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致大海 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q_wert_y”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3-14 09:38:57 举报文档

以下为《13.2 致大海 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3.2致大海

【素养目标】

1.了解普希金的简历及其创作情况。

2.理解作品的意象,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培养诗歌的鉴赏能力。

4.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

2.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出示普希金的著名诗句和名言: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2.比海洋阔大的是天空,比天空阔大的是人的心灵。

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4.等青春轻飘的烟雾把少年的欢乐袅袅曳去,之后,我们就能取得一切值得吸取的东西。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二、作者简介

普希金 (1799—1837)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他的代表作品是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诗歌《致大海》、《致恰达耶夫》、《自由颂》。

三、解题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四、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3.重音节奏点拨

再见吧,/自由的元素!

最后一次了/在我眼前

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

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

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

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

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

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

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大海!

多么常常地,在你的岸上

我静静地,/迷惘地/徘徊

苦思着/我那珍爱的愿望。

4.学生齐读。

五、理解诗意,赏析诗歌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诗。

诗人以大海为知音,以自由为宗旨,以倾诉为形式,多角度多侧面描绘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历程。感情凝重深沉而富于变化,格调雄浑奔放而激动人心。大致说来,《致大海》的诗情变化展现了海之恋,海之思,海之念“三步曲”。

第一部分:诗歌第1至第7节为第一层,海之留恋。

主要描绘诗人热爱大海,追求自由的心声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

1.赏读1、2节

【赏析】诗的开头两段,诗人在向大海告别。诗人以大海为知心朋友,以面对面、心交心的方式向大海倾诉心曲,诗人一往情深地话别大海,激情洋溢地讴歌大海。首句中,诗人称呼大海为“自由的元素”,“自由”二字奠定了“大海”象征意蕴的基础,也成为大海与诗人之间亲密情感关联的源头所在。

赏读3—5节

【思考】在诗人的笔下大海呈现出怎样的景象?诗人对大海有怎样的情感?

明确:大海自由奔放,狂放不羁。它有时“骄傲的美闪烁壮观”,有时“仿佛友人忧郁的絮语”,时而呈现“黄昏时分的幽静”,时而又“任性的脾气的发作”“汹涌起来,无法克服”,总之,大海有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度,奇伟的力量,是自由和力量的象征。诗人纵情歌唱大海的精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幽静,脾气发作时席卷一切,它具有自然界中海洋的物质形态和各种特性,在诗中也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种种感受。

但诗人笔下的大海,又是被人格化了的大海,被诗人赋予了种种情感和精神,它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和对话者,它具有了强烈的象征色彩,它象征着一种自由的意志,象征着一种永远不屈于任何奴役的生命存在。

七、艺术特色

1.象征手法 大海——自由

2.借景抒情与直接抒情

既有直接抒情句,也通过描写和赞颂大海的波涛汹涌,表现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3.诗风浪漫

这首诗风格豪迈,自由奔放,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民主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八、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致大海》,能做到脱稿朗诵。

2.完成同步训练各题。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3.2 致大海 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