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皇帝的新装-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9 皇帝的新装
知识目标
学习快速阅读初步了解主要内容的方法。
能力目标
领悟课文中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学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多角度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情感目标
把握文章所揭示的主题,培养敢说真话的好品质。
第1课时
1.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
2.把握文章所揭示的主题,培养敢说真话的好品质。
一、导入新课
近几年反映宫廷生活的电视剧很多,大家一定从电视上看到过许多皇帝,那么他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呢?皇帝的服装又给你什么感觉呢?(威严、高贵)可是竟然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不穿衣服,赤身裸体在大街上游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话《皇帝的新装》。
二、教学新课
听课文录音,注意边听边想象,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中心人物?
明确:人物:皇帝、骗子、老大臣、官员、侍从、百姓、小孩;中心人物:皇帝。
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几个情节?
明确:以“新装”为线索,依次写了: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
3.接龙复述课文:
提示:(1)皇帝有何嗜好?课文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3)皇帝先后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和官员去看织布,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是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的?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出了真话?
(7)结果如何?
【学法指导】
理解本文的主旨,可从小孩、大臣、皇帝、骗子等角度切入,答案不求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分角色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
仔细思考下列问题:
1.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
明确:(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2)骗子说那件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昏庸无能却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的心理,因而骗术能步步行通。
2.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3.这场骗局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子来说出真相?
明确: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说明了小孩子既天真又大胆、率真的性格,从一个侧面反衬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伪。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4.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所畏惧,敢于说真话。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1.学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多角度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2.了解童话的特点,领悟课文中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
一、教学新课
1.请用下面一句话说明文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了一封信:爱漂亮的皇帝,也许您正在更衣间,我只是想打扰您几分钟。您嘛,好比一艘大船,而我们平民百姓则是海水,我们既可以把您托得高高在上,可是我们也能淹没您,希望您能当个好皇帝,让我们永远托着您。一个天真的孩子。皇帝读完非常感动,开始专心治理国家,并放逐了织师。从此人们在提起皇帝总说:皇帝不在更衣间,在书房。
二、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人物形象
可取之处
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朗读能力。续写环节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学生们给出了许多想象丰富的答案。
不足之处
学生大多对童话故事情节和趣味性感兴趣,而忽视了对文本语言的分析,对其讽刺性理解不够。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皇帝的新装-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