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填空式提纲)【提纲】

本文由用户“gaozhuhuangan1837”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13:47:09 举报文档

以下为《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填空式提纲)【提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填空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1840-1842)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走私的危害:白银外流,加重百姓负担;摧残国人体质;政治腐败;削弱军队战斗力。

2.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 .6—1842.8)

1.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 和掠夺原料。 导火线:

2.结果:中国战败,1842年8月签订中英《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①开放 、厦门、 、宁波、 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 给英国;③赔款 ;④ ,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 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

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 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 ,扩大侵华权益。

2.参战国家:①主凶: ;②帮凶: 。3.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4.签订的不平等条约:①《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 、

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自由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②《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 合法化。

③《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 为商埠,割 给英国,增加赔款额。

5.列强的罪行:①英法联军火烧 ;②沙俄割占中国 和 ,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1.领导人:

2.过程:(1)开始—— (1851年)

(2)永安建制——标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3)定都天京:1853.3攻占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 对峙的政权。

(4)颁布《 》:

①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目的:建立“有田某某,有饭同食,有衣某某,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温饱”的理想社会。

③评价: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是不可能实现的。

(5)北伐和西征(1853—1856) ——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到 时期。

(6)天京事变(1856年)——标志着太平天国由 转 。

(7)调整与改革措施:①封洪某某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某某、李某某等青年将领。 ②洪某某的《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8) (1864年)——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3.失败的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4.评价太平天国运动:①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战争,沉重打击了

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②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

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第二单元 近代化早期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19世纪 年代到 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2.目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维护__________________。

3.领导阶级和派别: 阶级洋务派

4.口号:“________”、“_________”

5.代表人物:中央:_________;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主要内容:(1)前期以“ ”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 、_______________、*_**。

(2)后期以“ ”为口号,开办近代民用工业。如:_______________、开平煤矿、

___ _______、**_*。

(3)兴办_________ ___(如: ),设立_________,派遣_________出国深造。

(4)建立新式海陆军。到80年代,福建、 、南洋和 等海军初步建成(_________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成立____________统一协调指挥。

7.1884年,清政府在西北设 ,1885年在东南设 。

8.结果:失败。 失败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 全军覆没。

9.失败的根本原因:

10.性质:是中国历史上 近代化运动,也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 运动。

11.对洋务运动的评价:①积极影响: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_______ 的产生,对

______ __的入侵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 。

②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__________的道路。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蓄谋已久。(2)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1)爆发:1894年7月丰岛海战,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2)经过:①平壤战役:________牺牲,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② 大战:致远舰管带_________壮烈殉国。日军夺取了黄海制海权。

③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 ④威海卫战役:______ _____全军覆没。

3. 结果:1895年春,清政府派__________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签订《____________》。

4.《马关条约》的内容:①割 、 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③开放沙市、 、 、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 等。

5.影响: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6.《马关条约》与其它条约的不同之处是: 。这说明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 转变为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瓜分中国狂潮(19世纪末《 》签订后)

1.方式:抢夺权利、______________、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2.“ ”政策:(1)提出:1899年,_________提出。

(2)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___________机会。

(3)评价:“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 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第6课 戊戌变法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目的: ,发展资本主义。 3.领导阶级: 阶级 派

4.序幕——“ ”(1985年)

(1)代表人物: 、梁启超(2)内容: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3)结果:失败。

(4)影响:公车上书拉开了 运动的序幕。

5.发展——维新思想的传播: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

6.高潮——“百日维新”(1898.6.11—9.21)

(1)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 ”诏书,宣布变法

(2)主要内容:①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 上书言事。②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 ,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③文化教育上:废除 ,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④军事上: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7.结果——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 ,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8.失败原因:①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②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

9.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

10.意义: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 的作用。

11.启示/教训: 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一、义和团运动

1.兴起:山东、直隶一带。

2.发展:清政府由“剿灭”变为“ ”, 1900年夏义和团迅猛发展已控制了 地区。

3.口号:“ ” 4.性质:是一场 爱国运动。

5.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6.意义:沉重打击了 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

(1)参与国: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2)目的:①直接目的:镇压 。②根本目的: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权益。

(3)结果: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 》。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

1.内容:①赔款白银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 活动(这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③清政府拆毁 ,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 到 的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⑤改总理衙门为 ,班列六部之前。

2.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 数目最庞大的、 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成为 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 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孙中山——是中国近代 的先行者。

2.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成立 (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发动广州起义(1895年)

(3)成立中国同盟会(1905年)

①政治纲领:驱除鞑虏,_____ ______;创立__ ______;平均________。

②机关报:《_____ __》 ③性质:是_______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 。

④影响:使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4)提出三民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其中 主要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___________。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1906年):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__________武装起义。

2.安庆起义(1907年)。 3.广西起义(1907年)

4.黄花岗起义(1910年):体现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5.武昌起义(1911.10.10):结果:胜利,成立_____________,推举_________为都督。

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①成功:辛亥革命推翻了 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______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________________,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②失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 窃取,没有改变中国 的性质,没有完成 的革命任务。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建立: 年 月 日,孙中山在______宣誓就职,宣告_________________成立。

2.意义:*_**山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成果。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清朝结束标志:1912年2月12日,________下诏退位。

2.限制袁世凯权力的措施:临时政府设在 ;新任大总统应到 就职;颁布《 》。

3.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在______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______。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颁布机构:参议院

2.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

和 ;参议院行使 ,国务院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 并负其责任, 独立等。(即: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

3.评价:①性质: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__________的重要文件。②它肯定了资产阶级___________制度和___________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1912—1928)

一、二次革命

①导火线:宋教仁遇刺身亡(即“ ”)②结果:被袁世凯镇压,孙中山和黄兴逃亡日本。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政策: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 ;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改内阁制为___ _____;修改_______选举法。

2.对外政策: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____________”的大部分内容。

三、护国战争(1915.12—1916.6)

孙中山发表《___________》; 1915年底,________、李某某、唐某某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1916年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 。

四、军阀割据

1.割据:以冯国璋和曹某某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某某为首的 军阀掌握着 政府;奉系军阀 盘踞东北; 军阀唐某某占云南、贵州; 军阀陆荣廷占广东、广西。

2.影响: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 ,依附 ,且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 的动乱之中。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1.开始标志:1915年, 在上海创办《 》(后改为《 》)

2.代表人物: 、 、 、胡适(代表作《 》)

3.口号:高举“ ”和“ ”两面大旗。

4. 主要阵地:《 》、 。

5.主要内容:① 抨击旧道德和 。②提倡 与 。③是一场

革命。胡适主张以 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6.性质:是一次伟大的 运动。

7.评价:(1)积极性:动摇了 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

与 的洗礼,为 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2)局限性:对于 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归纳: 近代化的探索(19世纪60年代— 20世纪初)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 (先进知识分子)

科学技术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中国近代化的特点:由学习西方科学 到政治 到 , 及里, 入深,层层递进。

3.中国近代化探索给我们的启示:

第13课 五四运动

1.导火线:

2.爆发: 年 月 日 北京

3.口号及要求:“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要求严惩卖国贼 、陆某某、章某某。

▲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4.发展扩大:6月5日后,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 ,主力由学生转为 阶级。

5.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统治时期

 、 和 主义三座大山压迫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习俗的变化:剪辫、易某某、禁缠足、改礼节、改称呼,体现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3.特点——不平衡:总体来看,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教育事业发展:洋务运动时创办京师同文馆;百日维新时创办京师大学堂;1905年废除科举制。

2.新闻出版业:(1)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2)《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是民国著名报纸;(3)《东方杂志》《新青年》《生活》是民国影响较大的刊物。(4)1897年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最大文化出版机构;(5)新华书店是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3.文学艺术:(1)文学: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2)美术:徐悲鸿:《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3)音乐: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4)影视:1905年《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1931年《歌女红牡丹》是第一部有声电影。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填空式提纲)【提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