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XX各区初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基础XXXXX运用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0XX各区初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基础·运用
【XX一模】一、基础·运用(共12分)
学校开展“自强不息”民族精神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2分)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强不息”与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相结合,逐渐积 ① 为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精神气质、心理素质。在古代,“自强不息”精神侧重表现在个体道德与才能的修行上,这在儒家“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止于至善”的思想中体现得淋漓尽 ② 。到了中国近现代,“自强不息”精神则主要表现在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不断探索中。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最后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自强不息”精神使得民族和国家最终赢得了独立自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自强不息”精神则又侧重表现为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
(1)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①奠 ②至 B.①奠 ②致
C.①淀 ②至 D.①淀 ②致
(2)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为(wèi) 为(wèi) B.为(wéi) 为(wéi)
C.为(wèi) 为(wéi) D.为(wéi) 为(wèi)
2.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一位同学的小论文《“贬谪文学”与“自强不息”》。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贬谪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许多文人士大夫遭贬被逐后的作品,往往更能彰显出他们高洁的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既有《离骚》中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执着,又有 ① 中 ②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乐观自信,既有《XX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又有《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担当……由此可见,我们如果想要深入了解这些文人士大夫的“自强不息”精神,就很有必要去读一读他们的文学作品。
(1)根据上下文,在选文①②两处依次填入恰当内容。(2分)
(2)这段文字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段末画线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给出修改建议。(2分)
标点符号修改建议:
句子修改建议:
3.学校举行“书不朽,法自强”学生书法作品展。下面对其中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甲】作品属于楷书,方正坚劲,一笔一画间体现出维新派人士大义凛然的气概。
B.【乙】作品属于隶书,敦厚庄重,按提顿折处突显出民主革命先驱狂放洒脱的风范。
C.【丙】作品属于篆书,圆转挺健,刚柔并济中表现出文化革命主将爱憎分明的品质。
D.【丁】作品属于行书,潇洒畅达,行云流水般展现出新中国缔造者改天换地的豪情。
4.学校举行主题活动总结大会,一位同学将进行主题演讲。请阅读他的演讲词初稿,完成(1)(2)题。(共4分)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自强不息战胜外患内灾”。
【甲】新中国自诞生起,就一直勇敢地面对着来自西方国家方方面面的敌视。我们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先后引爆了原子弹和氢弹,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仅让我们破除了国外敌对势力的长期孤立和重重封锁,而且还让我们战胜了国内重大灾难的一次次袭击。
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1976年XX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灾,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XX大地震……【乙】这些重大灾难络绎不绝,来势汹汹,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每一次都能帮助我们化险为夷,夺取胜利。然而这些胜利的最终取得,都需要无数人前赴后继、攻坚克难、奉献牺牲。近几个月来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个恶魔的殊死搏斗, 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又一集中体现。多少医护人员争做坚定的“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阻击疫情的第一线;多少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坚强乐观,互帮互助;多少普通工作者奋战在各行各业,为了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转,不缺位,不后退;【丙】多少居民自觉居家隔离,苦中作乐,只为切断病毒传染的链条;多少老师挂念着学生,迅速练就“网红主播”十八般武艺,为同学居家自主学习保驾护航;多少同学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居家自主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丁】没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哪有同仇敌忾的众志成城?没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哪有同舟共济的患难与共?没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哪有战无不胜的凯歌高某某?
最后,我用一幅对联结束我的演讲。上联是“ ”,下联是“ ”,横批是“自强不息”。
谢谢大家!
(1)上文四处画线句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处是(2分)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该同学不能确定上文横线处如何填写。结合上下文,从下面四联中为他选出两联,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破孤立除封锁,苦心人天不负 ②破孤立除封锁,有志者事竟成
③战天灾斗地难,苦心人天不负 ④战天灾斗地难,有志者事竟成
A.①④ B.④① C.②③ D.③②
【XX一模】一、基础·运用(共16分)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学习的特殊时期,光明中学为了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组织初三年级学生进行了“穿越千年,邂逅XX”网络参观学习活动。
1.下面是历史组同学编写的介绍材料,阅读这则材料,完成(1)-(3)题。(共6分)
XX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之前,这里居住着月氏、乌孙等民族。西汉打败匈奴后对这里加以开发与经营,此后较长一段时期内,XX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局面,逐渐发展成为西域的一处边关要塞和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商贸重镇。南北朝时北魏贵族信奉佛教,XX莫高窟的开窟造像活动逐渐盛行。隋唐到北宋,佛教文化进一步péng( )勃发展,莫高窟的兴建也随之扩大,这样的势头一直延续至元初。此后,随着元朝疆域向西的大幅扩张以及明朝后期陆上丝绸之路的流落,XX逐步失去了中西交通中转站与边关门户的重要地位。似乎只在顷刻之间,莫高窟便由盛转衰,消失在茫茫的戈壁之中。直到1900年,王道士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XX莫高窟遗存 ① 引发了世人的关注。
从开凿的第一天起,XX莫高窟便以它那 ② 的宏大气度,吸纳融合了当时欧亚大陆所有人类文明的精华。当人们面对那一尊尊塑像、一方方壁画、一卷卷文书时,无不为莫高窟多元化的艺术魅力和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灿烂的XX文化遗产,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它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1)材料中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C
A.篷 qXXXXXng B.篷 qXXXXXng C.蓬 qXXXXXng D.蓬 qXXXXXng
(2)结合文意,在材料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
A.①才 ②兼容并蓄 B.①于是 ②兼容并蓄
C.①才 ②博大精深 D.①于是 ②博大精深
(3)材料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答:
2.参观中,同学们了解到:87岁的XX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前副所长李云鹤,从1956年来到XX,如今在莫高窟已从事文物修复工作63年,2018年荣获“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称号;82岁的XX研究院院长樊锦诗,1963年从XX大学历史系毕业后,40多年执着坚守XX,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等领域不断开拓创新,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被称为“XX女儿”。文学组同学想给他们写副对联,填入下联横线处最恰当一项是(2分)
上联:大国工匠李云鹤,鹤发XX物 下联:XX女儿樊锦诗,
A.坚守莫高窟 B.执着护XX C.诗心石窟梦 D.诗心守遗存
3.地理组同学为便于同学们了解XX的鸣沙山和月牙泉,编写了以下两段介绍文字。请你阅读下文,完成(1)-(2)题。(共4分)
XX鸣沙山沙峰起伏,全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沙山形态各异 ① 有的像月牙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有的像巨蟒,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由于山势陡峭,攀登时人们只能缓缓而上。下山时,沙粒会随人流动,发出隆隆声响,鸣沙山便由此得名。鸣沙山北麓就是弯弯的月牙泉,形如新月,波似碧玉。“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那年我从月牙泉边走过,从此以后魂绕梦牵 ② 《月牙泉》的歌声,伴着鸣沙山下的驼铃,久久回荡在耳边。
(1)在横线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 ②——” B.①: ②……”
C.①: ②——” D.①, ②……”
(2)登上鸣沙山远眺,人们不禁会想到 (填朝代名)代大诗人 (填人名)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分)
4.书法组同学在网上搜集到一些与XX有关的书法作品图片并分别作了赏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
A.《金刚经》用的是楷书,精于点画,谨于间架,法度森严,劲媚清秀,有“柳骨”之称。
B.《大涅i镁酚玫氖橇ナ椋峄ざ被蹋簿恳徊ㄈ郏痔逑缘眯劾险嬲埂?/p>
C.《千字文》用的是篆书,排列整齐,横平竖直,线条匀净,字体上呈现出端庄秀丽之美。
D.《XX铭》用的是行书,笔力遒劲,朗润流美,气韵贯通,得王羲之书法神韵却不墨守。
5.下面是文物组同学在网上参观XX文物之后,对自己喜爱的一件展品所作的描述赏评,其中修辞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伎乐图》是XX壁画中的代表性杰作,画中的天宫乐伎悠闲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翩翩飞舞,当她使出“反弹琵琶”的绝技时,天国为之惊羡,时间不再流逝。
B.莫高窟第45窟的大势至菩萨塑像是理想和艺术创作的完美结晶,俊美中蕴含着女性的妩媚,目光低垂,神情专注,仿佛正在侧耳聆听朝拜者的倾诉,实在是精妙绝伦。
C.XX佛爷庙唐墓出土的“胡人牵驼图”花砖在XX画像砖中最为著名,砖上浮雕构图细腻,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生动地刻画出西域商人风尘仆仆奔波于丝路的情景。
D.XX竹简内容包罗万象,除了有对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情况的记录,还有对《九九口诀》这本数学古籍的记载,谁能否认这些竹简在XX文物中没有独特价值?
【XX一模】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年级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做自豪中国人”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查阅资料,探究民族精神内涵。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查阅的资料撰写的活动前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3)题。(共6分)
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
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曾经历风雨如晦的动荡年代;长期奋斗中,中国人民曾面临一次又一次挑战。然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危急关头、挑战面前,中国人民从不屈服,勇于斗争,书写下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① 育了以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为内涵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精神, ② 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好河山、广袤粮田,凝结于交织交融、同心同德的56个民族,体现于为实现梦想而执着前行的征程。我们的民族精神引领着人民以创造、以奋斗、以团结、以梦想,收获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书写彪炳史册的文明奇迹。 。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晦huXXXXX 着zháo B.晦huXXXXX 着zhuó C.晦huì 着zháo D.晦huì 着zhuó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蕴 ②蕴 B.①蕴 ②孕 C.①孕 ②蕴 D.①孕 ②孕
(3)结合语境,在文末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甲】我们自信的底气,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都源于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
【乙】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源于我们自信的底气,源于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力量
【丙】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2.任务二:追溯历史,致敬中华民族脊梁。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年级论坛上发表的一段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李时珍历经27载寒暑,呕心沥血,终于著成“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的《本草纲目》;文天祥面对威逼利诱,不改其志,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海瑞不惧权贵,抬棺请谏,“墨疏辞成雷雨势,霆惊可否裂霾天”是他心系苍生的一腔热血;谭嗣同甘愿以死换得国人觉醒、天下大治,“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他舍生取义的临终绝唱……这些“中国的脊梁”,心有担当,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满腔热忱诠释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彰显了生命的价值。
(1)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文段后拟写的一副对联。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 忠臣文天祥,任凭风雨磨折,益坚其志; 晚清志士谭嗣同,唯愿 ② ,不负斯心。
A.①南唐 ②家国振兴 B.①南唐 ②天道酬勤
C.①南宋 ②家国振兴 D.①南宋 ②天道酬勤
(2)鲁迅在《自题小像》中曾以“我以我血荐轩辕”来表达对中华民族的深爱。一位同学跟帖附上自己收集的关于《自题小像》的四幅书法作品。 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甲】的字体属于隶书,因形立意, 体正势圆。
B.【乙】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C.【丙】的字体属于行书,行云流水,潇洒飘逸。
D.【丁】的字体属于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3.任务三:联系实际,弘中.扬华民族精神。年级公众号在推送本次学习活动的结语部分时,编发了下面这段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我们奋起的动力源于什么【甲】源于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抱着科技强国的梦想,攻坚克难,创造出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面对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中华儿女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在废墟上建起崭新的家园。疫情面前,无论是最美的“逆行者”,还是坚持居家工作学习的人们,大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让我们R嗔XXXXX摹疽摇看罅胙锩褡寰瘢迪种谢褡逦按蟾葱说闹泄味XXXXX芏罚?/p>
(1)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甲】问号 【乙】顿号 B.【甲】问号 【乙】逗号
C.【甲】冒号 【乙】逗号 D.【甲】冒号 【乙】顿号
(2)下面是四位同学阅读文段后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科研工作者用科研成果推动“中国号”巨轮扬帆远航,他们潜心钻研,精益求精,弘扬着民族精神。
B.三军将士听党指挥,保国戍边,是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用赤胆忠诚、勇于牺牲的家国情怀弘扬着民族精神。
C.医务工作者在疫情爆发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决然逆行,以人间大爱与责任担当弘扬民族精神。
D.普通劳动者以默默的付出弘扬民族精神,他们敬业奉献,大张旗鼓地书写着平凡但不平庸的人生。
【朝阳一模】一、基础·运用(共 15 分)
学校开展“相约云端,开启生活新方式”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本次活动的一段引言。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 4 分)
随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借助线上技术,“云生活”在这个春天悄然走进千家万户【甲】线下课堂变身“云课堂”,我们在线上与知识“亲密接触”;精心策划的“云展览”,让文化盛事触屏可赏;居家在线“云旅游”,让我们足不出户拥有诗和远方【乙】丰富多彩的“云生活”已 ① (溶/融)入我们的日常。同学们,未来 ② (以/已)来,让我们相约云端,开启生活新方式。
(1)依次在横线①②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①融 ②以 B. ①溶 ②以 C.①融 ②已 D. ①溶 ②已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甲】冒号 【乙】逗号 B.【甲】句号 【乙】省略号
C.【甲】句号 【乙】逗号 D.【甲】冒号 【乙】省略号
2.语文老师带领大家通过“云课堂”开展学习活动。结合语境,完成(1)-(3)题。(共 5 分)
(1)名著专题复习课上,大家在空中讨论室交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的阅读感受。这三篇文章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1 分)
(2)书法专题复习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欣赏关于历代名篇的书法作品。对下面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字体属于篆书,线条匀称,开阔舒展。
B.《醉翁亭记》的字体属于隶书,蚕头雁尾,刚健峻拔。
C.《陋室铭》的字体属于行书,字形宽扁,稳重遒劲。
D.《XX楼记》的字体属于草书,笔势牵连,自由奔放。
(3)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上,同学们针对“冠”字展开了讨论。阅读大家的发言(见下图),请你作出判断。(2 分)
/
依据发言,可以判断“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的“冠”读作 ① ,“既加冠”的“冠”读作 ②。
2.老师和同学们相约参观“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 年”云展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共 6 分)
1970 年 4 月 24 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荒漠戈壁发射成功,一曲嘹亮的《东方红》响彻寰宇。今年 4 月 24 日,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50 周年之际,“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 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云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云展厅开幕。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紧扣“弘扬航天精神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
(3)(2分)
答案示例一:选择第一幅,这是楷书,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也是担当应有之义。
答案示例二:选择第二幅,这是草书,担当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更需要心怀天下的豪情。(评分说明:书体1分,分析1分)
3.(共5分)(1)(1分)范仲淹
(2)(2分) B
(3)(2分)答案示例: ①保家卫国 ②逆行者 (评分说明:每空1分)
4.(2分)C
【XX一模】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1)B (2)C (3)C 2、C 3、B
4、(1)(1)将客房免费提供给支援XX的医护人员。(2分)(2)D(3)B
【XX一模】一、基础·运用(共14分)
答案: 1.(1)D?? (2)C? (3)B 2.(1)C???
(2)①虽然大爷把手伸到大衣袖子里,看起来仍然很冷,可他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
②孙爷爷,为了控制(遏制、阻止)疫情,你们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3.A【解析】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4.A【解析】“结构匀整,端庄通畅”是楷书的特点,不是行书的特点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XX各区初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基础XXXXX运用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