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水知识清单

本文由用户“kvcl0rzhp47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3-12 11:34:44 举报文档

以下为《自然界中的水知识清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四单元课题2

1、天然水含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纯水是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是纯净物。

2、净化水的方法有:①沉淀、②过滤、③吸附、④蒸馏。其中净化效果由弱到强。

3、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原某某→静置→絮凝沉淀(明矾)→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活性炭)→投药消毒(消毒用的物质有:漂白粉、氯气、臭氧)→生活用水

【注意】(1)明矾净水剂原理: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以达到净水的目的。(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性是物理性质);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3)在净化水的方法中,只有投药消毒属于化学变化,其余都属于物理变化。

4、过滤

(1)适用范围: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

(2)过滤仪器:玻璃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杯)、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

(3)过滤操作要点(如右图)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若有气泡,则影响过滤的速度。

“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下端靠三层滤纸处;③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

(4)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时,玻璃棒不能搅拌。

(5)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原因:①滤纸破损;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仪器不干净

(6)滤液浑浊解决办法:重新过滤

(7)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5、软水与硬水

⑴概念:①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⑵硬水和软水区分用肥皂水。其中软水中产生大量泡沫;硬水中产生的泡沫很少或不产生泡沫。

⑶硬水软化方法:在生活中用煮沸或在实验室用蒸馏 的方法。

第四单元课题3

1.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相同条件下,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现象】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并放热; 【表达式】/ /(基本类型中的化合反应);【氢气用作燃料优点】产物为水,不污染环境。 (3)检验氢气的纯度的方法:点燃氢气听声音,若有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若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4)氢气的用途:充灌探空气球(密度最小);作燃料(具有可燃性)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2.水通电实验

(1)简易装置图(如图):【判断方法】负(父)氢(亲)大(体积)

(2)表达式: 基本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3)数值比:氢气(正极)与氧气(负极)体积比约为2:1,

质量比约为1:8。

(4)气体检验

①氧气检验方法: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正极产生的气体,木条能复燃,说明气体为氧气 ;

②检验氢气的方法:用燃着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气体为氢气 。

(5)结论: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6)增强水的导电性:加硫酸钠或氢氧化钠。

(7)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正、负两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往往小于1∶2,原因可能:氢气比氧气难溶于水。

3、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纯净物: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注意】若物质中只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如:O2和O3。

第四单元课题4

1.化学式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的意义(以H2O为例)

宏观意义:表示某种物质;表示某种物质的组成。表示水这种物质;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微观意义:表示1个分子;表示1个分子的构成。表示1个水分子;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化学符号及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化学符号的意义

元素符号表示: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③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还表示这种物质。如:H表示:①氢元素,②一个氢原子。Fe:①铁元素,②一个铁原子,③铁这种物质。

化学式(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表示:①表示某种物质;②表示某种物质的组成;③表

示1个分子;④表示1个分子的构成。如H2O表示: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③表示1个水分子;④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离子符号表示:①某种离子②1个离子的带电荷数。如:Mg2+:①镁离子;②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意义

①元素符号前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如2H:表示两个氢原子。

②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如2H2:表示2个氢分子。

③离子符号前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如:2O2-:表示2个氧离子。

④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某分子中某原子的个数。如H2O:表示1个水分子有2个氢原子。

⑤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某离子带的电荷数。如O2-:1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⑥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某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如/: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4、化合价口诀

+1价:K Na Ag H NH4 +2价:Ca Mg Ba Zn Cu Hg Fe(亚铁) +3价:Al Fe +4价:Si

-1价:F、OH、NO3、MNO4(高锰酸根)、ClO3 -2价:O、CO3、SO4、MnO4(锰酸根)

另外:S在后为-2价,Cl在后为-1价,单质元素价为0.

5、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以CaCO3为例 Ca:40 C:12 O:16)

(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和。【注意:相对分子质量后无单位“g”】。如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40×1+12×1+16×3=100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注意:元素质量比需化为最简整数比】。如CaCO3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40×1:(16×3)=5:8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x100%。【注意:除题目要求外,不能除尽的精确到0.1%】。如如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4)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含某元素的质量

①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x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如200g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

②变形: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如:含40g钙元素需CaCO3的质量=/

以上为《自然界中的水知识清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