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高二化学期中测试模拟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贞丰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化学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一系列举措体现了中国力量。在各种防护防控措施中,化学知识起了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84消毒液杀菌消毒是利用HClO或ClO㧟的强氧化性
B.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75%
C.N95型口罩的核心材料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医用防护服的核心材料是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其单体四氟乙烯属于烯烃
2.一定条件下,将3molA气体和1molB固体置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3A(g)+B(s)
?
C(g)+2D(g)。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0.8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A和B的转化率之比为1: 1
B.不能通过调控反应条件提高该反应的限度
C.从2min开始,v(正) =v(逆)=0
D.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3.室温下向10mL0.1 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时,c(Na+)=c(A-)+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5.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
4
H
10
表示纯净物
B.戊烷同分异构体有两种
C.分子式为
C
5
H
11
Cl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D.分子式为
C
7
H
16
的烃,分子中有4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6.下列实验中,由实验现象不能得到正确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1.0mol·L-1的NaHCO3溶液中滴加2滴甲基橙
溶液呈黄色
NaHCO3溶液呈碱性
B
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并加热
加热后红色加深
证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C
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振荡
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
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的溶解度
D
相同的铝片分别与同温同体积,且c(H+)=1mol·L-1的盐酸、硫酸反应
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较快
可能是Cl-对该反应起到促进作用
A.A B.B C.C D.D
7.
N
2
O俗称“笑气”,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下列反应能产生
N
2
O:3CO+2
NO
2
=3
CO
2
+
N
2
O。下列关于
N
2
O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每消耗2
mol NO
2
,就会生成22.4
L N
2
O
B.
N
2
O只有氧化性
C.当生成3
mol CO
2
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2
??
A
(
??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D.
N
2
O使用必须少量,否则会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8.工业上生产环氧乙烷的反应为:2 CH2=CH2 (g) + O2 (g) = 2 /(g)????????H = -106 kJ ? mol?1,其反应机理如下:
①Ag + O2=AgO2慢
②CH2=CH2+ AgO2 = / + AgO???????快
③CH2= CH2 + 6AgO =2CO2 + 2H2O + 6Ag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活化能等于 106 kJ·mol?1
B.工业上生产环氧乙烷的反应是一个焓减熵增的反应,所以能自发进行
C.增大乙烯浓度能显著提高环氧乙烷的生成速率
D.理论上 0.7 mol 乙烯参与反应最多可得到 0.6 mol 环氧乙烷
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Ⅰ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D.原子半径:r(X)<r(Y)<r(Z)<r(W)
10.有关溴乙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溴乙烷不溶于水,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B.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生成乙醇
C.在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D.溴乙烷通常用乙烷与液溴直接反应来制取
11.紫苏醇可抑制肿瘤发生,其结构简某某如下图。有关紫苏醇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C10H16O B.具有两种官能团
C.可发生消去反应 D.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五种
12.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HF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1
N
A
B.室温下,0
.18gH
2
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03
N
A
C.2L0.1mol?
L
?1
Na
2
SO
3
溶液中,所含的
SO
3
2?
数目为0.2
N
A
D.4.2g由
MgCO
3
和
NaHCO
3
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的阴离子总数为0.5
N
A
二、填空题
13.实验室利用橄榄石尾矿(主要成分为MgO及少量FeO、Fe2O3、Al2O3等)制备纯净氯化镁晶体(MgCl2·6H2O),实验流程如下:
/
已知几种金属阳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
Fe2+
Fe3+
Al3+
Mg2+
开始沉淀时
7.6
2.7
4.2
9.6
沉淀完全时
9.6
3.7
5.4
11.1
回答下列问题:
(1)“浸取”步骤中,能加快浸取速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种)。
(2)气体X是____,滤渣1溶于一定浓度硫酸溶液后,加热到70~80℃可以制得一种高效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净水剂,其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则该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溶液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控制温度70~8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溶液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若将上述过程中的“H2O2”用“NaClO”代替也能达到同样目的,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一系列操作”主要包括加入足量盐酸,然后经过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即得到氯化镁晶体。
14.有机化合物G的合成线路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A的结构简某某: C的名称为:
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写出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
15.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CH3CH2OH→CH2=CH2???????CH2=CH2+Br2→BrCH2CH2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____,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b.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____层(填“上”或“下”);
(5)连接有长玻璃导管的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6.氮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性质也各不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①SO3(g)+NO(g)=NO2(g)+SO2(g) ?H1=+41.8kJ·mol-1
②2SO2(g)+O2(g)=2SO3(g) ?H2=-196.6kJ·mol-1
则2NO2(g)=2NO(g)+O2(g)的?H=_______。
(2)NO作为主要空气污染物,其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研究人员用活性炭对汽车尾气中的NO进行吸附,并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 ?Hc(OH-)>c(HA)>c(H+),A错误;
B.a点NaOH与HA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NaA发生了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b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NaA和HA,主要由于HA的电离而使溶液呈酸性,抑制了水的电离,所以a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b点水的电离程度,B错误;
C.根据电荷守恒:c(Na+)+c(H+)=c(A-)+c(OH-),pH=7,则c(H+)=c(OH-),可得c(Na+)=c(A-),C错误;
D.b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NaA和HA,溶液呈酸性,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所以c(A-)>c(HA),D正确;
答案选D。
4.D
【解析】
【详解】
A.燃烧热是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放出的热量,硫燃烧生成的应该是SO2,而不是SO3,故A错误;
B.液态水比气态水稳定,氢元素燃烧后应该生成液态水,故B错误;
C.硫酸和Ba(OH)2反应除了生成水外,还生成BaSO4沉淀,生成BaSO4沉淀也会有热量变化,故C错误;
D.化石燃料燃烧使空气中的PM2.5含量增加,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故D正确;
故选D。
5.D
【解析】
【详解】
A.
C
4
H
10
为丁烷,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正丁烷和异丁烷,存在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
B.
C
5
H
12
为戊烷,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B项错误;
C.戊基有8种结构,则分子式为
C
5
H
11
Cl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C项错误;
D.分子式为
C
7
H
16
的烃,分子中有4个甲基的分别为:/、/、/、/,D项正确;
答案选D。
6.A
【解析】
【详解】
A.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f3.1时变红,3.1~4.4时呈橙色,pH"g4.4时变黄,pH大于4.4时滴甲基橙,溶液变为黄色,由操作和现象不能证明NaHCO3溶液呈碱性,故A错误;
B.加热促进醋酸钠的水解,加热后红色加深,可知水解反应吸热,故B正确;
C.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振荡,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沉淀发生转化,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的溶解度,故C正确;
D.相同的铝片分别与同温同体积,且c(H+)=1mol·L-1的盐酸、硫酸反应,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较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可能是Cl-对该反应起到促进作用,故D正确;
故选A。
7.D
【解析】
【详解】
A.反应中每消耗2摩尔二氧化氮,一定生成1摩尔一氧化二氮即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A错误;
B.一氧化二氮中氮元素为+1价,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错误;
C.反应中转移6个电子,所以当生成3摩尔二氧化碳时转移6摩尔电子即6NA,C错误;
D.一氧化二氮能做麻醉剂,使用必须少量,否则会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D正确;
故选D。
8.D
【解析】
【详解】
A.反应的反应热为106 kJ ? mol?1,而不是活化能,故A错误;
B.根据2 CH2=CH2 (g) + O2 (g) = 2 /????????(g)????????H = -106 kJ ? mol?1判断,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是熵减的反应,故B错误;
C.根据反应机理,反应速率取决于慢反应,所以增大乙烯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不大,故C错误;
D.根据反应机理,理论上0.7mol乙烯参与反应,其中要有0.lmol乙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所以最多可得到0.6mol环氧乙烷,故D正确;
故选D。
9.D
【解析】
【分析】
d是常见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0.01mol/L的pH=2则f为一元强酸HCl,e是氯碱工业产物,则e为氢氧化钠。a加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b、c;a与氢氧化钠加热产生b,且b,c含两种元素。故推断a为碳酸氢铵或碳酸铵,b为氨气,c为水,检验正确,则W、X、Y、Z、M、R分别为H,C,N,O,Na,Cl。
【详解】
A.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
大。同一周期内元素的微粒,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离子半径比较:Cl-> O2- >Na+,故A错误;
B.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为R>Y>X,若R的氧化物水化物为次氯酸,则不成立,故
B错误;
C.甲烷构型为正四面体,XW2R2分子为CH2Cl2只有一种结构,故C错误;
D.X与H可形成C2H6,含非极性键,Y与H形成N2H4含非极性键,Z与H形成H2O2,含非极性键,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0.A
【解析】
【详解】
A.卤代烃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溴乙烷不溶于水,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A正确;
B.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等,B不正确;
C.溴乙烷中不含有氯离子,滴入AgNO3溶液,不发生反应,没有淡黄色沉淀生成,C不正确;
D.溴乙烷通常用乙烷与溴蒸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制得,乙烷与液溴不发生反应,D不正确;
故选A。
11.C
【解析】
【详解】
A.根据结构简某某可确定分子式为C10H16O,A正确;
B.分子中有碳碳双键和醇羟基两种官能团,B正确;
C.与羟基相连的C的邻位C上没有,无法发生消去反应,C错误;
D.该分子中环结构不对称,有5种氢原子,所以环上的一氯代物有5种,D正确;
答案选C。
12.B
【解析】
【详解】
A.标准状况下,HF不是气态,无法计算原子总数,A错误;
B.室温下,0.18gH2O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含有0.03mol原子,原子总数为0.03NA,B正确;
C.亚硫酸根离子为弱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所以亚硫酸根离子的数目小于0.2NA,C错误;
D.4.2g由
MgCO
3
和
NaHCO
3
组成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
4.2g
84g/mol
=0.05mol,所含阴离子总数为0.05NA,D错误;
答案选B。
13.???? 橄榄石尾矿粉碎、适量增大盐酸的浓度、适当提高反应的温度等;???? NH3???? +3???? 水浴加热???? 防止Fe3+全部水解成Fe(OH)3???? 偏低???? 将Fe2+氧化成Fe3+???? ClO-+2Fe2++2H+=2Fe3++Cl-+H2O????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解析】
【分析】
橄榄石尾矿中含有MgO、FeO、Fe2O3、Al2O3等,加入盐酸浸取,得到Mg2+、Fe2+、Fe3+、Al3+,加入H2O2,利用H2O2的氧化性,将Fe2+氧化成Fe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通入气体X,调节pH,应除去溶液中的Fe3+,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Mg(OH)2是碱,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Mg(OH)2沉淀,然后对滤渣2进行洗涤、干燥,将Mg(OH)2溶解到盐酸中,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氯化镁晶体,据此分析;
【详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逆向移动,不利于反应物的转化,故反应温度不宜过高。
②500℃时,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1molNO2和2molNH3,8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NH3的转化率为40%,体系压强为p0MPa,利用三段式则有:
NO
g
+
NO
2
g
+
2
NH
3
g
?
催化剂
3
H
2
O
g
+
2
N
2
g
开始(mol)
1
1
2
0
0
转化(mol)
0.4
0.4
0.8
1.2
0.8
平衡(mol)
0.6
0.6
1.2
1.2
0.8
,v(N2)=
0.8??????
2??×8min
=0.05 mol·L-1·min-1,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恒温恒容时,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5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
(
1.2
4.4
p
0
)
3
×
(
0.8
4.4
p
0
)
2
(
1.2
4.4
p
0
)
2
×(
0.6
4.4
p
0
)×(
0.6
4.4
p
0
)
MPa=
16
33
p
0
Mpa,故答案为:0.05、
16
33
p
0
。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高二化学期中测试模拟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