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本文由用户“jacky19781023”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9-19 05:29:17 举报文档

以下为《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练习题

第一课 化石

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原貌)

4、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5、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6、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答:(通过研究古代的地层和古生物的化石, 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的)

7、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 答:(不是,古代生物经过千百万年的发展进化才形成今天这个样子)

8、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答:(古代的气候环境比今天的气候环境更温暖、更湿润,更适宜较低等的动、植物生长)

9、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答:(一般是以琥珀的形式存在的)

10、中XX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 答:(中XX鸟身上大羽毛较少,大多是绒羽,翅膀上还有一队前翅)

1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答:(鱼死后〈或者被活埋〉)被覆盖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12、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答:(前一种恐龙吃动物属肉食动物,后一种恐龙吃植物属草食动物,因为肉食动物的牙齿比较尖锐,草食动物一般牙齿扁平)

13、化石有什么作用

答:(化.从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第二课 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1、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 2、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称为(始祖马)

3、约(300)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 4、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5、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

答:(马的前肢变化有:前肢骨越来越长,脚趾由四趾逐渐变成一趾,第二、四趾只留痕迹)

6、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更能适应,主要表现在现代马体型高大,中趾发达。更适应草原生活,牙齿更适应取食干草。)

7、以马为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规律。

答:⑴、5000万年前的马称为始祖马,体型像狐狸,牙齿适于取食树叶,前肢有四趾,中趾长,后肢有三趾,生活在原始森林溪水边,以树叶为食。

⑵、3000万年前了出现了渐新马,体型比始祖马某某,前后肢都有三趾,中趾较发达,渐新马也生活在森林里。

⑶、2000万年前了出现了中新马,中新马由森林生活改变为草原生活,体型更高,适于取食干草,前后肢都是三趾,但中趾特别发达,第二、四趾退化,适于在草原上奔跑。

⑷、700万年前了出现了上新马,体型接近现代马,前后肢仅剩下发达的中趾,第二、四趾只留遗迹。

⑸、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

第三课 谁能生存下来

1、(达尔文)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2、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

3、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称霸一时)的动物

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5、为了吃到更高出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7、观察课本P9图,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见课本P9小资料)

答:喙大而强壮的能生存下来。是因为它能啄破坚硬种子的外壳,获取更多的食物。

喙小而不坚固的不能生存下来。是因为它难以啄破坚硬种子的外壳,获取不到更多的食物。

8、看课本P10下图,现代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答:(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长,有的颈短。在环境发生变化而缺少食物时,颈长的长颈鹿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吃到高处的食物而存活下来,颈短的长颈鹿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吃不到高处的食物而死亡,导致现在的长颈鹿的颈子都比较长,这就是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9、列举恐龙灭绝的四种可能。

答:1. 气候变冷 2. 地壳活动频繁 3. 新星爆炸 4. 小行星撞击地球

10、《物种起源》

达尔文(1809~1882),英国伟大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了惊世巨著《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他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种物种内哪些个体更适应环境,他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也就是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11、恐龙灭绝原因的几种猜测:

原因

环境变化

后果



第一种猜测

气候变冷

植物死亡

草食恐龙先死,食物缺乏,肉食恐龙相继死亡



第二种猜测

地壳活动频繁

洪水泛滥

恐龙大量死亡



第三种猜测

新星爆炸

高能辐射

恐龙与同时期生物大量死亡



第四种猜测

小行星撞击

地球爆炸

恐龙大量死亡





第4课 月球上有什么

1、人类关于月球的神话很多,在我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

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3、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万某某,直径(3476)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

4、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1/6)

5、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183℃

6、月亮自转和围绕地球公转的速度都很快(×)

7、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行山(√) 8、月球上可以长植物(×)

9、月亮上有桂花树和玉兔(×) 10、月亮表面昼夜温差不大(×)

11、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B、月球是地球的行星 C、月球能够发光 D、月球表面很平坦

12、月球表面具有如下特征(C)

A、月球上有风雨雷电 B、月球上没有岩石 C、月球表面引力较小 D、月球上有水

13、月球上的环行山是怎样形成的

答:(流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或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14、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 答:(没有,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15、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吗

答:(没有,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16、我国古代关于人类登上月球的传说故事是什么 答:(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

17、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所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一个小学生也能将它举起。这是什么原因

答:这是因为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是地球上是六分只一 ;所以在地球上不能举起的物体在月球上能够被举起。

第5课 观察月球

1、选择从农历月初开始观察月亮的运动情况,上半月在(日落时)定观察,下半月在(日出时)定时观察

2、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的变化)

3、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新月);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娥眉月),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上弦月),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满月),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下弦月)农历二十七、八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叫(残月)

4、晚上月亮最亮的时候是农历十五前后(√)

5、月相的变化规律是(B)

A、先大后小 B、先小后大再变小 C、先亮后暗 D、先暗后亮

6、用肉眼观察月亮可以看到(C)

A、月亮像一个盘子 B、月亮上有人 C、什么都看不到 D、可以看到月亮上模糊的环行山

7、你认为对的描述是(A)

A、月球比地球小 B、月球比地球大C、两个一样大D、无法比较

8、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亮始终在天空的同一个位置吗

答:(不在同一个位置,因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且自西往东,地球自东往西自传,所以月球出现东升西落现象)

9、在一个月内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答:(从农历初一到农历月底,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逐渐由西向东移动的——月亮围绕地球自西往东公转)

10、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球始终在天空中的同一个位置吗说说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不是,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的周日视运动,而月球围绕地球公转,时刻在向西移动,只不过慢一些,每一天月球回到前一天所在位置要55分钟。

11、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变化吗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有变化吗(观察日期从农历月初开始到农历月末结束,上半月在傍晚定时进行观察,下半月在清晨定时进行观察)

不同日期同一时刻月球自西向东运动,天转一圈。这是月球公转的现象。月球明亮部分上半月在右边,逐渐增大,下半月在左边,逐渐减小。这里的左右是指升到头顶的时候看,如果在东边,月亮方向转了一个角度,左相当于下,右相当于上,西边则相反。

第6课 月相的成因

1、月球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2、月相的变化是月球自转形成的(×)

3、月相的成因是(D)

A、地球自转B、月球自转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D、月球围绕地球公转

4、月相的周期性变化可能是怎样形成的

答:(是由于月亮围绕地球自西往东公转而形成的)

5、月相的周期性变化可能是怎样形成的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第7课 登上月球

1、从十七世纪以来,人类探索月球经历了如下过程:1609年(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月亮;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把(宇航员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0日)首次成功登上月球;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2、月亮能够自己发光(×)

3、我国第一飞上太空的英雄叫杨利伟(√)

4、飞上太空的湖北籍宇航员叫聂某某(√)

5、最早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国籍是(A)

A、美国人 B、英国人 C、苏联人 D、中国人

6、宇航员登月前要做哪些准备

答:(带上空气、水、充足的食品;穿上既保暖又防寒的衣服;佩带防辐射的用具;携带科学研究的相关仪器等)

7、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不同日期,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有变化吗

答:(有;上半月,月亮亮的部分由小到大,方向朝向西边,亮度由弱到强;下半月,月亮亮的部分由大到小,方向朝向东边,亮度由强到弱。月亮明亮的部分始终朝向太阳的方向。)

8、请你收集几首与月球有关的诗或词,对其中对或错的内容进行解释

收集《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释:这首诗如果是描写农历十五前后的情境,而且是晴朗的夜晚则是正确的,如果是描写其它时间,或阴雨天则存在科学错误,因为其它时间或阴雨天不会出现明月光。

9、探月记录

⑴、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对准月球,开始了对月球的科学探索。

⑵、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⑶、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地球近地轨道,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⑷、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号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

⑸、从1969年到1972年,美国共进行了5次“阿波罗”飞行,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还带回440千克月岩样品。

⑹、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第8课 太阳

1、为了保护眼睛,在观察太阳之前,要准备(观察用的器材)

2、注意不要(直接用肉眼)观察太阳

3、太阳是离地球最进的(恒星),离地球大约(亿)千米

4、太阳发出的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到达地球要(8)分钟

7、太阳的表面温度大约有摄氏(5500)度,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度

8、太阳的直径约是地球的(109)倍,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9、太阳是个(会发光、发热)的大火球,全部由气体构成.

1、观察太阳要戴上近视眼镜(×)

2、日珥是一种极为壮观美丽的气柱喷射现象(√)

6、观察太阳一定要做到(C)

A、用望远镜 B、放大镜 C、黑色墨镜 D、反光镜

8、太阳表面的黑斑人们叫它(B)

A、太阳斑 B、太阳黑子 C、太阳长瘤 D、太阳发电

一、什么是“日冕”(参见课本P30下的内容)

如果在发生日全食时观察太阳,你将看到,太阳被月球遮住了,变成一个“黑色太阳”,外面包着很薄一层玫瑰色的环,在玫瑰色的环的外围,还有珍珠色的美丽光芒,这就是“日冕”。

二、为了保护眼睛,在观察太阳之前,要准备哪些器材

电焊护目镜片或在一盆清水中滴上墨汁,使其均匀散开,观察墨汁水中的太阳。

第9课 太阳与动植物

1、如果没有太阳一切动植物都会没有(生命活动)

2、因为有太阳,地球上才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3、地球上的生命活动与(太阳)有着密切关系

4、夜来香在夜里开花,所以植物可以不需要太阳(×)

5、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动物和植物(√)

6、太阳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 C )

A、太阳给植物取暖 B、太阳给植物照明

C、太阳给植物光合作用 D、太阳给植物带来空气

7、太阳对动物的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

答:(没有太阳动物就不能生存,因为没有太阳就没有植物,就没有食物,无法取暖,就没有空气、就没有水的循环)

8、对照课本P32图讨论并做说明。

答:(太阳提供热量〈温度〉让植物的种子发芽;太阳提供能量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植物生长、开花、结果、成熟。)

9、参考课本P33图,讨论太阳对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

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一年四季的变化,候鸟类动物迁徙;太阳光能让植物生长供动物食用;冬天太阳光照少,气温下降,某些动物进入冬眠等)

10、如果没有太阳,植物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为什么

答:植物最重要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太阳能是根本能源

11、太阳对动物的生命活动又有哪些影响

答:太阳提供动植物热量,太阳可以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氧气提供给动物,动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运动产生二氧化碳提供给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若太阳消失了,生命活动将不再延续。所以说太阳是地球生物的缔造者。

12、有人说,因为有太阳,地球上才具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答:我认为对,因为有了太阳,植物就能制造出养料,产生氧气,氧气就可以不断的循环,植物就能很好的生存下去。有了植物,食草动物就能生存,这样,食肉动物也能生存,食物链便不会遭受破坏,万物就能生存下去。

第10课 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

1、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B、月球是行星 C、月球矮行星 D、月球是流星

2、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大多来自(B)

A、地球 B、太阳 C、动物 D、植物

3、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了(D)

A、地球能量 B、月球能量 C、行星能量 D、太阳能量

4、水力发电的水能最终离不开(C)

A、地球 B、动物 C、太阳 D、行星

5、你认为对的描述是(A)

A、月球比地球小 B、地球比太阳大 C、行星比太阳大 D、地球最大

6、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会怎样

答:(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就不会存在,因为没有太阳就没有植物和动物、就没有食物,无法取暖,就没有空气、就没有水的循环)

7、太阳能与全体的能源相比有哪些优点

答:(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去用方便、用不完的能源、能量很大等)

8、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什么形式实现的

答:(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太阳自身的能量形式实现的)

9、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物质变化的现象它们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与太阳有什么关系

答:1、植物长高——物理变化——太阳提供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2、铁生锈——化学变化———促使铁加速生锈

10、如果没有太阳,现有的各种自然现象会有怎样的变化(举2-3例)

答:没有太阳,地球上的植物就会停止生长,就会死亡,地球上就没有生气

11、参考课本P36上图,想一想,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什么形式实现的

答:(太阳的能量——植物、微生物的生长——动物生长生活——形成能源矿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3、观察课本P38图,生产生活中哪些方面直接利用了太阳能

答:太阳能热水器,水分的蒸发,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电池板。

14、地球上的其他物质变化与太阳有关系吗

答: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分子的循环。岩石的风化。这三者都和太阳有这密切的关系。

15、如果没有太阳,现有的各种自然会有怎样的变化

答:不再有白天黑夜之分;地球将会逐渐进入冰河世纪,成为一颗冰冻的星体;地球的物种将会锐减;氧气将会越来越稀少,因为缺少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等等。也许最终地球不再有生物

第11课 太阳与人类

1、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绕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们。这些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

2、“太阳系小天体”中有一种形状很特别的星,它们拖着长长的尾巴,看上去像一把扫帚,叫(“彗星”)

3、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八颗行星、卫星、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

4、(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大会决议,把(冥王星)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

5、太阳对人类的活动、生存和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提供了适量的光和热、经常晒太阳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 好处多多、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人类。

6、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会怎样

答:太阳是一颗恒星,每天都在发出光和热,给地球送来温暖和光明,使地球生命得以存活。如果没有太阳 植物:缺少能源来源,最终枯死。植食动物:缺少食物,饿死。肉食动物;缺少食物,饿死。人类:燃烧地球能源,然后,等死。

7、太阳能与水能、风能及能源矿产提供的能量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答:(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去用方便、用不完的能源、能量很大等)

8、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什么形式实现的

答:(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太阳自身的能量形式实现的)

第12课 太阳能热水器

1、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除了核能外,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大多起源与(太阳能)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3、目前知道的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

4、彗星出现在天空一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5、地球处于太阳系的正中心(×)

6、太阳系中的八颗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48、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探月飞行器叫什么

答:(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探月飞行器叫“嫦娥”1号)

49、照课本P49下图说一说银河是什么样子的

答:(银河像一个旋转的涡轮,又想圆饼)

50、说一说:你知道的人造卫星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答:1.科学卫星:探测空间环境和观测天体。2.技术试验卫星:进行新技术试验;3.应用卫星.;直接为人类服务

51、说一说,你知道的宇宙飞船有哪些用途。

答:最主要的用途是:用作天地往返运输器,如为空间站接送宇航员和物资。

52、做一做课本P57上实验,分析火箭是靠什么力量飞上天的

答:(靠火箭内装的可燃物质燃烧产生的气体反冲力带动火箭升空)

53、想一想: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探测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什么关系。

答:探测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不断深化

肉眼:发现了天体的视位置和视运动;天文望远镜:确立了银河系;射电望远镜:发现了河外星系。无人航天器:发现了更多的宇宙奥秘。

54、如果你想长大后做一名宇航员,你现在应该早哪些准备

答:(学好基础知识,练好身体,做一名团结、守纪、开朗、活泼、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健康向上的好学生)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生物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2.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
  3.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4. 《建党伟业》观后感
  5. 病媒生物防制消杀记录
  6. 读书笔记五篇
  7. 牙齿大调查表
  8. 平面广告设计-CME18081
  9. “百草一号”生物材料即将上市
  10. 文章有“妖气”,历史更有趣(1)
  11. 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12.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预习资料
  13. 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我换牙了
  14. 高中音乐 现代京剧
  15. 北部联盟八年级生物月考试题
  16. 161生命的诞生笔记

以上为《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