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生态畜牧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困难及发展规划》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达日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规划
为稳步推动我县生态畜牧业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生态畜牧业项目建设力度,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大力支持和省州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 认真履行各项职能,始终坚持真抓实干,统筹推动我县生态畜牧业产业发展,确保重大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落实,促进全县产业发展不断上新台阶。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局认真总结以往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思路举措的基础上,立足资源禀赋,按照保生态、强供给、谋长远、创特色的要求,持续狠抓畜牧业常规管理工作。我县采取“牧户+合作社+企业”模式,以整合草场、牲畜入股、牧民入社等方式,大力推进实施牦牛藏羊肉、牦牛乳制品、牲畜良种、饲草料、中藏药材产业等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工程,加快生态畜牧业建设从小、弱、散、粗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转变,大力推进实施生态畜牧业扶贫特色主导产业化项目,努力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目的。截至目前全县33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组建率达到100%,分别实施6个饲草种植基地、1个饲草加工基地、29个奶牛养殖及野血牦牛繁育基地、3个白藏羊养殖基地、基础设施3个、奶站2个、1个大黄种植基地、1个中藏药材加工基地和2个藏区菜篮子基地,总投资:12876.8万元。
二、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一)饲草种植基地运行情况:6个饲草种植基地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2020年饲草种植及收益情况:德昂乡莫日合村饲草基地:种植面积:2000亩,产量25吨;德昂乡唐什加村饲草种植基地:种植面积:3000亩,产量37.5吨;窝赛乡依隆村饲草种植基地:600亩,产量40吨;窝赛乡直却村饲草种植基地:800亩,产量30吨;满掌乡查干村饲草种植基地:2000亩,产量25.2吨,总产量157.7吨。
(二)29个奶牛养殖及野血牦牛繁育基地:所有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其中窝赛乡康巴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2020年收益50.85万元,纯利润11万元;直却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2020年收益99万元,纯利润16万元。吉迈镇龙才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2020年收益96万元;普忙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社2020年收益27万元;夸热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2020年收益32万元;满掌乡查干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2020年收益4万元。
桑日麻乡中藏药材加工基地,自建设完成以来年收益为5万元。
三、生态畜牧业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从目前的进程来看,由于我县生态畜牧业建设受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农牧民素质和畜牧业基础条件等因素制约,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品牌优势等还未充分发挥出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个别乡(镇)领导不重视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建设,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对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思路不清、目标不明,将产业化项目视同一般项目,没有在整合草场、群众入股和建立股份制经营及企业化管理方面下功夫,尤其是合作社股制改造没有真正完成,已建成的部分产业化项目没有实现效益最大化,“牧户+合作社+企业”的优势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部分合作社仍然存在牧户入社率低、草场整合率不高和资源整合力度不大的问题。
二是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目前我县畜牧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化经营形式尚未形成,产业链条不完整,抗风险能力低。畜牧产业结构仍然很单一,截止目前,全县没有一家饲料、兽药生产(销售)企业。 ? ? ? ?
三是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我县规模以上合作社有33家,但龙头企业较少,且品种单一,开拓市场能力不强,对周边牧户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未能显现,影响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发展。品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青海省著名商标再打造2-3个全省著名商标。充分利用达日电视台、青海日报、达日发布、达日政务等信息媒体平台,加强合作、统筹谋划、顶层设计,大力宣传牦牛产业发展、特色优势、政策措施,提高产品知名度,打造区域品牌。加强与对口支援合作,借力“走出去”,在大中城市建立直销网点和窗口,提高市场占有率。在**_*和网络电子商务,积极搭建县内企业与对口支援地区企业合作平台,鼓励支持县内企业联合建立行业协会,合力打品牌、闯市场。通过青洽会、博览会等平台,开展产销对接、产品推介和展销活动,不断拓宽营销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
2021年4月30日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生态畜牧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困难及发展规划》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