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度

本文由用户“c_race”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11-16 12:30:18 举报文档

以下为《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度

一、设立班级心理委员的意义

在班级学生干部中增设心理委员职务,一方面是为了及时发现和预防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减少校园危机事件,逐步建立并完善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制,对学生心理问题做到提前防范、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另一方面是为了逐步建立健全辐射到每个班级的学生心理素质拓展体系,通过开展各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优化、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

二、心理委员的日常工作

1、及时传达学校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举措和活动信息,配合各项活动的开展。

2、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与本班同学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3、对班级中可能或即将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向班主任、心理老师、德育处反馈,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4、通过班级专题班会、团体辅导等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5、结合班级现状开展调查研究,设法消除本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改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6、参加心理委员的培训,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好地为广大同学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开展的专业心理培训,成绩达到合格。

5、录用:由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最后的筛选。

四、心理委员的管理

(一)各班要对心理委员进行跟踪督导,帮助班级心理委员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和提高工作能力。

(二)每月实行心理委员例会制度。主要议题:交流工作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各班对以上督导及交流情况进行记录并建立档案,心理健康教育处定期对各班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三)在每学年结束时,各班负责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参加培训的考试成绩、平时工作表现,心理委员工作满一年且考核内容均达到合格者可续聘,不合格者作辞退处理。

(四)因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为保持心理委员工作的连续性,心理委员在班委换届时不同时换届,可以继续留任。如有特殊原因需更换班级心理委员,由各班提出申请经班主任签字后,交由心理健康小组审批。

五、心理委员的权利:

1、同等享受学校规定的班级学生干部所应享有的权利和待遇。

2、享有学校所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团体心理辅导和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优先参加权。

德育处心理健康教育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