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九 年级 历史俄国的改革讲学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2春季学期嘉华学校集体备课
九 年级 历史 科讲学稿
备课教师:黄某某
执笔老师: 黄某某
课题:俄国的改革
使用课时 1 节(最多2节课)
日期: 2.21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各自的措施及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
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俄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改革,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两次改革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和观看图片,认识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对俄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难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三.【课前预习】:备课的重点环节之一
1.掌握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各自的措施及历史作用。
【新课讲授】:备课的重点环节之一(里面要求包含:课堂检测,课堂小结内容)(一)情景导入
三百年前,三十一岁的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建起一个全新的城市,命名为圣彼得堡。从此,俄国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也打开了一扇通往当时先进文明的窗户。之后,圣彼得堡作为沙皇俄国的首都历时二百余年。因其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卓然战绩,还被授予了“英雄城”的称号。
至今,圣彼得堡仍被视作俄罗斯的“北方之都”。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涅瓦河畔发表了圣彼得堡300周年庆典讲话。在会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彼得大帝能成为普京总统“此生最佩服的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俄国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
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改革举措,并认识其作用。
提示:
类别
措施
作用(由学生归纳)
军事上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有利于建立新式军队,增强军事实力
政治上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效率,巩固了沙皇统治
经济上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促进了经济发展,扩大了农奴制的基础
文教上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提高了科教素质
社会习俗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改变落后习俗和文明开化
4.读教材
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
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践行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1.材料展示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设问: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提示: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总结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革。
(三)课堂总结
学史为是了鉴今,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改革对俄国不同阶段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百导
2.预习第3课
六.【课后反思】:
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重现”历史的基础,故本节课主要采用史料教学法,同时贯穿讲授法、问题教学法、阅读感悟法。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生情况等选择多样化的史料来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史料,在观点的碰撞中锻炼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由于受时间、教材等原因影响,讲授的知识很难深化,缺乏前后联系、比较及知识的迁移,以致学生对俄国历史的了解较为片段化。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九 年级 历史俄国的改革讲学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