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存在。
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
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难点: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水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课件资料
学生: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铁架台、温度计夹子、热水、护目镜、湿布、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水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课件资料]
1.出示课件图片。
提问:图片中的水以哪些形态存在?(预设:湖里的水、雪山上的冰雪、空气里的水蒸气,追问:水蒸气你能看到吗?天空中云朵是水蒸气吗?板书:水 、冰、水蒸气)
提问:水的这些形态会发生变化吗?(预设:冰化水、水蒸发,水蒸气凝结,水结冰。板书:添加箭头)
水在自然界里的形态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预设:会和气温、阳光等因素有关)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察冰块的融化过程。2.将一小杯水放在加盐的冰块中间,借助温度计观察水的变化)。
3.课后合作完成拓展任务(预设:可以制作小视频展示)
【板书设计】
1.温度和水的变化
水—加热到 100℃(沸腾)—水蒸气
水—?—冰
【作业设计】
实验观察:(2选1)
冰在水中的变化
时间
0分钟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温度
冰块
一小杯水在盐水冰块中的变化
时间
0分钟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温度
水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五下4-1《温度和水的变化》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