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认识图形》名师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认识图形》名师教案
*** 张某某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2页,第3页“做一做”1、2题,练习一的第1-3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并且初步感知了立体图形的特征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描(画、印、拓)出简单的立体图形的面入手,引出平面图形,即“面从体来”。这样的编排既渗透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旧知去探索新知。
(二)核心能力
《认识图形(二)》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图形的认识”内容,本单元是学习平面图形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这样的内容承载着“空间观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从物体抽象出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正确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学生能直观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四)学习重点
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五)教学难点
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认识图形(二)》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复习导入
师:下雪啦!下雪啦!雪地上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这些小画家画的脚印都是图形,这节课我们重点认识数学中常见的几种图形。(板书:认识平面图形)
师:小动物来到了雪地,物体娃娃也出来了。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我们一起喊出他们的名字来。(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师:(出示三棱柱)他们还带来了个新朋友——三棱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学生平时喜欢的语文课文入手,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话锋一转,引出立体图形老朋友,让数学知识充满了情趣,既引入了课题又复习了旧知。】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1.从立体图形中“拓”出平面图形
师:它们也在雪地里玩耍,你能想象出它们脚印的样子吗?
师:接下来我们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它们的脚印。画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学,他的作品有机会在黑板上展示哟。
师:请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画的作品和方法。搜集作品依次张贴出四种图形。
2.认识长方形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幅作品。
师:谁知道它是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上画出来的?请你拿出这个立体图形。
师:长方体还有不同的脚印吗?(再出示几个用长方体画出来的不同的脚印)长方体这三个不同的脚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师:谁能帮这个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3.认识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
师:这个图形(正方形)又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呢?(课件演示画法)在这个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
师:这样的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知道它叫什么吗?(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
师:这些图形(圆、三角形)又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又叫什么名字呢?谁能给大家来说一说。
4.动手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
师: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将拼成的新图形放在多媒体展台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指着平行四边形问:拼成的这种图形叫什么?
师:你能把一张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平面图形。
【答案】长方形是1、5号,正方形是2、4号,平行四边形是3号。
【解析】这里需要学生进行两个层次的辨认,一是对变式图形的辨认;二是对基本图形的辨认。
3.练习一第3题。
【知识点】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辨认平面图形并且会分类统计每种图形的数量。
【答案】长方形是1个,正方形4个,三角形2个,圆5个,平行四边形4个。
【解析】既巩固了对平面图形的辨认,又渗透了分类与整理的知识,在进行数量统计时注意进行方法的引导。
4.先思考,再动手拼一拼。
几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知识点】加深学生读正方形的特征的认识。
【答案】8个。
【解析】借助想象和动手操作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认识图形》名师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