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知识点汇总梳理(素材)-五年级上册科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光》
1.有些物体自身发光,如太阳、正在发光的台灯等。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2.有些物体自身不发光,如月球、镜子等,这些物体不是光源。?
3.自然光源:太阳、闪电、喷发的火山、恒星、发光的萤火虫、发光的水母等。??
人造光源:正在发光的台灯、点燃的蜡烛、燃烧的篝火等。
4.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5.举例说明利用光可以做什么?
答:灯光照明,激光切割,“浴霸”取暖,光伏发电等。利用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光具有能量。
6.发生光的反射现象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7.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
8.一般物体都能反射光。
9.我们看到物体的条件是:物体本身能发光或物体反射光。
10.用什么方法能观察自己脑后的头发?
答:用两块平面镜。后脑勺反射的光传到手拿的平面镜上,再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桌面上的平面镜上,光线再次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我们的眼睛。
11.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
12.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面镜:穿衣镜、舞蹈房平面镜、潜望镜等
凸面镜(扩大观察范围):超市防盗镜、弯道反光镜、汽车后视镜等
凹面镜(聚光,可成倒立的像):太阳灶、额镜等
13.潜望镜是潜水艇的“眼睛”。
14.潜望镜是在潜水艇或地下掩蔽工事里观察水面或地面以上情况所用的光学仪器。
15.哪些地方用到潜望镜?
答:地下掩蔽工事中的潜望镜、潜水艇中的潜望镜、地下管道潜望镜、伸缩潜望镜、潜望镜式相机、潜望镜式猫眼等。
16.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平面镜反光的性质(光的反射原理)。
17.潜望镜的秘密?(利用潜望镜为什么能从低处看到高处的物体?)
答:潜望镜里有两个能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的平面镜。潜望镜内两个平面镜应镜面相对,倾斜摆放。两片镜片要互相平行,与底面成45度角。
18.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答: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三棱镜能把阳光分散成某某、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色光带。
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虹。
19.制造“彩虹”的方法:
(1)在阳光下用喷壶喷水制造“彩虹”
(2)阳光下吹泡泡制造“彩虹
(3)阳光透过塑料尺
(4)阳光透过装满水的塑料瓶
(5)阳光照在光盘上
20.为什么彩虹一般在天空中出现的时间不太长?
答:在阳光下,小水滴受热蒸发,彩虹就消失了。
第二单元《水循环》
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2.深秋的早晨有时会看到雾。在高山上能看到云海。
3. 云和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云与雾形成的相同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都会遇冷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同点是云在高空,雾距地面较近。
4.秋季清晨,草叶上的小水滴是露。冬天的草坪上有霜。冬天的窗户玻璃上会出现“露”或“霜”。
5.桶的外壁上的小水珠就是桶外壁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露”。
6.向冰块上撒盐,可以让温度更低。
7.桶的外壁会形成一层“霜”,这是由桶外壁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8.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9.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10.根据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一种推测性论断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拟现实。它是利用计算机程序生成的一种完全虚拟的三维环境,需要佩戴专业VR眼镜来感受。
14.VR眼镜的结构:镜盖、镜身、镜片
15.VR眼镜的镜片是放大镜。放大镜作为镜片的作用:增大视角,将画面放大,增强立体效果,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制作VR眼镜做好铺垫。
16.制作VR眼镜的一般步骤:(1)手持放大镜片看手机画面,看清之后量出手机到镜片的距离。(2)找一个比手机稍小的盒子,在盒子的一面挖两个镜孔,装上镜片。两孔间的距离应与两眼距离相等。(3)按照量出的镜片和手机的距离,将盒子的另一面多余的部分剪掉。
17.VR技术的应用:模拟驾驶、观察虚拟世界、模拟手术、虚拟课堂、虚拟游戏等。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知识点汇总梳理(素材)-五年级上册科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