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课外诗歌解读

本文由用户“sucode”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2-24 12:02:58 举报文档

以下为《统编版课外诗歌解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统编版课外诗歌解读(一)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 一二句寓情于某某,山头高悬的半轮秋月映在江中仿佛陪伴着诗人远行,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内心的憧憬和喜悦等复杂情感。

2. 五个地名连用,有空间迅速转换之感,突出行船之快,既写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江南逢李某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 一二句追忆昔日与李某某交往的情形,寄予诗人对往昔繁华以及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

4. 三四句以江南美景反衬国事凋零、颠沛流离;“落花”寓意丰富,既是点明时间是暮春,又有个人身世之悲和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流露出深沉的悲哀与感慨。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5. 一二句化用陶渊明重阳日菊花丛中闷坐友人送酒来痛饮的典故,抒写诗人“强欲登高”却“无人送酒”的感叹,表现诗人战乱中的惆怅、凄凉。

6. 三四句采用联想,联想故园菊花虽孤寂凄凉却在断壁残垣间竞相绽放,有惜花和思乡之情,更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某某

回乐烽前沙某某,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7.一二句寓情于某某,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描绘边塞环境寒冷、凄清、苍茫的景象,渲染愁惨凄凉的心境,为写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

8. 三四句调动听觉,描写飘荡在寂静夜空凄凉幽怨的芦笛声,营造边塞的苍凉旷远的意境,抒发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 一二句将古人悲秋的常情和诗人颂秋的新见进行对比,气势不凡,突出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10. 三四句借景抒情,描写白鹤振翅高飞直冲云霄(排)的豪迈气势,赞美明丽的秋景,蕴含诗人屡遭贬谪、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 一二句先叙事后写景,情感丰富,有“问归期”而“未有期”的苦涩与无奈,也有巴蜀羁旅“夜雨涨秋池”环境中的孤独凄凉。

12.“涨”富有动态感,既写出巴山水注满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衬托诗人浓重的愁思。

13. 三四句想象诗人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欢乐情景,虚实相生,时空交错,表达诗人想回乡和家人团聚的急切心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4. 一二句中,“僵”写年迈,肌骨衰老,“卧”写多病,“孤”写生活孤苦,思想苦闷,这四字突出表现了诗人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状况;“不自哀”指诗人不以凄凉的处境感到悲哀,不以衰老自弃,内心依然燃烧着为国戍边的志愿,表现诗人乐观豪放的气度和坚持的信念。

15. 三四句虚实结合,实写雨夜之声,虚写借写梦境战场杀敌,抒发诗人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6. 一二句调动视觉和听觉,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高云簇拥的古城、秋风吹散的清脆马蹄声的雄伟壮阔风景,显出孤城的寂廖与辽远,抒发诗人豪迈昂扬的情怀。

17. 三四句运用拟人的手法,以“犹嫌束”衬托河流的奔腾壮阔、桀骜不驯,以“不解平”衬托山的巍峨险峻,诗人把山水写活了,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8. 一二句写人物活动,诗人一个人在幽静的竹林里“独坐”“弹琴”“长啸”,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名利的羁绊,表现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和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19. 三四句寓情于某某,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渲染清净安详的氛围,虽然“人不知”,却有明月相伴,并不感到孤独,表现诗人内心的惬意、悠闲自得的心情和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20. 全诗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1.“暗飞声”的“暗”字,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22.“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用得极妙,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满”字运

用夸张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末句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听笛声的游子,又有谁能不被唤起浓浓的思乡情!表 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全诗紧扣“闻”字,叙述诗人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不知何人深夜吹笛,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诗人无尽的乡思,勾起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清新流畅、抑扬错落。?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5.“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夸张的修辞,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为下文写捎口信回家“报平安”做铺垫;“龙钟”“泪不干”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

26. 三四句不说旅途艰辛,不说回家无期,万千思念,尽在一声“传语”中,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开阔豪迈胸襟,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思念亲人又不愿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27. 这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出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8. 一二句诗人不写暮春百花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给人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知”“斗”赋予花草树木以人的思维、情感和动作,使它们有了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29. “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在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为晚春添色,寓意丰富: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

30. 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轻灵的语言,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融情于某某,读起来饶有趣味。

泊秦某某 杜某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某某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1.?首句连用两个“笼”字,传神地勾画出秦某某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寄托了作者的忧愁和伤感。次句点题,以“近酒家”引发思古之幽情。

32. 三四句引用典故,借古讽今,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犹”字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暗示晚唐统治者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凸显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忧虑与愤慨。

33. 这首诗歌寓情于某某,将兴亡之忧融入悲凉意境,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贾某某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某某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4.“求”“访”可见汉文帝的诚意,“才调”“更无伦”感叹贾某某贾某某才华横溢,无与伦比。前两句层层递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某某的推崇器重。

35. 这首诗写的是汉代,其实是托古讽今,先扬某某、议论精警,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某某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36. 一二句以否定的形式提出论题,指出下山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轻松容易,人们往往会“上当受骗”,空自欢喜,用“赚”字语言幽默风趣。

38. 三四句运用拟人,“放”“拦”两个动词,赋予“万山”以人的行为动词,使万山活了起来,它仿佛给人设置了层层圈套,而人的心情——意外、诧异、厌烦,直至恍然大悟都体现出来。

39.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议论,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道理: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40. 这首诗语言明白如话,灵动活泼,幽默诙谐,意趣横生。

约客 赵某某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41.“家家雨”,写出“黄梅时节”梅雨绵绵不绝的天气特征,暗示客人不能如约而至的原因;“处处蛙” 以声衬静,写出江南雨季夜晚恬静和谐的特别景致,折射出诗人落寞估计与烦躁不安的心境。

42.“有约”照应诗题;“过夜半”说明等待时间之久,透露出诗人等待的焦虑;“闲敲”细节描写,通过写一个小小的动作,既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来访的情境,也生动而又含蓄地表现出诗人怅惘、无奈的情态。

43. 这是一首构思精巧、描写细腻的小诗,诗中的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细致入微地烘托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情趣。

统编版课外诗歌解读(二)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某某?但感别经时。

1. 开头两句描写景物,描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的春意盎然的景色;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2.“折”动作的细节描写,女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人,花凝聚着她得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思念。

3. 五六句写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位,任花某某盈袖,愁绪百结,“盈”字可想见主人的无奈和感慨。

4.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5. 全诗因人感物,由物写人,抒写情思,通篇不离“奇树”,篇幅虽短,却有千回百折之态,深得委婉含蓄之妙。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 前面四句以“神龟”“腾蛇”为喻,说明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

7. “老骥伏枥”四句采用比兴,诗人以“老骥”自比,由衰老的骏马还有奔驰千里的志向,引出年迈的志士,尚有未曾眠灭的雄心,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8. 最后六句意为上天决定了寿命的长短,但人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了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赠从弟(其二) 刘某某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某某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某某。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9. 一二句绘形绘声,“亭亭”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瑟瑟”模拟刺骨的风声;诗人以“谷某某”映衬“山上”,突出青松的傲骨。

10. 三四句运用对比、衬托,以“风声”之“盛”衬托“松枝”之“劲”,又用“一何”加以咏叹,对松柏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11. 五六句对比、衬托,以冰霜的严酷衬托松柏的“端正”,突出松柏岁寒不凋的特性。

12. 七八句以设问作结,在一问一答中,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坚贞不屈的美好品格。

13. 全诗语言质朴,刚劲峭拔而又情深意长。诗人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高洁、坚贞的品格,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寓了无限期望。)。

梁某某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某某,寄身于某某。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某某,狐兔翔我宇。

14. 一二句描写自然现象,意为八方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风雨形态不一,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

15. 中间四句运用白描的手法,直陈所见所感,如实记录了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通过对妻子以及孩子外貌和动作的描写,从中看到海边人民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和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寄予了诗人对百姓深深的同情之心。

16. 最后两句,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承接前面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感慨,深化了主题。

浣溪沙 晏某某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7. 词人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表达了光阴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惆怅。

18. 下片既流露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露出某种生活的哲理。

19. 词作将瞬间的感受与久久的思考熔于一炉,既敏锐,又不乏深沉,自然流畅,婉转圆润。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20. 上片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的一幅淡远的画面,抒写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惬意闲适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1.“无风水面玻璃滑”采用比喻的手法,直接表现西湖水面无风,光滑如镜;“滑”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

22.“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

相见欢 朱某某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某某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23.“万某某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采用夸张手法,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气魄宏大,苍凉沉郁,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万某某”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

24.“中原乱,簪缨散”,抒发了词人词人对国势衰微、人民流离失所的沉痛,以及收复河山的渴望和一时难以收复的无奈、担忧之情;“乱”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散”揭露了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几时收”的发问,既是痛切的质疑,也是无望的感叹,是对朝廷苟安,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25.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感慨。

26.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情感。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7.“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溪亭醉饮,不知归路,表示游兴沉酣,流连忘返,揭示了词人的倜傥豪放和洒脱情怀。

28. 两个“争渡”反复,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29. 这首词运用白描的手法追述少女时代的一次郊游,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快的旋律,表现词人活泼率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某某?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某某?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30.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朦,写出了受奴役者非人的处境以及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

31. 诗歌寥寥几句,内容极其单纯,体现《诗经》中那种常见的风致:以重章叠句营造特别的氛围,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

子衿 《诗经·郑某某》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32.“青青子衿”“青青子佩”,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恋恋不忘,可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33. 两句“纵我不往”是主人公以假设的语气、让步的姿态面对恋人约会不遇时做出了强烈的反问,表达内心的失落、惆怅、幽怨。

34.“挑兮达兮,在城阙兮”是细节刻画,主人公一个人徘徊城头,抒写内心的无奈;“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夸张,造成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的反差,表现其强烈的心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某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5.“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势雄伟,意境开阔;“望” 字,即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的煌煌京城,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充满深情厚意。

36. 颔联用两人处境相同,情感一致来宽慰友人,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苦之感,惜别之中显现出诗人的胸襟。

37. 颈联对仗工整,运用夸张的手法,抒写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表现作者与友人的真挚深厚的友情和乐观宽广的胸襟。

38. 尾联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伤心落泪,要心胸开阔,坦然面对,以豪迈之语相送,以劝慰之语送别,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某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9. “平”“涵”“混”“蒸”“撼”等词,锤炼精妙,富有表现力,写出了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以及汹涌澎湃的磅碍气势。

40. 颔联对仗工整,采用夸张极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蒸”从视觉角度写出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宏伟气象;“撼”从听觉角度写洞庭湖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

41. 颈联以“欲济无舟楫”为喻,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

42. 尾联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某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某某。

43. 首联“入”字写出古寺美景之幽远,“照”字描写旭日东升的勃勃生机,流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

44. 颔联描写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肃穆的禅房,构成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似乎可以洗濯身心,放飞灵魂。

45. 颈联对仗工整,那山光水色、鸟语花某某、清潭倒影,都会引起无限退思,让人参悟这空寂中的禅意,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空”字指空明澄澈,写出如此空灵纯净的世界可以洗涤世俗的杂念,净化人的心灵。

46. 尾联两句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了诗人淡泊的情怀。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某某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47. 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景色,透着轻快明丽的气息。山的青绿、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山的静默、水的远去,也暗示了离别的情景。

48. 颔联运用比喻,将友人比作蓬草,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某某游荡,无所归依,表达对友人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49. 颈联对仗工整,运用比喻,将“浮云”“落日”作比,友人会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正如现在的“我”如落日依恋大地一样与友人难舍难分。

50. 尾联融情于某某,明写两只坐骑离别时不愿脱离同伴萧萧长鸣,实则衬托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意蕴深远,令人回味不尽。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1. “缺月”“疏桐”“漏断”,构成了一个寂寞清冷的世界,为“幽人”“孤鸿”的出场做铺垫。

52.“谁见”运用象征,以“孤鸿”若有若无,隐约掠过,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65. “当时奢侈今何处”用反问的句式,强调奢华的秦朝宫殿,早已灰飞烟灭,又以草的萧某某、水的萦纡变化巨大加重怀古伤今的感慨。

66.“都变做了土”用反复的修辞,强调诸侯争霸,列国纷纭,无论是输还是赢,最后都回归大地,变成了泥土,这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概括,具有告诫后人警示后人之效。

67. 这首散曲立意高远,境界阔大,思古之幽情,叹世事之炎凉,咏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朝天子·咏喇叭 王某某

喇叭,喷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68. “小”“大”的对比,突出讽刺宦官集团小人得志,气焰十分嚣张的情状,既生动传神,又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69.“乱”表现了宦官酷吏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丑恶面目;“如麻”极言官船之多,突出七骄横野蛮,表现老百姓灾难深重。

70. 这首散曲作者借咏喇叭,活画出明朝中后期宦官在运河沿岸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社会现实,表达对老百姓的深切同情,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讽刺意义。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统编版课外诗歌解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