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国“世界遗产”景观赏析》平时作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姓名:刘某某 学院:外***
专业:英语 学号:2220***
《中国“世界遗产”景观赏析》课程作业 (2020.9)
第一章 “世界遗产”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1、《世界遗产公约》诞生和世界遗产组织成立源于保护埃及人类文化遗址的一次国际救援行动——“ 阿布辛贝勒 运动”。
2、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第17次全体会议,76个与会国正式通过《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迄今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已达到 193 个,是全球影响极其深远的国际公约之一。
4、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正式通《 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5、“世界遗产”管理中心评审组由两个专业组织构成:一是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ICOMOS);二是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6、 1979 年“世界遗产中心”第一次公布《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截止2018年7月列入该名录的各国濒危遗产地有 55 处。
7、“文化遗产”入选标准有 6 条;“自然遗产”入选标准有 4 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入选标准有 4 条。
8、截止2018年7月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全球各国(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物质性遗产项目总数有 1092 处,其中“文化遗产”景观有 827 处(含“文化景观”);“自然遗产”景观有 227 处;“文化自然双遗产”景观有 38 处。
二、名词解释
1、“世界遗产” 2、“文化遗产” 3、“自然遗产”
4、“文化自然双遗产” 5、“非物质文化遗产” 6、文化景观遗产
1、“世界遗产”指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全人类公认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
2、“文化遗产”是指具有科学、历史学、美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地带。它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文物、建筑群和各类遗址。
3、“自然遗产”是指大自然中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学生物学形态、濒危动植物物种栖息地及具有科学、美学和保护价值的地区。由此,地质结构自然面貌、生物结构自然面貌、濒危物种生态区、自然美地带成为自然遗产的主要遗存形态。
4、“文化自然双遗产”是指各国独特地融合文化与自然因素,并完美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综合性物质遗存。
5、“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国(地)各民族世代相承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杰出价值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庙会、歌圩、传统节日庆典等)。
(PPT)“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国家、民族)甚至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并世代相承下来的各种实践、表演形式、知识技能及有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6、“文化景观遗产”是指“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主要涵盖(1)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园林、宗教或纪念性建筑);(2)有机进化景观(化石或残遗物);(3)关联性文化景观(突出自然因素中浓厚的宗教、艺术或文化氛围)。
三、选择题
1、连线优势遗产类别与洲别 2、遗产公约与签署年份
文化遗产最多 亚太 《濒危世界遗产公约》 1972
自然遗产最多 欧洲 《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1979
双重遗产最多 美洲 《保护世界遗产公约》 2003
四、简答题
试述“世界遗产”在全球分布发展的基本特点。
“世界遗产”在全球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地区、类别、保护能力不平衡。1、遗产地区分布不平衡:?遗产地高度集中于欧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稀少。不仅两极圈内没有遗产地,而且尚有26个缔约国没有一项遗产入围名录。?2、遗产类别数量不平衡:?欧亚洲文化遗产比例高;非洲美洲大洋洲自然遗产比例高。?????????3、遗产地保护能力不平衡:?欧美澳洲发达国家保护能力较强,亚非洲及拉美贫穷国家则较弱。2018年“濒危遗产”名单中有33国入围,濒危遗产项目55项,其中非洲23项,亚太22项,欧美4项,拉美6项。濒危遗产最多国家是亚洲叙利亚,有6项:非洲刚果、利比亚各有5项,中国没有濒危遗产项目。4、截止2018年7月巴林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全球各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物质性遗产项目总数达1092个(其中37项为2国以上共同拥有),分布在全球167个国家。目前全球193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26国尚无1项世界遗产)。1092处物质性“世界遗产”景观中,“文化遗产”景观827处(含“文化景观”43处);“自然遗产”景观227处;“文化自然双遗产”景观38处。
第二章 中国“世界遗产”景观概况
一、填空题
1、 1985 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该组织第89个成员国。
1987年中国申报第一批“世界遗产”项目,并全部获得成功,共有 6 项。
2、截止2018年7月中国拥有文化遗产 31 处;文化景观遗产 5 处;自然遗产 13 处;文化自然双遗产 4 处、非物遗产 39 项(含急保名录、实践名册项目)和记忆(档案)遗产 10 项,是全球同时拥有6种世界遗产景观类别的唯一国家。
3、迄今为止中国以总数 53 处世界遗产,名列全球第2名,雄居亚洲第一。
4、中国“世界遗产”景观品质优异,“达标”项数多,其中最突出的双重遗产代表是 泰山 ;文化遗产代表是 莫高窟 ;自然遗产代表是 三江并流、南方喀斯特、三清山 。
二、选择题(连线题)
1、遗产地与景观类别 2、遗产地与景观类型
莫高窟 古典园林 武夷山 非物文化遗产
三江并流 古代城池 五台山 自然遗产
孔庙孔府孔某某 祭祀坛庙 三清山 文化景观遗产
颐和园 宗教建筑 丽江古城 双重遗产
高句丽王城王陵 独特地貌 长调民歌 文化遗产
三、简答题
试述中国“世界遗产”景观特色和具体景观类型。
中国“世界遗产”景观特色集中体现在5个方面:?(1)景观类别齐全:同时拥有5种遗产类别的国家之一;?(2)文化特色浓郁:77.8%(35/45个)遗产项目有“文化”因素;(3)自然遗存独特:拥有“自然遗产”所有类型,自然因素“价值突出”;?(4)双重遗产最多:并列全球第一,跟澳大利亚同为4项。?(5)景观品质优异:“达标”项数多,含金量高。其中泰山、莫高窟、三江并流、中国南方喀斯特、三清山是最突出代表。????
(6)中国45处“世界遗产”景观,可分为14种具体类型:遗址陵墓、古代工程、坛庙宫殿、古典园林、宗教龛窟、宗教山岳、历史建筑、古城古某某;文化景观;名山秀岳、绝美地带、独特地貌、演化例证、濒危物种。
第三章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景观
一、填空题
1、1929年12月中国考古学家 裴文中 在龙骨山北坡洞穴发现第一具猿人头盖骨化石,距今约69万年前,命名为“北京人”。
2、作为“文化遗产”项目, 殷墟 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恴址。
3、文化遗产 元上都遗址 是忽必烈开创元朝之基,也是融合游牧民族和汉民族文化特色的草原都城。
4、 长城 是冷兵器时代世界上修筑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保留至今的国家军事防御城墙体系。
5、 秦始皇陵 的发掘,其考古价值可与埃及金字塔、古希腊雕塑相媲美,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6、明朝3处皇家陵区是 明孝陵 、 明显陵 和明十三陵。清朝3处皇家陵区是盛京三陵和 清东陵 、 清西陵 。
7、 都江堰 是世界上唯一留存年代最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综合性水利工程,也是“天府之国”富庶之源。
8、 天坛 是明清两朝皇帝用于“祭天”“祈谷”的祭坛,主要建筑物有“圜丘坛”和“祈谷坛”及“祈年殿”。
9、山东曲阜 孔府孔庙孔某某 是历朝历代统治者和民间祭祀孔子活动的“圣地”。
10、 颐和园 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的皇家御苑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11、沧浪亭、狮子林、 拙政园 、留园为苏州“四大名园”,分别代表了中国历史上宋、元、明、清四朝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的最高艺术水平。
12、 外八庙 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外围 ,建筑物藏汉蒙民族风格鲜明,巍峨壮观,富丽堂皇,是我国寺庙园林建筑瑰宝。
13、 莫高窟 位于甘肃敦煌鸣沙山,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其造型艺术特色突出,集中体现在壁画、龛窟建筑、彩塑等方面。
14、 龙门石窟 位于河南洛阳伊阙山下,是魏唐皇家开凿的大型石窟寺群。它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也折射出魏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时尚。
15、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大同武周某某,是北魏皇家石窟艺术典范,在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里程碑作用。
16、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大足境内,是汇集中国佛、道、儒“三教”造像艺术精华,以鲜明“民族化”和“ 生活化 “为特色的中国晚期石窟艺术杰出代表。
17、 青城山 是我国著名道教“圣地”,山中道观所供奉的“主尊”为“玄武神”;其次是道教“三清”、“四御”、“三官”等诸神灵。
18、 布达拉宫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是藏族建筑艺术杰出代表。
19、作为“华侨文化典范之作”, 开平碉楼与村落 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体现出“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的建筑风格,
20、 福建土楼 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大型夯土山村民居建筑,堪称东方建筑文明的一颗璀灿明珠。
21、位于中原地区的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 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用于祭祀、科学、技术及教育活动的最佳典范之一, 其建筑类型之多、历时之久、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世所罕见。
22、 平遥古城 是中国北方明清时期县城的实物标本,其规划、布局和建筑具有符合封建礼制(“左祖右社”、“文武相衬”)的特点。
23、2000多年前修筑于吉林省集安城的一对“附和式王城”是 高句丽 少数民族政权早中期都城,开创了中世纪东北亚地区都城建筑模式的先河。
24、 丽江 古城是全世界第一处以“常民生活空间”认可的文化遗产。古城依山顺水的科学布局和纳西民居的独特形制,体现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是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最为科学的典范之一。
25、 澳门历史城区 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遗产,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见证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以至远东地区的发展,是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独特反映。
26、 西递、宏村 是皖南古某某落的典型代表,至今保留着明清时期完整的村落原型格局,祠堂、牌楼和民居,独具徽州地域特色。
27、作为中国“文化景观遗产”代表, 庐山 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
28、作为文殊菩萨道场, 五台山 位列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享有“清凉圣境”美誉。
29、作为中国各阶层人士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 杭州西湖 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曾对日本韩国的园林设计产生过重大影响。
30、 2017年夏最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是 龙门石窟 。
二、选择题(连线题)
1、明朝帝王“陵号”与墓主帝名 3、曲阜三孔景观地名与景观功能
明孝陵 朱 棣 孔某某 祭祀孔子庙宇
长 陵 朱某某 孔庙 孔子及其子孙墓地
显 陵 朱元璋 孔府 孔子后裔私宅官署
2、苏州园林与造园文化名人 4、“外八庙”景观建筑与景观别名
拙政园 欧阳修 须弥福寿之庙 俗称“大佛寺”
沧浪亭 倪云林 普宁寺 俗称“班禅行宫”
狮子林 文某某 普陀宗乘之庙 俗称“小布达拉宫”
5、苏州园林景名与园主人名 6、苏州园林景名与园林类型
拙政园 王某某(明) 拙政园 贴水园
留园 宋某某(清) 退思园 山水园
网师园 任某某(清) 环秀山庄 水景园
沧浪亭 天如禅师(元) 网师园 山景园
狮子林 苏某某(宋)
退思园 刘某某 (清)
7、清朝帝王“陵号”与墓主帝名 8、 大足石刻窟群地点与宗教造像主题
孝陵(清) 玄烨(康熙) 石某某 佛教造像 (释祖)
景某某(清) 胤y洠ㄓ赫? 南 山 道教造像 (老子)
裕陵(清) 福临(顺治) 宝顶山 儒教造像 (孔子)
泰陵(清) 弘历(乾隆) 北 山 佛教造像 (观音)
三、简答题
1、试述**_*整体特征和建筑特色。
2、试述重庆大足石刻特色及其体现和景观价值。
3、试述**_*特点和建筑艺术及文化内涵。
1、
建筑布局:
1)三朝五门,殿院递进。2)中轴对称,左祖右社。3)前朝后寝,面朝后市。
建筑特色 :
帝王宫曊,民族风格;2)中轴布局,左右对称;3)红墙黄某某,雕梁画栋;4)高某某,大屋檐,多圆柱;5)屋顶多样,屋脊装饰丰富。
2、
(1)大足石刻的特色,集中体现在6个方面:
①规划布局上,宏观与微观、宗教与艺术、科学巧妙结合;
②题材选择上,反映“世俗信仰”,惩恶扬善、规范行为;
③审美情趣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重鉴戒”的审美要求;
④造型技巧上,运用“写实”“夸张”,刻画人物“传神”“写心”;
⑤表现手法上,突破宗教塑像程式,神像人化,极富中国特色。
⑥艺术形式上,追求浓厚纯朴,将石窟艺术“生活化”;
(2)大足石刻景观价值
①大足石刻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传统审美思想和情趣的石窟艺术典范。
②大足石刻以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展示了9-13世纪中国石刻艺术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不仅有规模巨大的佛教造像和体系完整的道教造像,还有罕见的纯儒家造像,而且“三教”、“两教”合一的雕刻很多。作为实物例证,这种石刻文化现象反映出一个重要事实:中国思想文化史某某、道、释从长期既斗争又融合,发展到宋代“三教合流”思想占主导地位:“孔、老、释迦皆至圣”,“惩恶助善,同归于治”。
3、
(1)布局特点:整体平面布局,中轴线对称。具体地说,一条轴线;三面坛墙;五组建筑;“北圆南方”。
(2)建筑艺术:天坛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物化”的产物。
①选址、规划、设计、建筑和营造环境,创造了一种“人天对话”理想氛围。
②运用形象(方某某)、数字(“9”)、色彩(黄某某)等象征手法,满足封建帝王祭祀时对功能和精神的要求。
③建筑设计蕴藏奇妙的声学回音原理。在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和圜丘坛天心台,均有“声学回音”现象。
(3)文化内涵
①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坛址方位、圜丘坛石块、宫殿斗拱、“斋宫”古柏等)
②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祭天”文化。(七星石、“大驾卤薄”仪式)
③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坛墙北高南低、北圆南方)
第四章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景观
一、填空题
1、被当地藏民奉为“神山圣水”的 九寨沟 ,以翠海(湖泊)、叠瀑、彩林、雪峰和藏情“五绝”景色,被世人誉为“童话世界”。
2、位于四川阿坝州的 黄龙 景区,以巨大地表钙华坡谷滩流和华泉台埂“彩池”为景观特色,享有“ 人间瑶池 ”美誉。
3、以奇峰、幽谷、秀水、深林、溶洞“五绝”为景观特色的 武陵源 ,柱峰连绵,恰如“立体”山水画卷,被世人誉为“放大的盆景”。
4、位于四川的“世界自然遗产” 大熊猫及栖息地 ,是生物多样性与特有物种栖息地的全球性典型代表。
5、位于云南的“世界自然遗产” 三江并流 ,不仅是世界上罕见高山地貌及其演化代表地区的代表,也是欧亚大陆生物群落最富集地区。
6、“中国南方喀斯特”主要由 云南石林 剑状喀斯特、 贵州荔波 水上森林喀斯特和 重庆武某某 立体喀斯特(天生桥、天坑群、洞穴)组成。
7、位于江西的“世界自然遗产” 三清山 ,享有“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的美誉,其山岳风光与道教文化相映成趣,秀比黄山。
8、 中国丹霞 是由湖南莨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广东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头琴或胡琴演奏,悠长持续的流动旋律包含着丰富的节奏变化和宽广音域。
10、2009年 端午节 被作为中国传统节庆习俗,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1、2016年中国最新入选的“非物遗产”代表作是 “二十四节气” 。
12、截止2012年11月,中国有 中国活字印刷术 、维族麦西热甫、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赫哲族依玛堪说唱艺术 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 7项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3、2016年底中国列入非物遗产“优秀实践名册”项目是 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 。
二、选择题
“非物遗产”代表作与遗产类别特点
木卡姆艺术 口头传统
昆曲艺术 传统音乐
蒙古长调民歌 表演艺术
古琴艺术 传统音乐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国“世界遗产”景观赏析》平时作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