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词三首教案

本文由用户“盛女爱作战秦”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0-29 07:09:14 举报文档

以下为《1 古诗词三首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 古诗词三首?????????????????

课题

1古诗词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3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徐、篱”等6个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能背诵《宿XX市徐某某》。



教学

重点

?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会认“徐、篱、疏”3个字,会写“宿、徐、篱、疏、蝶”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习根据诗句理解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

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

目标

1.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主识字,会读“杂”字,会写“杂、稀、蜻、蜓”等4个生字。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4.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揭某某。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你能用一首诗来告诉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吗?【出示课件3】

(学生交流)是呀!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注意“杂”字,下面的部分,不是“木”。

2.读诗题,解题意。

请同学来读诗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出示课件4】( “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四声。“即兴”意思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这里的“兴”,兴致,兴趣,“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

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5】

(范某某(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某某(今江苏XX)人,XX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某某》《吴某某》等。)

?

导入环节的设计,回顾旧知,引起新知,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认识生字:【出示课件6】杂、稀、蜻、蜓。

注意读准平舌音“杂”,后鼻音“蜻、蜓”。

2.指导书写【出示课件7】

“蜻、蜓、稀”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别是“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8】

(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2)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3)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三、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个人自由朗读。

(2)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画: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他们分别怎么样?【出示课件9】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某某、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初夏江南景色:梅某某、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齐某某(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交流学法

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

预设:可以借助课文注释理解。

预设: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理解。

预设:还可以问老师。

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咱们就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

?2.学生自学

3.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说,指名说)

(1)刚才,你读懂了哪句?

?(指点“惟有、日长”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惟有:只有;日长:长.天了。)

(2)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

(3)教师随机点拨,注意语言表述上的流畅。

??照刚才他的说法,你觉得还缺少些什么?

(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出示课10】

4.质疑: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出示课件11】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2)交流: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2.赏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出示课件12】  (1)诗歌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2)交流:(长.天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读诗思考:【出示课件13】

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某某、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五、再读古诗,交流探究??

1.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出示课件14】

宁静。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第四句中写“蜻蜓蛱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以动写静。(板书:宁静 以动写静)? 总结: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

4.指导朗读: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朗读这首诗,体会意境。

5.尝试背诵:自由背——同桌背——全班背

六、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安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板书:清新、田园、安逸闲适)

拓展《四时田园杂兴》之一【出示课件15】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某某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过渡)师:刚才我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借助注释、插图外,还通过发挥想象,(板书)读懂了、读好了这首诗。请大家再读读范某某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又是在写什么呢?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首诗,说说大意,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你可以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来读懂整首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再全班交流。

(1)指名读,

(2)说诗句的意思,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光?

3.比较两首诗

(1)这两首诗都是写田园风光,前一首呢,诗人重点在写什么呢?(写景),后一首,诗人着重描写了村庄里男女劳动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乡村生活的和谐,这么一种兴致。是呀,同样是写田园诗,但诗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写作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有写劳动场面的,有写景物的。看来,这乡村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在诗人眼中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如此有生机和活力的场景。诗人范某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诗中来读读吧!(读)

(2)看着这样喜人的景象,让我们不仅想起了村庄男女劳动时的场面“昼出……”

(3)虽然只字不提劳动场面,但景物的描写同样让人感受到了那农村的勃勃生机,劳动的喜悦。来,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两首诗吧!

?

训练学生自读课文,自行解决词语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学习古诗打下基础。

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层层深入,下面的学习降低了难度。

逐词逐句概括句意,再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某某,并提炼成诗句,这是教会学生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

先交流学习方法,再让学生自学,交流讨论,并提出质疑,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比阅读,了解范某某田园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七、总结交流,拓展阅读【出示课件16】

1.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

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田园之美,自然之趣,劳动之乐。 2.搜集范某某《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阅读欣赏。

?

课堂延伸,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板书

内容

? 四时田园杂兴【出示课件17】

初夏江南景色:梅某某、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清新、田园、宁静、 安逸、闲适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18-20】



一、拼一拼,写一写。

傍晚时分,夕阳照在xXXXXX ( )疏的篱笆上,几只qXXXXXnXXXXX tínXXXXX ( )正落在上面休息。

二、形近字组词。 ? ?? ?? ?? ?

梅(? ? )? 麦(? ???)? 唯(? ???)? 蛱(? ???) ?

海(? ? )? 青(? ???) 惟(? ???)? 峡(? ???) ?

三、一字多音,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xXXXXXng)。( )

  2.刚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XXXXXng)奋极了。( )

3.日长(cháng)篱落无人过。( )

四、读读诗句,理解词语和句子。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篱落: 蛱蝶: 惟有:

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宿XX市徐某某》



导入

(?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21】课件展示春天美景图片。教师导入:同学们,课件中展示春景美不美?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美景?你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描写春景的诗句?

预设:词语:万紫千红、诗情画意……

诗句: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某某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XX市徐某某)

2.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3.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预设: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徐某某”指一位姓徐的老人。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宿XX市徐某某:投宿在XX市徐某某的客店【出示课22】

4.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吧!

宿/XX市/徐某某

5.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杨某某,字廷秀,号诚斋。XXXX(今XX省XX县黄桥镇nt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某某、范某某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出示课件23】

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XX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出示课件24】

?

情境导入引入课题,进而揭示课题,读好题目,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25】

(1)大声、流利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借助课文注释及其他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26】

(1)生字

①注意读准平舌音“宿”,翘舌音“疏”,边音“篱”

②指导书写“篱、疏”

注意“篱”上下结构,上窄下宽,倒数第二笔是撇折。

“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一笔是横撇,下面的“止”最后一笔横要变成提。

(2)词语理解。【出示课件27】

XX市:地名,在今湖南XX县北。

疏疏:稀疏。

阴:树荫。

三、图文结合,初读感知

  1.了解景物。自由朗读后交流:杨某某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预设:杨某某在诗中写到的景物有“篱”(篱笆)“树”“菜花”(油菜花)“儿童”“黄某某”;

预设: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

“篱落” 指的就是篱笆;

“树头”是指树枝上。

“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小径”。(板书:篱落、一径、枝头(静)儿童、黄某某、菜花 (动))

  2.再读诗句,读通顺。

  四、重点突破,理解诗意

  1.看看图,说一说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出示课件28】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2.读诗句,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说一说。

根据对词语的理解,小组讨论交流。

选代表展示交流:

预设:篱笆很稀疏,小路很长。

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指导联系“花某某知多少”理解“花某某”;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

“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没有找到)

我们学过的哪句诗句里中的“无”也是指“没有”的意思?(草色遥看近却无中“无”是没有的意思。)

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出示课件29】

宿XX市徐某某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某某。

儿童/急走//追黄某某,飞入/菜花//无处寻。

  五、吟吟诵诵,渐入诗境

1.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某某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吧!

小组交流说诗意,再在全班交流:【出示课件30】

(诗句的大意: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花儿谢了,露出一些新绿,叶子还没成某某。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_**没法找寻。)

(板书:黄 新绿 黄)

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某某会想些什么,他有怎样的感受呢?【出示课件31】

预设:诗人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了,非常喜爱这乡村田园风光。(板书:情:喜爱)

请你把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

  3.配乐一齐某某诗。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六、图文对照,学编故事

  1.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诗人眼里不仅仅是一个短短的镜头,展开想象,把你“见”到的说给同学听听吧。【出示课件32】

  (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黄某某儿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会儿,黄某某儿大概也飞累了吧,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眼睛紧盯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诗人这时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说时迟,那时快,小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了,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的不高兴。他瞅了诗人一眼,便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

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指导有感情背诵)

在背诵的基础上,把这首诗默写下来,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

鼓励学生自主预习课文,解决字词障碍,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

故事导入为下一步的学生编故事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与情境营造,也为学生打开了学习古诗“欣赏风景”的小窗。从诗中找景,再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速把握诗的主景,领略诗中风光,在潜意识中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

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在理解过程中,辅以画面帮助,在联系中发现古诗理解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知识,掌握了语言规律,使学习有规律可循。

入诗境、悟诗情在交流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

以诗为媒介开展听说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XX,境入人心。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七、课堂总结,再现课文。【出示课件33】

古时候的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诗人对乡村生活更是充满了喜爱之情,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用喜爱的语气再读一读全文吧!

本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时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请把这个故事写下来,看谁写得生动,想象丰富。



?



板书

内容

诗  宿XX市徐某某【出示课件34】   情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  (静)   画   追入    儿童 黄某某 菜花   (动)   意 色:黄(绿)(黄)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35-37】



一、一字多音我会选。

xiXXXXX   sù

  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 )舍。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 一只蜻蜓xú xú ( )落在xXXXXXshXXXXX( )的 lí bXXXXX( )上,准备要在这儿借sù( )一晚。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   ) 未(   ) 径(   ) 菜(   )

  宜(   ) 味(   ) 经(   ) 彩(   )

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 之情。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品环境,品人物,从整体到部分,读中想象,与文本对话,感悟诗人表达的感情。



板书

内容

茅檐 低小【出示课件50】

翁某某 吴某某 相媚好 醉

清XX 村居 大儿:勤劳

中儿:心灵手巧

小儿: 无赖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51-52】



一、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

清XX(?lè??yuè??)????茅檐?(yán??yáng)??

剥莲蓬?(bXXXXX??bXXXXXo)???????亡赖(wáng wú)

相媚好(méi mèi)????????翁某某(wXXXXXn?XXXXXo)

二、写一写。

“醉里吴某某相媚好,白发谁家翁某某”,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情景,写一段对话。



教学反思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1 古诗三首教案
  2. 暑假语文作业每日打卡(1)
  3. (导学案)1 古诗词三首
  4. 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案
  5. 1 古诗三首教案
  6. 初中古诗赏析方法

以上为《1 古诗词三首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